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知情者:揭秘英国十年丑闻的私人日记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6月1日) 平装: 64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6034746 条形码: 9787506034746 尺寸: 22.4 x 14.8 x 3.2 cm 重量: 1.2 Kg 作者简介作者:(英国) 皮尔斯·摩根 (Piers Morgan) 译者:孙红 吕歆 皮尔斯·摩根,生于1965年,曾在哈罗学院学习新闻,职业生涯开始于伦敦南部的地方报纸,后来被凯文·麦克肯西发掘出来,任命到《太阳报》做流行专栏《奇异》,1994年1月鲁珀特.默多克将其任命为《世界新闻报道》主编;两年后,他被挖走开始主编《镜报》,在《镜报》,他一直干到2004年,后因刊登了英军虐待伊拉克平民的相关照片而被解雇他曾为阳C2主持过两档系列《新闻故事》,也曾跟帕莱特尔在第四套电视共同主持过一档节目,他生活在伦敦和苏克塞斯。 内容简介《知情者:揭秘英国十年丑闻的私人日记》从根本上讲是一本关于人的故事的书。有数百位令人着迷的、欢闹的、沉闷的、无礼的、超级聪明的,或者,在某些情况下,还有稍微黯淡的人。在这《知情者:揭秘英国十年丑闻的私人日记》当中提到了大量人的名字。当然,作者遇到过极多的著名人士。但是,“名人”中已经成为作者的个人的朋友的却寥寥无几,他可以用一只手就数得过来。他从来都不是那种人——把明星带到自己所在的当地的俱乐部,或者是把我宝贵的周末时间拿出来跟有钱人畅谈、畅饮。 媒体评论“有很多书描写布莱尔时代的人物.但这一本是最具可读性的,是最好的。对于英国顶层跟无冕之王之间的游戏规则,前新闻主编皮尔斯.摩根的回忆录通过揭露一幕幕的贪婪、自私自利、口是心非、堕落和欢闹反映的是一个堕落过程。“老大哥”的世界被证明是无所不包的:隐私变成了毫无价值的被嘲笑的对象;公众人物因委屈或者出于野心的目的在兜售自己的隐私,《镜报》成为他们的镜子。” ——萨拉?桑德兹 《每日电讯》 “《每日镜报》的前主编皮尔斯。摩根,不是萨缪尔。佩皮斯那样的人,也不是艾伦?克拉克那样的人。但是,记录他跟托尼?布莱尔关系的日记是目前为止对过去八年来唐宁街10号生活内幕的最好的揭露。” ——史蒂芬?格劳菲尔 《每日邮报》 “在本国文的新闻书籍中.摩根的回忆录是一本合适的,嘻笑耍闹的好书。” ——安德鲁?尼尔 《傍晚标准报》 “《知情者》是能让人目不转睛的读物,每一页都有精彩的轶事,这种首相跟无冕之王之间血亲相奸的关系并非过去统治英国的方式。摩根的回忆录为学习新闻的学生提供了很多的教导,同样也为学习管理的人提供了大量的教导。” ——《泰晤士报》 “这是一本让人难以拒绝的读物。无论你是爱他还是恨他,无论你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的死对头。这里有足够多的自负的夸耀、自我牺牲以及孩子气的魅力,会将你不停地轮转,最后又转回原点。” ——查尔斯?威尔逊 《独立报》 “实际上,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读物,是一本令人着迷的书,有大量有趣的、透露内情的、令人震惊的轶事。” ——黑特 “这本书有点儿像快餐——你立刻就会发觉它味道正合适.你想要看的更多、更多、更多。” ——塔特尔乐 “极其有趣,同时也是对托尼跟切丽那种诡诈、口是心非的诅咒性的控诉。” ——《每日邮报》 “这是一部有历史重要性的书,对2、世纪英国政治文化的可悲之处作了绝佳的注释。” ——皮持?奥博尔尼《旁观者》 “观点鲜明的、漫谈式的作品——让人难以抑制想要阅读的冲动。” ——戈莱希亚 “非常的滑稽,令人难以置信的轻浮。这本书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那些旋转的、忸怩作态的名人立起了一面镜子,既粗野无礼又令人感到有趣。” ——《观察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