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郑母烧饼
释义

郑母烧饼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据考证,其为“胡饼”(芝麻烧饼),《资冶通鉴》 记载,汉桓帝延熹三年 ( 公元 160年 ) 就有贩卖胡饼(即芝麻烧饼 ) 者流落北海 ( 今山东境内 ) 。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叶,青州商贾云集,多种小吃应时而生,用以胡饼上贴烘烤的“胡饼炉”此时传入北海青州,当地饮食店户的师傅结合焦饼大、鼓、香、脆的特点,加以改进,创造出脍炙人口的半圆形大酥烧饼,此即当今郑母烧饼的雏形。几经

工艺改造,如今已是家喻户晓,深受消费者爱戴的地方名吃。

郑母烧饼形为半球状,两个合为一球体来销售的习惯沿用到今。正因为是两对合成一体的销售,让人联想到合合美美、成双成对的美好心愿,所以结婚都有烧饼随嫁妆的习俗,用来祝愿新人和美幸福。

山东青州有个郑母镇,坐落于郑母村。郑母地名来源于东汉经学大师郑玄。

郑玄(127~200),字康成,高密人(古北海青州),东汉著名的经学大师,博通古文经学、精于天文历算,对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儒家思想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是两汉经学之集大成者。

《齐乘》卷五云:“剧东旧葬地,即今益都府东五十里郑墓店也。因高密有郑公乡,土人讹为郑母云。”《山东通志·古迹》:“益都县,郑康成旧葬处,在县东四十里郑墓店。袁绍屯官渡,逼康成随军,不得已,载病至元城卒,葬于剧东,即今郑墓店也。”今按:郑墓店,后讹为郑母店,1948年解放后仍沿俗说,称为郑母,先为郑母区,后为郑母公社,1984年建郑母镇,镇政府驻郑母。郑母镇属今青州市(原益都县),位于市区东20公里,香山西南,康浪河北岸。郑母又设东郑、中郑、西郑三个村,郑玄旧葬处在西郑,当地老人尚能指出墓之所在位置。此处古称剧东,是因汉初设剧侯国,治所在今山东昌乐县西,东汉改为剧县,而郑玄旧葬地在剧县东部,故称。所以青州郑母原名郑墓,后改谐音字郑母。这便是青州郑母的由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