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祇园精舍 |
释义 | 位在中印度憍萨罗舍卫城南方。相当于今尼泊尔南境,近于拉波提(Rapti)河南岸之塞赫特马赫特(Sahet-mahet),为佛陀说法遗迹中最著名者。 祇园,或作祇苑、祇洹,是祇树给孤独园(Jetavanaana^thapin%d!asya^ra^ma)的略称,或称只陀林、逝多林、胜林。祇树指波斯匿王的太子逝多的园林,给孤独是舍卫城的长者,即波斯匿王的主藏吏须达的别号。此精舍的土地原是逝多太子所有,须达长者欲购其地以建精舍献予佛陀,乃依太子所提条件,以金钱布满园中之地,太子感其诚心,遂施园中所有林木,两人合建精舍,故名祇树给孤独园。 精舍的西北角有无常院,《释氏要览》卷下云(大正54·306b)︰‘只桓西北角日光没处为无常院,若有病者当安其中。意为凡人内心贪着房舍衣钵道具,生恋着心无厌背,故制此堂。令闻名见题,悟一切法无彼常故。’道宣《祇园图经》也叙述无常院中有一堂,但饰以白银,院有八钟,四白银、四颇梨。银钟在无常院四隅,造台置之。颇梨钟在无常堂的四隅,形如腰鼓,鼻有一金毗仑,乘金狮子,手执白拂,病僧气将大渐,是金毗仑口说无常、苦、空、无我,手举白拂,钟即自鸣,声音中亦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病僧闻声,苦恼即除,得清凉乐,如入三禅而生净土。 佛陀曾在祇园精舍度过多次雨季。也曾在此园宣说多数经义。佛尝由此上忉利天为母说法九十日,优填王欲见佛,乃以旃檀刻像,波斯匿王也用黄金刻像安置在佛座。待佛由忉利天返回此地时,佛像被移置于南边的小精舍。依据法显《佛国记》的记述,精舍原有七层,国王人民竞相供养,因遭祝融,七层精舍尽化成灰,后重建为两层。《大唐西域记》卷六室罗伐悉底国条(大正51·899b)︰‘城南五、六里有逝多林,是给孤独园,胜军王大臣善施为佛建精舍。昔为伽蓝,今已荒废。东门左右各建石柱,高七十余尺,左柱镂轮相于其端,右柱刻牛形于其上,并无忧王之所建也。室宇倾圮,唯余故基,独一砖室巍然独在,中有佛像。’ 此外,园中有花林窟(Kareri-kut!ika^),释尊曾居住于其地。又有松林精舍(S/alala^-ga^raka),为园中小屋,释尊曾在其中入定。佛弟子阿那律亦曾在其中养病,且修习四念处法门。 [参考资料] 《五分律》卷二十五;《杂阿含经》卷二十三;《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九;《阿育王传》卷二;《八大灵塔名号经》;《四分律》卷五十;《十诵律》卷三十四;《大智度论》卷三;《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八;北本《涅盘经》卷二十九;小野玄妙〈佛教之美术及瘘历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