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贷 |
释义 | 汉字释义读音【汉字】贷 【拼音】dài 解释【释义】①借入或借出:为开办企业向银行贷款|信用社贷给他五万。②借入或借出的钱款:还贷|高利贷。③推脱;推卸:责无旁贷。④饶恕;宽恕:严惩不贷 【贷款】 #dàikuǎn ①银行、信用合作社等机构借钱给用钱的部门或个人。一般规定利息、偿还日期:向银行贷款买房。②指贷给的款项:还清贷款。 用法贷 <动>(形声。从贝,代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施予;给予) 同本义 贷,施也。――《说文》 贷,予也。――《广雅》 以财投长曰贷。――《大戴礼记·千乘》 凡民之货者。――《周礼·泉府》。司农注:“谓从官借本贾也。” 又称贷而益之。――《孟子》 不贷无出也。――《庄子·天运》 贳贷卖买。――《汉书·食货志下》 又如:贷施(施舍);贷恤(赈施抚恤) 借出钱财 宁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潜夫论·忠贵》 又如:贷借(金钱物品的借出和借入);贷项(记入账户贷方的账项);贷卖(放贷或出卖) 借入 贷 dài ①借入或借出:~款。 ②所贷的款:农~。 ③推卸:责无旁~。 ④宽恕:严惩不~。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公(袁可立)疏倧以侄子篡叔,宜加天讨。诚能自托于毛帅,并力罢奴,录其功,贷其前辜,论与廷议合。” 【贷学金制度】高等院校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发放无息贷款,以保障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制度。 贷tè 1.通"忒"。差错。 会计学·贷一种会计科目,显示资产方的减少或负债方的增加;对应概念为借。 (1)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材料、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费 用、主营业务成本等),“贷”就是减; 2、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如应付 款、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等),“贷”就是加。 (2)在国际收支帐户中,贷方指增加外汇存量的项目,例如出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