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地质大学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
释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成立于2003年9月,是在校大学生自愿组织的群众性体育学术类学生社团。“山铭志”之名来源于英语“summit”(顶峰)。俱乐部以“以人为峰,以山铭志”为口号,把“普及登山运动,弘扬登山精神”作为办社宗旨,着重加强大学生户外运动的教育培训,技术技能培训,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去体验登山的乐趣和奥秘,去体会登山精神的内涵。

山铭志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于2003年9月在赵舒和黄卓两位计科系具有丰富户外运动经验的学长带领下创立,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唯一以户外运动、登山运动及相关运动项目为活动内容的学生社团。协会以地大户外专业本科生为后盾,大力在校内普及、发展户外运动和登山运动。目前俱乐部已经成为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的后备军团。前几任会长李生鹏、张瑜、马丽娟都是地大登山队主力队员。

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立足本校,面向全国。在校园中我们大力宣传包括登山运动在内的各项户外运动,组织同学们到户外参加露营、攀岩、岩降、户外拓展等对身心有益的户外活动;在校外,我们组织、接纳其他学校的学生一起参加户外运动,大力宣传地大的特色与传统!每年寒暑假,我们还会组织具有丰富登山经验的部员带领大家挑战极限,攀登雪山,让更多的同学领悟到地大传统运动项目的魅力—登山运动。

宗旨

普及登山运动,弘扬登山精神

口号

以人为峰以山铭志

组织机构

协会设会长一名,下设秘书部、财务部、外联部、宣传部、策划部、后勤部、训练部七大职能部门。其中秘书部下设通讯员和资料分部,后勤部下设装备部和食品医疗分部,训练部下设日常训练分部和技术训练分部。

会长:最高行政首长,与副会长组成最高的权利和决策机构,直接领导各部门工作

秘书部:秘书部长协调各部门工作,通讯员负责会议、活动等事务的通讯工作。

财务部:负责协会活动报账,协会收入管理等工作。

策划部:负责所有活动的策划书写和申请工作。

宣传部:主管各项活动宣传和社团形象的宣传,主要媒介为网络、校园,为活动宣传的依托载体。

外联部:外联分为公关和拉赞助两部分,公关的负责与武汉其他兄弟高校及全国其他高校保持联系,活动往来;拉赞助的主要负责假期登山活动的赞助。

后勤部:装备分部主管社团内装备的保管、修理、维护和更新,食品医疗分部主管社团活动开展期间用到的医疗用品及食品的采购等

训练部:日常训练分部负责组建登山队后的常规训练和社团会员的体能训练,技术分部负责登山队组建后的技术培训工作。

组织活动

1.登山

对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而言,登山就像中文之于北大,理工之于清华,是这个学校的光荣传统和灵魂的一部分。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作为一个学生组织,将登山运动作为社团特色活动,并致力于在校内推广和普及,每年寒暑假都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希望在地大这样一个有着以登山运动为传统项目的环境里,同学们在大学阶段都有能去登雪山的机会,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也接纳外校队员,以将登山运动大众化,普及化。董范教授作为中国登山协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协会副秘书长、地大登山队队长、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的指导老师对我们每次雪山攀登进行了指导。董范老师指出,2010年攀登四川雪宝顶是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历史意义上第一次正式的登山活动,也是华中地区第一次学生社团挑战高海拔雪山。他希望登山队传承中国地质大学的登山精神,推动华中地区学生登山活动的兴起。

2003年09月,2003红塔山全国登山大会激情攀越哈巴雪山活动,登顶5396米哈巴雪山;

2006年02月,协会组织参与四川四姑娘山登山大会活动;

2008年02月,协会试探性组织5名队员攀登哈巴雪山攀登活动,天气原因未能登顶,但是为往后的攀登活动的组织形式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2008年10月,4名成员随地大登山队攀登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其中一人成功登顶;

2009年02月,协会组织15名同学赴云南攀登海拔5396米哈巴雪山,10名同学成功登顶;

2009年11月,协会多名成员参与中国地质大学和日本神户大学联合登山队攀登位于西藏海拔6805米的未登峰---若尼二峰;

2010年01月,协会组织19人攀登云南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17人成功登顶;

2010年07月,协会组织17人攀登四川海拔5588米的雪宝顶。北京红火柴户外运动有限公司是是本次雪宝顶攀登的冠名赞助企业。与此同时,圣弗莱户外用品有限公司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赞助。攀登四川雪宝顶是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第一次正式的登山活动,也是华中地区第一次学生社团挑战高海拔雪山的活动。山铭志红火柴登山队于2010年7月23日成功登顶雪宝顶;2011年01月,协会组织23人队伍攀登云南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攀登途中由于天气恶劣,队员未登顶。

2011年07月,协会组织20人攀登四川境内的四姑娘二峰(海拔5276米);12人成功登顶。

2011年07月,协会组织14人攀登四川境内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此次活动获得了《山野中国户外》、艾王(AI ONE)、爱麓客(Arakan)、撒克帕德(succpard)的友情赞助。登山队在攀登至6000米处时,当天计划第二天冲顶,后来由于持续不断的冰雹、暴风雪由当晚一直到第二天都未停,最后队伍放弃冲顶。1988年中国地质大学和日本神户大学联合登山队首登雀儿山,23年后协会组织队伍重登雀儿山旨在为地大60年校庆献上贺礼;

2011年08月,2010年12月协会10多名队员进入地大珠峰登山队,并在第二年8月地大珠峰登山队组织的青海玉珠峰高海拔适应性登山训练中有10名队员成功登顶海拔6178米玉珠峰。

2.科考、徒步

2002年05月,俱乐部顾问参加地大50周年长江源头科考活动;

2002年07月,俱乐部参加全国首届大学生野外生存国家科研课题活动;

2002年08月,俱乐部组织自助式户外旅行骑行至庐山;

2002年10月,俱乐部前往武功山原始林区探险;

2002年10月,俱乐部成员参加全国越野挑战赛;

2003年07月,国家重点课题全国大学生第2届野外生存生活体验;

2003年11月30日,俱乐部参加腾龙杯校园户外挑战赛;

2004年05月,俱乐部组织徽杭古道徒步活动;

2004年08月,俱乐部派干部对武功山进行考察活动,同时也为两个月后联合武汉七所高校武功山徒步穿越活动做准备;

2004年10月,俱乐部成功组织武汉七大高校武功山徒步穿越活动;

2005年10月,俱乐部再次组织江西武功山徒步探险活动;

2006年08月,俱乐部成员参与中日联合探险队徒步穿越神农架;

2007年06月,俱乐部组织广西桂林徒步漓江;

2011年05月,五一前协会组织了一次集徒步、露营、烧烤、摘草莓和农家乐等一系列项目于一体的活动,五一期间又再次组织了一次在马鞍山森林公园和九峰山做的徒步、露营、野炊、岩降等户外项目于一体的活动。

3.攀冰、攀岩

2006年08月,湖北电视台专门采访并为社团制作活动纪录片《白云洞攀岩》,并于12月底在湖北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同时会员多次被楚天广播电台《畅游天下》节目邀为嘉宾;

2011年01月,协会4名成员赴北京参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的“全国大学生户外冬训营”,在成果展示交流赛中,张家荣获得男子攀冰速度赛第一,马丽娟获得女子攀冰速度赛第二的成绩。在整个活动中,我们展现出了我校风采,并受到了其他高校的一致好评,整个团队获得“优秀团队”称号。

4.对外交流

2003年07月,俱乐部成员携同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前往神农架进行野外生存体验;

2003年11月13日,与上海交大、上海复旦联合穿越徽行古道并登顶1900米清凉峰;

2003年11月16日,与浙江大学联合单车环绕杭州做城市环保宣传;

2004年3月6日,联合武汉七所高校户外社团(俱乐部)进行东湖环保行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同时也体现了俱乐部的宗旨“回归自然,净化心灵”。

2010年,协会多名成员赴日本参加“第四届中日韩大学生登山交流活动”,并登顶日本第五高峰,海拔3180米。

2011年08月,协会2名成员赴韩国参加“第五届中日韩登山交流活动”。

2011年09月20日,“2011年山铭志社团暑假登山报告会暨武汉地区户外社团交流会”圆满举行,此次报告会主要以协会暑假组织的活动为主,借助于报告会的机会同时邀请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户外社团来我校参加户外交流会,共同商讨各兄弟社团间以后的合作情况,以共同促进武汉高校户外运动安全、健康、环保的发展。

2011年10月21日,协会在登山报告会之后组织武汉高校广水三潭野外生存活动,此次活动主要技能培训为主。

发展历程

前期发展

2003-------2005年,起步组织活动主要以户外露营·徒步穿越·休闲体验为主。

2006---------2007年,社团困难停滞时期,技术力量脱节,社团骨干力量薄弱,活动难以开展组织,校团委领导劝散社团,拟与校旅游协会合并。

2008年社团由体育课部户外运动研究生,李生鹏接手,开展前期的社团整理。基本从零开始。

2009----2010年体育课部户外运动研究生张瑜担任会长牵头,邀请了多位在校户外经验丰富的骨干力量成员加入,社团转型以攀登高海拔雪山为主,以露营、攀岩、徒步穿越、户外拓展为辅的高技术型探险社团,普及登山运动,弘扬登山精神为特色的体育社团。成功的组织了4次高海拔攀登活动。参与人群逐渐增加,包括在校本科学生和研究生,在校老师,外教,校工等。是社团发展的转折迅猛时期,得到了学校相关领导的认可和支持。社团的运行组织逐渐完善步入正轨。

社员风采

登山

登山是一件严谨与细致,伴着强大后勤物资保障的活动,是一门忍受磨难的艺术

社员:张瑜

来自云南,体育课部户外运动专业研三学生,中国地质大学珠峰登山队主力队员,曾担任山铭志户外运动俱乐部会长。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珠峰担任央视特派摄影记者,2008年中国地质大学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成功登顶,2009年参与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西藏未登峰若尼峰的攀登并担任主力队员,在2011年7月攀登四川雀儿山中担任主力队员及技术指导,带领队伍在没有请高山向导的情况下自主攀登到了海拔6000米得位置。在8月份地大珠峰登山队攀登青海玉珠峰中担任主力队员,队伍自主攀登并成功登顶。

攀岩

攀岩运动以其独有的登临高处的征服感吸引了无数爱好者

社员代表:吴东

来自云南,体育课部户外运动专业研二学生。2011年8月代表地大赴韩国参加“中日韩大学生登山交流活动”。此次活动在韩国首尔大芚山仁寿峰举行,主要活动内容为攀岩。不仅对国外的相关登山户外运动技术和技能有所了解和掌握,同时,使三国大学生在活动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以后的登山交流活动发展打下基础。

攀冰

以它独特的新酷装备、童话世界般的活动环境、刺激的身心感受,成为冰瀑上的芭蕾

社员:李勇

来自山西,体育课部户外专业10级学生。2011年1月参加“全国大学生冬训营”,在攀冰训练中表现优秀,熟练的掌握了冰壁上的各种技术,并在该技术掌握好的基础上于7月份参加攀登雀儿山的活动,担任修路队员。

徒步

一个背包,一台单反,和一个爱拍照的爱人,和一颗说走就走得心

社员代表:姜兆银

来自山东,体育课部户外运动专业2009学生,为地大登山队队员。2011年7月作为中方教练(中方三名教练,其中唯一一名女教练也是社团的老社员,见图)参加了由韩国山岳会举办、四川登协协办的大学生高山徒步探险活动,路线为贡嘎环线。

姜兆银,左一

骑行远征

一辆单车一个背包,驶过颠簸的路途,超越黑暗的隧道 ,在不断而来困难当中体验挑战,在遥远的他乡体验风情,在旅途的终点体验成功

社员:方恢兴

机电学院2009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2011年7月-8月,带队从武汉出发,历时34天(7.3----8.5)骑行3700公里到达拉萨,翻越12座海拔4千以上的山峰,2座海拔5千以上的山峰。

野外生存

在野外求生存,最重要就是培养观察自然的眼光,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社员:马海源

来自于四川,体育课部户外运动专业2010级学生,在10月份社团组织的武汉高校广水三潭野外生存活动中担任总队长,成功组织了武汉高校野外技术、技能的培训。2011年1月攀登云南哈巴雪山(海拔5639米)成功登顶,5月份攀登四川雪宝顶,由于天气原因遗憾未能登顶。

支教

一种美德、能力、进步和竞争的荣誉

社员:刘庆麟

来自新疆,工程学院2009级学生。 在云贵高原的大山深处,兴义市三江口镇,一个三省交界之地。师资力量薄弱,校舍简陋。 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该地区的教育发展,为了能够更详细的了解当地的教育情况,我们来到了红落万希望小学,以此为基点,针对山区孩子开展了类似于暑期夏令营的活动,一方面对当地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对山区孩子的身体发展情况和体能素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城乡的差距。

管理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社员:张家荣

来自云南,体育课部大四学生,地大珠峰登山队队员。2010年7月,受“雪花啤酒华润集团有限公司”邀请参加“勇闯天涯,共攀长征之巅”活动,在活动中担任总领队。2011年1月份,带队参加了 “全国大学生户外冬训营”, 整个团队荣获“优秀团体奖”。2011年7月份,策划组织了攀登四川雀儿山活动,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与山铭志这个大家庭共成长,再此期间不仅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和锻炼了我的沟通、领导、组织能力,以及决策力、观察分析力。

荣誉史

校内

2011年05月,荣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0——2011年度十大标兵社团”;

2011年10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首届社团短片及海报大赛荣获短片类一等奖,海报类优秀奖;

比赛

2003年8月,俱乐部参加2003九宫山户外挑战赛获得第四名;

2003年9月,俱乐部参加安吉国际越野挑战赛获得第六名;

2003年9月,2003年德清户外挑战赛获得第一名;

2003年10月,2003中国九寨天堂户外挑战赛获得第七名;

2011年01月,协会4名成员赴北京参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的“全国大学生户外冬训营”,整个团队获得“优秀团队”称号及男女速度赛张家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