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瓷器分类图典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伯仲 编著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5-1 版 次:1 页 数:250 字 数:165000 印刷时间:2008-5-1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122023308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本书以瓷器三千年的历史发展为线索,以词条的形式,精选了600多件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科学、规范地分类讲解了瓷器的年代、胎质、造型、釉色、纹饰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层次分明,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令本书更具资料性、实用性及艺术鉴赏性。书中除以历史年代为序编排外,还加入器物造型的辅助查阅方式,更便于读者快捷检索。 本书可作为瓷器研究者、收藏爱好者和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检索、查阅的理想工具书。 目录原始瓷和早期的瓷器 商代 原始弦纹尊 商代 原始瓷尊 商代 原始青瓷豆 春秋 原始青瓷鼎 春秋 青釉水波纹三系鼎 春秋 原始瓷鼎 战国 原始瓷烤炉 战国 原始瓷镂空瓶 战国 原始瓷罂 战国 青釉谆于 战国 青釉兽首鼎 战国 青釉弦纹把杯 战国 原始瓷甬钟 战国 原始瓷鼎 战国 原始瓷尊 战国 原始瓷盂 西汉 原始瓷玉璧纹瓿 西汉 青釉双系壶 东汉 堆塑罐 东汉 青釉布纹双系罐 东汉 越窑五管瓶 东汉 青瓷钟 东汉 青瓷盂 东汉 酱釉四系罐 三国 两晋南朝瓷器 青瓷 三国 越窑兔形砚滴 三国 青瓷熏炉 三国 婺州窑青釉堆塑人物五联罐 三国 婺州窑双耳罐 三国 越窑堆塑罐 西晋 青釉蛙形水盂 西晋 越窑青瓷兽耳罐 西晋 越窑青瓷狮形器 西晋 越窑青瓷刻纹托盘 西晋 青瓷香熏 两晋 永宁二年青瓷对书俑 西晋 越窑青瓷尊 西晋 青瓷罂 东晋 越窑魁 东晋 虎形青瓷烛台 东晋 青瓷蛙形水盂 东晋 瓯窑牛形灯 东晋 越窑青瓷羊尊 东晋 越窑博山炉 东晋 越窑鸽形杯 东晋 青瓷兔形水注 东晋 越窑青瓷羊形器 东晋 青瓷狗窝 东晋 青瓷鸡窝 东晋 越窑橘 东晋 越窑点彩鸡首壶 东晋 婺州窑羊首壶 东晋 瓯窑青瓷点彩鸡首壶 东晋 青釉褐彩蛙形罐 南朝 青瓷睡壶 南朝 青瓷莲花座烛台 南朝 青瓷鸡首壶 南朝 青瓷龙柄鸡首壶 南朝 青瓷褐彩罐 南朝 青釉刻花缠枝纹水注 黑瓷 东晋 德清窑熏炉 东晋 鸡首壶 东晋 德清窑黑釉盘口壶 北朝瓷器 青瓷 北魏 青釉仰覆莲花尊 北朝 青釉瓷莲花八系罐 北齐 青釉刻花莲瓣纹四系罐 白瓷 北齐 白釉四系罐 隋唐五代瓷器 青瓷 隋 青釉四系瓷罐 隋 青釉四系罐 隋 青瓷龙首盉 隋 青釉四系盖罐 隋 青釉双龙尊 唐 青瓷辟雍砚 唐 青瓷武士俑 唐 青瓷三足炉 唐 青瓷镇墓兽 唐 青釉睡壶 唐 青釉四足水丞 唐 青釉墓志罐 唐 青瓷钵 唐 青瓷瓶形器 唐 青瓷睡壶 唐 青釉四系壶 唐 青瓷灯盏 唐 青瓷蟠龙罂 唐 青釉执壶 唐 青釉出筋瓷壶 唐 青瓷粉盒 五代 青瓷浮雕四鋬蟠龙罂 五代 青瓷花口碟 五代 青瓷云纹罂 五代 青釉六系盖罐 五代 雕花三足带盖罐 五代 青瓷镂孔方盘 五代 青釉刻花龙涛纹碗 五代 青瓷莲座莲花碗 五代 青釉刻花莲瓣纹盖罐 五代 青瓷钵 五代 青瓷釜 五代 青瓷“官”款双系罐 白瓷 隋 白瓷束腰罐 唐 白釉唾壶 唐 白釉执壶 唐 “盈”字款白釉罐 唐 白釉瓷仿革壶 唐 白釉三足炉 唐 白釉“官”字款三尖瓣瓷碟 唐 白瓷唾盂 唐 白瓷净瓶 唐 白瓷长颈瓶 唐 自釉“盈”字盒 唐 白瓷注子 五代 白釉“官”字划花莲瓣纹盖罐 五代 白釉“官”字款碗 五代 白釉凤首壶 花瓷 唐 花釉双系罐 唐 花釉执壶 和下彩瓷 唐 青釉褐彩题字瓷壶 唐 青釉褐彩诗文瓷壶 唐 褐斑贴花舞蹈人物瓷壶 唐 青釉绿彩塔纹瓷背壶 唐 釉下褐绿彩荷花纹执壶 唐 青釉褐绿彩狮座诗文瓷枕 宋代瓷器 辽金瓷器 元代瓷器 明代瓷器 清代瓷器 明国瓷器 附件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原始瓷和早期的瓷器 原始瓷出现在我国商周时代,是在制陶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成型和烧制工艺极为接近。但与陶器黏土做胎、低温烧制、表面无釉、胎体呈灰红色相比,原始瓷在实用性和艺术性方面体现出其进步的一面。它采用瓷石料作坯料,烧制温度多在1200R2以上,胎骨细腻坚硬,不渗水,叩之有金属般的脆声;器表施玻璃质透明釉,釉面有光泽,呈青色、青绿色或褐色。 原始瓷在当时有技术和艺术上进步的意义,但它仍属于瓷器生产的初期和低级阶段,胎体没有完全烧结,吸水率和集气孔率(集气孔率是开口气孔的体积与器物总体积之比)都比较高,釉层厚薄不匀且容易剥落,与真正的瓷器尚有很大的差距,是瓷器发展的原始阶段,故名原始瓷。 从目前考古发掘来看,从商周时代至汉代的一干多年,原始瓷的生产从未间断过,其间各个时期还具有各自的特点:商周时期质地比较粗糙,胎呈灰色或灰黑色;釉为石灰釉,釉色不稳定,釉层不均匀,胎釉结合差,容易脱釉。春秋战国时期优质的原始瓷多为灰白胎,胎质细腻;此时釉层增厚,釉面光亮,已经掌握了还原气氛。器物造型与同时期的陶器有了明显的不同,逐渐形成了自身的风格。秦和两汉时期工艺出现退化现象,胎质疏松,多数器物胎土淘洗不清;釉料中氧化铁的含量偏高,器物釉色偏深,施釉范围大大缩小(战国时已经通体施釉)。东汉时期作为原始瓷的最后阶段,早期不再生产礼器,生活用品增多;中期烧造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釉色的效果得到突出;晚期原始瓷与印纹硬陶分窑烧制,从此瓷、陶完全分家,原始瓷开始沿着自己的轨道独立发展,不久真正的瓷器在浙江上虞地区烧制成功。 商代 原始弦纹尊 商代原始瓷造型有尊、瓮、罐、钵、豆、簋,此件青釉弦纹尊为商代一种典型造型。器作喇叭口,无肩,深腹束腰下垂,圈足外撇,造型规整,似仰放的钟形。胎呈灰色,里外施青黄色釉,胎釉结合紧密,施釉不到底。外壁划八组旋纹,排列整齐,口沿及腹下部各印有一周席纹。 商代 原始瓷尊 商代特有小底大口尊,撇口,圜底,敛腹,肩部至底部作网纹,里口有不规则的细带纹。胎质坚硬,通体施青绿色薄釉。造型规整,火候高,击之有金石之声。 商代 原始青瓷豆 直口,缩颈,肩斜下折腹,浅盘圜底,喇叭形座。肩部饰弦纹,内外施青绿色釉,釉层较厚且光亮,烧成温度较高。豆是古代盛食品的器皿,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盆状或盘状的盛器,下部为喇叭形或圆形的器足。商代豆主要有浅盘高把豆、浅盘圈足豆两种。 春秋 原始青瓷鼎 侈口,束颈,浅圆腹,三足粗短,肩部有对称兽首双耳,口沿制作不够规整。腹部装饰三排s纹,纹饰装饰处有明显的积釉现象。胎体坚致,器物内外均施釉,器内底有螺旋纹。鼎在一些史前文化中是主要的饮具,商周时演化为青铜礼器,原始瓷鼎则多系明器。 春秋 青釉水波纹三系鼎 侈口,短颈,扁圆腹,三撇足,肩上饰四个绳纹耳,两两相对。春秋时期原始瓷采用拉坯成型,器物多为饮食器和仿青铜的礼器,多数素面,装饰纹饰仅有s纹、栉齿纹和水波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