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正规化管理 |
释义 | 如何开始有效的正规化管理一、观念更新规则(制度)与领导1.为什么西方的管理理论在中国应用会被折扣。 (1)ISO9000系统:当企业开始出现在地球上的时候,西方的企业人就开始探索企业管理的方法,一百多年来,企业管理的精英不断地归纳、总结,不断地实践有研究,基业管理的理论层出不穷。如果把世界上的管理书籍各抽一本放在一起,可以堆满整个足球场。如果把这些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高度抽象和归纳,变成世界上最精炼的管理思想,那就是ISO9000。可是ISO9000系统正被企业私下里耻笑着。 (2)绩效考核:继ISO9000后,绩效考核又风靡企业界,一套套科学的、规范的,来自西方的人力资源之绩效考核方法在企业遍地开花。然而,失败者远远超过成功者。绝大部分的企业之绩效考核无效,最后半途而废或者根本就走形式,增加无效的工作。 (3)技术引入:中国企业除了引进西方或日本的管理方法外,还大量地引进他们的加工技术及设备,比如模具加工、注塑、电子行业的贴片、衣车、印刷机、电镀等等。句了解,几乎所有的技术引进(除了被骗的)都非常成功,而且,中国人还把进口设备技术大量地国产消化,创造出更物美价廉的机器设备。 (4)西方管理理论的基础:为什么机器引进非常成功,而管理引进却不能,管理与人密切相关。在西方,所有管理理论的设计都是基于两个前提,一是每个人都能自觉地遵守规则,二是每个人都有独立意识,并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5)这两点在西方是成立的,而在中国是不成立的,所以,西方的管理在中国水土不服。 2.在文化本质上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根本区别。 (1)中国的文化背景:中国的文化背景是恰好相反,中国人不喜欢遵守规则,而喜欢自作主张(源于帝王思想)。中国人缺乏独立意识,不是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而是坚持他所追随的领袖(主子)认为对的事情。(源于奴性思想)。 (2)帝王思想:中国人在得意或发达的时候,总是喜欢自立门户,自立为王,宁为鸡头不做凤尾。而且,中国人不喜欢与别人共享成果或权利、尊贵。 (3)中国企业的分裂:中国的企业做大以后,甚至还没有做大,就会不断地分裂出很多小企业,然后,小企业长大后又分裂,好象细胞分裂一样。最后,企业满天飞,但很难做到世界列强中去。这也是因为帝王思想。 (4)奴性思想:中国人在失意或没落的时候:总是喜欢找一个强势人物(主子)来依靠。中国人总是在不同的圈子里,有意或无意地,不断地选择自己的位置:帝王与臣子,或者说主子与奴才。 (5)企业内派系林立:以老乡、亲戚、同学、战友等各种名堂存在的派系比比皆是,并且真正地影响着企业内部的运作。派系内领袖(头头)的一句话,比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有效得多。如果一个议案要得到执行和通过,不在于议案本身是否正确,关键在于提出议案的人是否有足够的追随者。 3.如何平衡规则(制度)与领导的关系。 (1)在中国的企业推行正规管理,既不能硬搬西方的理论而扼杀中国的文化,又不能完全顺从中国的文化。应该对管理的事情进行分类,有些事情偏重制度来管理,有些事情偏重中国的人文来管理。 (2)庸俗的、过程稳定的、按部就班的、不要用脑的、批评的、结果明确的、可以偷懒的等,事情偏重于用制度来管理。例如加工操作、清洁卫生、迟到等。 (3)创造性的、开拓性的、过程不稳定的、激励的、结果不确定的、劳心劳力的等,事情偏重于用人文(领导)来管理。比如开发、市场开拓、发奖金等。 (4)基层管理偏重于制度,高层管理偏重于人文。基层偏重于过程,要进行有效督导,高层偏重于目标,要进行有效沟通。 (5)制度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弹性由领导者把握,但是,领导者要带头遵守制度,同时在制度设计时要给领导者一定的特殊化。比如,员工迟到要罚款,但可以给主管一个权限,可以豁免员工迟到无罪,一个月3次权限。员工上班要打卡,但经理上班只打早上上班和晚上下班的卡,中午不打卡,副总以上不打卡。 4.企业正规化管理的领域:做事的方法和人的行为。 (1)企业的事情很多,但简单化地分类,就是做事的方法和人的行为。做事的方法属于程序和操作规程范畴,而人的行为属于行政范围,扩大地说,就是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 (2)程序:规范化的、被事先设计好的工作流程,一般跨越了多个岗位和部门,贯穿了一个事情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 (3)操作规程:规范化的、被事先设计好的做事的步骤,一般有多个动作组成。是程序的组成部分或细化内容。 (4)行政制度:强制和约束人的行为,规定人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违法制度应该受到的处罚。 (5)企业文化:企业的宗旨、道德风尚、社会责任、行动指南等总成。 二、做事的方法之正规化管理1.规范管理的分类:“事”的重要性和发生的频率。 (1)事情的重要性:企业内有很多事情,有重要的、有不重要的,每件事情的重要程度不同,根据重要程度不同,纳入管理的程度不同。 (2)事件的频率:有的事情每天要发生,有的事情很久才发生,发生的频率不同,纳入管理的程度也不同。 (3)例行事件:经常性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说发生频率很高的事件,属于例行事件,纳入正规化管理中。 (4)例外事件:偶尔发生,或发生频率很低的事件,属于例外事件,纳入例外管理中。 2.设计“做事”的规范的原则:简单、完整、有效。 (1)在设计规范管理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一定的原则,那就是简单、完整、有效。按照这个原则设计的系统应用起来才会高效率,而且运行时行云流水般顺畅。 (2)简单:简单的东西才容易执行,才能省心省力,才能轻松上阵,才能有效果。简单的设计才能区分责任,才能抓到重点。 (3)完整:该有的管制不能缺,缺了就会出漏洞,而且出现大的漏洞,所以,完整就是要把该管的事情全部管起来。 (4)有效:设计的管理手段或做事的程序、步骤要有效果,能够达到目的。不要为了管理而管理,把管理变成一项额外的事情。 (5)与企业的定位匹配:每个企业有自己的定位,自己的目标,自己的产品,自己的资源富裕程度,自己的特殊性。设计的管理规范要与此匹配。 3.规范管理的文件类别和架构。 (1)程序性文件:用文件描述的规范化的、被事先设计好的工作流程,一般跨越了多个岗位和部门,贯穿了一个事情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 (2)操作性文件:用文件描述的规范化的、被事先设计好的做事的步骤,一般有多个动作组成。是程序的组成部分或细化内容。 (3)表格:程序运行过程中使用的表单,既是作业的指导和载体,又是过程信息的记录载体。 (4)行政制度:强制和约束人的行为,规定人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违法制度应该受到的处罚。 (5)目标文件:表述目标的指标、实施步骤、考核方式、进程记录等的文件。 4.例外事件的管理规范。 (1)原则:例外事件因为发生得很少,也很偶然,一般没有文件的规定该如何做,但在处置时应该遵循一个原则,“权责相近,趋利避害”。 (2)权责相近:每个例外事件,都会有一个影响度,一般影响到哪个部门,就由权责对等的领导处置。如影响到生产部门,就由生产部门的经理处置,影响到全厂,就由总经理处置。如果领导层无法判定其影响范围,则将事件往上推一个层次再处置。 (3)趋利避害:处置例外事件时,要按对企业有利益、有好处的方向处置,不能按按对企业有坏处、有损害的方向处置。 (4)处置:遇到文件制度以外的例外事情时,要立即了解明白事情的全部状态,然后评估是否在自己的权限相近范围内,如果不是,要向上一级领导层反映。直到由权责相近的领导处置完成。 (5)报告:例外事件处置完成后,处置者应该向其上一级领导反应,报备处置的情况。 三、人的行为之正规化管理1.强制性约束“人的行为”的基本规则:行政管理制度,国家法律。 (1)行政管理制度:厂规、奖罚条例、考勤制度等。 (2)国家法律:中国国家、省、市地方法律,治安条例等。 2.建议性约束“人的行为”的基本规则:道德标准,浅规则,群体惯例。 (1)道德标准:由中国人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违背了,会被周围的人谴责或耻笑。 (2)浅规则:企业里或社会中人们要自觉遵守的,但又不能说出来的行为准则。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的手软。这就是浅规则。 (3)群体惯例:部门里或老乡里或其他的团体里,大家共同认同的,要遵守的行为规范。 (4)企业文化:由企业牵头,明确的、公开倡导的文明的行为规范。 3.“心里垃圾”的定期处理:心理疏导,活动,拓展等。 (1)抱怨:对公司、或某人,心理积累的不满情绪。 (2)嫉妒:认为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不满情绪。 (3)麻木:失去了生活或工作激情的反应。 (4)懒惰:逃避工作中的痛苦的反应。 (5)心理垃圾处理:通过心理沟通、疏导,或者拓展、培训教育,排除不良的心理反应。 4.心理加油:激励。 (1)激励:让人充满活力,充满工作激情的手段。 (2)领导者是激励的主体:激励要靠领导者来实现,不要靠制度来实现,制度只是保证分配时的公平合理,不至于产生负面影响。 (3)激励的方法有许多,领导者自己要去善于学习和总结。 5.企业文化:人、企业的信仰的整合和塑造。 (1)真正的企业文化是寄存在领导者体内,而不是在制度上。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