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政法信仰
释义

政法信仰是大众信仰的一种构成。

信仰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是个体“人”对社会意识形式的理解与认同。

与社会意识形式相对应,信仰可以分为:政治法律思想信仰(即政法信仰)、宗教信仰和文化信仰。

需要说明的是,在政法信仰中,通常我们将注意力放在“政治”方面——甚至直接称其为“政治信仰”——而忽视了“法律”方面。其实伯尔曼说过一句话:“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当法律在生活中足够重要时,人们似乎有必要对这句话进行思考。

另外,这里所说的文化信仰所指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即可理解为道德信仰、艺术信仰等的集合。

政法信仰、宗教信仰和文化信仰这三者并非共生关系,对于个体人而言,并不一定是三种信仰兼而有之。有人有政治信仰,而无宗教信仰;有人只有文化信仰,而无其它;也有人兼有三种信仰,反之亦然。这由个人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决定。

信仰容易“先入为主”。以宗教信仰为例,一旦某人信仰了佛教,那他就很难同时再信仰天主教。这是人固有的“局限性”——当然,也有人可以同时研读这两个宗教的经典,但研读和信仰是两码事——在一定范围内,我们可以说,信仰具有排他性。

信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个人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变化,信仰本身也发生着变化,甚至会被个体放弃。但这并不说明信仰有高低好坏之分,谁又能保证“被放弃的”就一定劣于它的替代者呢?

总之,信仰是一个私人语境下的词语,它是属于个体人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