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待补镇 |
释义 | 待补镇位于云南省会泽南部,距县城50公里,东邻鲁纳、上村乡,南接驾车乡,西靠大海乡,北连金钟镇,东北面是新街乡和雨碌乡,西南面与昆明市东川区接壤。总面积359平方公里,人口总计约4.8万。 经济状况(一 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 二 利用水资源优势 三 依托鸿远农产品开发公司发展 四 发展特色水产养殖 五 引进种植中草药) 社会事业(一 科教事业协调发展 二 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三 狠抓安全生产工作 四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党政建设(一 党的思想建设不断加强 二 党的组织建设扎实有效 三 党建活动形式不断创新 四 制度建设成效明显 五 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基本信息待补镇境内有国道213线、会曲路和嵩待、待昭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会泽南部重要的交通通道和的农副产品集散地。2007年全镇辖15个村委会21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038亩,全部为旱地,主产玉米、马铃薯。境内最高海拔4017米,最低海拔2277米,年平均气温11.3℃,平均降水量1074mm,森林覆盖率为43%。 2007年末,全镇有人口12068户47343人。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1367万元,人均有粮310公斤,人均纯收入1723.5元。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44万元。2008年,全镇共有总人口12150户48193人,其中:农业人口11077户46483人,非农业人口1073户1710人。有贫困人口7153户30429人,农业劳动力33200人,其中:剩余劳动力21580人。 经济状况以增加农民收入、适应市场需求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畜牧、蔬菜、野生花椒产业,壮大花卉产业,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 一 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畜牧业“3581”发展规划,即从2006年起,用5年的时间,使全镇实现肉牛出栏3万头,肉羊出栏5万只,肥猪出栏8万头,仔猪出栏10万头,实现畜牧业产值8000万元,人均增收900元。已在待补、野马、鹧鸡、咩则等村建牛冻精改良站4个,生猪人工受精供精站3个,仔猪、肉牛、肉羊养殖小区5个。2007年,生猪存栏40410头、出栏52209头,牛存栏11365头、出栏3982头,羊存栏23140只、出栏16215只,肉类总产量达6601吨,实现畜牧业总产值6100万元,畜牧业总收入5412万元。 二 利用水资源优势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昕凯农业公司在野马、歹咩等村种植生菜2060亩,引进呈贡叶凤公司在咩则村种植青花、白花600亩,带动全镇发展蔬菜6500亩,年产值达880万元。2007年,昕凯公司投资280万元在歹咩村新建冷藏保鲜库,为进一步壮大蔬菜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依托鸿远农产品开发公司发展依托鸿远农产品开发公司,走“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路子,打造“野生花椒之乡”,花椒种植面积已达50200亩。 四 发展特色水产养殖2007年,鹧鸡村已发展鱼塘20亩,养殖虹鳟鱼17万尾,培育金鳟鱼13万尾,实现渔业产值209万元。五是先后引进省农科院、昆明官房集团果苑公司、玉溪明珠花卉公司在野马、糯租等村种植百合花种球和鲜切花共800亩,每年可实现产值2000余万元。 五 引进种植中草药结合气候、土壤等条件,引进种植当归、党参等中草药,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计划2007年在全镇种植中药材1000亩,2008年发展到5000亩,到2010年,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000亩。 社会事业一 科教事业协调发展确定了“每个村民小组有一名大学生、户均有一名高中生和一个科技明白人”的教育工作“三个一”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镇各级各类学校育人环境不断改善,投资227.75万元建成了会四中综合实验楼和学生宿舍楼,硬化学校中心广场4200平方米,会四中2007年高考上线人数达103人,已晋升为省二级一等完全中学。待补中学来获得多项荣誉,中考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四年居同级同类学校第一,已通过了省一级三等初级中学评估验收。投资60万元的野马小学、咩则小学教学楼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投资116万元的待补、新发、哨牌三个村完小教学楼在建设。待补小学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11所小学被评为县级“文明学校”。 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文化市场得到较好规范。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丰富和活跃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二 扶贫开发成效显著2007年该镇先后投入扶贫资金761.773万元,实施了13个省、市级重点村和13个省、市级温饱村建设,通过改灶、改厕、改厩,发展了生态农业和新型养殖业,有效改善了项目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积极做好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相关工作,完成了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工作,兑现扶持资金780750元,兑现率达100%。加大小额信贷发放力度,累计发放小额信贷1200万元,惠及农户4275户。在 “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866”工程建设中,按照“户8有、自然村6有、行政村6有”的建设要求,以群众为主体,开创了“唤起民众千百万、建设美好新农村”的喜人局面,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 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守土有责”的要求,加强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破器材等方面的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做到“四抓四确保”。一抓组织领导,确保人员到位和认识到位。二抓预防和监管,确保防患于未然。大力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活动。三抓任务分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四抓措施落实,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取得实效。2007年投入矿业秩序整顿工作经费5万元,成立了由10人组成的矿业秩序整顿办公室和安全生产监督站,进一步充实安全生产监管队伍。通过努力,全镇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森林火灾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妥善处理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做好昭待高速公路建设协调工作,克服了在征地、拆迁及安置工作中的诸多困难和问题,有效确保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创建“平安待补”为载体,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到2007年,已创建平安单位18家、平安村14个。认真开展以“崇尚科学、远离和拒绝邪教”为主题的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服刑在教人员和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全镇所有村委会都设置了调解委员会,使98%以上的矛盾纠纷都能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化解。成立了一个人民调解庭,在调解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镇实现了“六无”,即无命案发生、无严重暴力、侵财性案件发生、无重大治安案件发生、无群体性事件、无“民转刑”案件发生、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党政建设2007年镇党委下设党总支16个,党支部109个,党员1472名,其中农村党员1123名,机关党员349名,70岁以上老党员205人。镇党委紧紧围绕争创县“五好”乡(镇)党委这一目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推动各项工作提供了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 党的思想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得到强化,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地位得到了巩固,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二 党的组织建设扎实有效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圆满完成镇党委换届工作。新经济组织中设置党组织工作不断深入,针对野马村蔬菜产业发展的需要,设置了野马蔬菜基地党支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稳步推进,完成野马、鹧鸡两村党员活动室建设。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坚持标准,确保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严把入党前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关、新党员的质量关和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关。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坚持入党标准,严格组织程序,2007年共发展党员39名。 三 党建活动形式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党代表常任制”工作,坚持党代表“两推一选”制、委员分工负责制、党代表年会制、党代表提案制、逐级评议制、代表联系制、联动督察制等七项制度,深入开展“两评议”、“两延伸”活动,为扩大党内民主积累了经验。深入开展“两校进村”工作。巡回各村开办“农民夜校”,共举办培训班86期培训党员和群众110’00余人次。由于党建工作成效明显,镇党委2006年被县委表彰为“五好”乡(镇)党委。 四 制度建设成效明显为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健全了《待补镇党委、政府工作规则》、《待补镇村两委班子民情恳谈制度》、《待补镇群众评议、评价党员工作制度》、《待补镇责任追究制度》、《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农村党员培训及贫困老党员慰问制带》、《村干部绩效考核制度》歉长效机制,进一步端正了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五 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宣传教育的总体部署中。深入落实诫勉谈话、回访教育、廉政承诺、述廉评廉等工作,建立党员干部廉政登记制。在各村、镇直单位设立举报箱。建立了信访件办理责任制和督办制。加大案件查处力度,针对昭待高速公路建设在该镇境内的征地拆迁等工作中所产生的利益矛盾,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和提前介入的措施,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加大对减轻农民负担、扶贫工程建设、教育收费、药品价格等的监督力度,以案说法,以案明纪,认真抓好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领导机构2009年中共待补镇党政领导班子和分工 计加辉(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联系人大、政协、组织、人事工作,分管武装工作。 潘八生(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财政、税务、金融工作。 杜友成(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分管组织、人事、宣传、精神文明、党校、扶贫(项目办)工作,联系特色产业发展工作。 胡 祥(纪委书记、宣传委员):主持纪委全面工作,分管党政办、新农村办(866办)、监察、督察、信访、保密、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 缪利荣(党委委员、人大主席):主持人大主席团工作,分管关工委、延安精神研究会、高速公路工作,联系政法、工商、交通工作。 曾普奎(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主持派出所全面工作,分管综治中心、司法、法庭、交警、消防、工商工作。 陈绍良(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农业(产业办)、水务、林业、畜牧、经管、统计、农机工作。 吴正斌(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主持武装部全面工作,分管粮食、供销、老龄、民族宗教、交通工作。 朱双全(副镇长):分管土地、城建(环保)、企业、商务、安全(安委办)、安监站、劳动、电力工作。 潘 泽(副镇长):分管科技、教育、卫生、文化、计生、民政、广电、通讯工作。 领导临时外出实行工作相互代管:计加辉与潘八生、杜友成与胡祥、缪利荣与曾普奎、吴正斌与潘泽、陈绍良与朱双全相互代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