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
释义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附光盘)定价: ¥48.00元 出版/发行时间: 2007-03-01

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作者: 万天丰

ISBN: 978711603991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87

内容简介

本书以地质构造演化历史为主要线索,以构造事件为单位,系统地、定量化地阐述了中国大地构造的主要宏观特征,把构造变形、变位的机制分析与历史分析紧密结合起来,把构造活动的稳定时期与活跃时期的演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大力加强了中生代一新生代大地构造的探讨,尽量客观地反映近3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大地构造学所做的贡献;系统介绍了具有特色的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探讨了一些重要的大地构造学理论问题,如碰撞带和各类板内变形的特征与形成机制,中国大陆地壳与岩石圈厚度变化及其原因,地温梯度的变化与地幔羽的存在问题,构造作用对我国内、外生矿床形成的影响及找矿前景,最后对全球板块构造动力学机制假说提出了一些看法。

本书后半部附有大量的构造变形、变位的原始数据和有关的参考文献,以备查考。

本书是一本供研究生使用的教学参考书,也适合于从事构造地质、区域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地震地质、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等方面的科研、教学与野外地质工作人员使用。

本书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构造事件研究

二、构造变形、构造体系与构造应力方向的确定

三、构造应力值的估算

四、板块变形速度与变形量的估算——运动学研究之一

五、古地磁学与古构造复原——运动学研究之二

第二章太古宙和古元古代(1800 Ma以前)构造演化

一、始太古代(4500~3600 Ma)的构造演化——星子聚集、吸积作用和形成古陆核

二、古太古代一新太古代(3600~2500 Ma PA—NA)的构造演化——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通化

三、古元古代(吕梁期,2500~1800 Ma,PP)的构造演化——原始中朝板块裂陷和拼合,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

四、关于太古宙和古元古代陆壳厚度的讨论

第三章中、新元古代(1800~513 Ma)构造演化

一、中元古代(长城纪一蓟县纪,1800~1000 Ma)构造演化——原始中朝板块裂陷和形成沉积盖层,扬子板块完成拼合

二、青白口纪(拉伸纪,looo~800 Ma)构造演化——各陆块普遍会聚或碰撞,扬子板块形成统一结晶基底

三、南华纪(成冰纪,800~680 Ma)构造演化——各陆块普遍张裂,扬子一塔里木板块发育南沱组冰积层

四、震旦纪一早寒武世(680~513 Ma)构造演化——中朝板块南缘发育罗圈组冰积层,泛非构造事件的广泛影响

五、中国各地块在全球中、新元古代演化中的表现

第四章中寒武世一早泥盆世(祁连期,513—386 Ma)构造演化——西域板块完成拼合、阿尔泰一额尔古纳碰撞带形成、华夏板块构成统一结晶基底、南扬子板内褶皱、多数地块呈离散状态

一、沉积古地理与古生物分布

二、古地磁研究与古构造复原

三、构造活跃期的变形、变质作用与应力场特征

四、岩浆活动与板块变位速度

五、早古生代构造单元的划分

第五章 中泥盆世一早二叠世(天山期,386—257 Ma)构造演化——天山一兴安碰撞带形成,发育峨眉山地幔羽

一、沉积古地理与古生物分布

二、古地磁研究与古构造复原

三、构造活跃期的变形、变质作用与应力场特征

四、岩浆活动与板块变位速度

五、中元古代一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板块的运移

第六章晚二叠世一三叠纪(印支期,257—205 Ma)构造演化——澜沧江、金沙江、秦岭一大别和绍兴一十万大山等碰撞带形成,板内盖层广泛褶皱,印支构造体系形成

一、沉积与生物古地理

二、碰撞带构造

三、板内构造变形

第七章侏罗纪一早白垩世早期(燕山期,205—135 Ma)构造演化——新华夏构造体系形成,伊佐奈岐板块向西俯冲、挤压,中国大陆逆时针转动,壳内低速层滑脱,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

一、板内构造变形与应力场

二、中国大陆板块与周边板块的运移和转动

三、岩浆活动与壳内低速层及莫霍面的滑脱

第八章早白垩世中期一古新世(四川期,135—52 Ma)构造演化——四川构造体系形成,东部盆岭构造发育,主应力方向的顺时针转变,班公错一怒江碰撞带形成,全球板块普遍北移

一、板内构造变形与应力场

二、岩浆活动及其相关的构造

三、班公错一怒江碰撞带形成,全球板块普遍向北运移

第九章始新世一渐新世(华北期,52—23.5 Ma)构造演化——华北构造体系形成,四大汇水盆地出现,太平洋板块首次向西俯冲、挤压,雅鲁藏布江碰撞带形成

一、板内构造变形与应力场

二、东部盆地的发育与油气资源的聚集

三、西太平洋俯冲带和雅鲁藏布江碰撞带的形成

第十章新近纪一早更新世(喜马拉雅期,23.5—0.78 Ma)构造演化

一、喜马拉雅逆掩断层带、青藏薄皮构造和青藏高原形成

二、东部板内变形、张裂与离散

三、地形大台阶与大陆边缘伸展盆地的形成

第十一章中更新世一全新世(新构造期,O.78 Ma以来)构造演化

一、板内变形与现代构造应力场

……

第十二章中国大陆构造变形特征与问题的讨论

第十三章中国大陆岩石圈构造与热状态

第十四章中国大地构造与成矿作用

第十五章关于全球板块构造动力学机制的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光盘中的图件目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3: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