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正定腊会 |
释义 | 起源正定的民间腊会,是除夕守时的娱乐活动。 正定腊会起源,无确切文字记载,它是由祭庙拜神逐步演化、完善的。最初是由几个至十几个在除夕夜提着灯笼到附近庙宇中烧香拜神。据说,清朝道光年间,正定府一役夫,见腊会静行默走,路遇富有挡路,须绕道而行。他便建议增添锣鼓,鸣锣开道,擂鼓助威,一为震慑富人,二为招相穷人,长志出气。从此腊会便有了锣鼓开道。再后来,一位往西门里从河南逃难来的人,善吹唢呐及相伴乐器,经他建议,组织人学习鼓乐与唢呐伴奏,由这位河南人教练,从此唢呐加入腊会乐队。 20世纪20年代初,正定城西门里葛遴才老先生,早年就喜爱音乐,各种乐器都会,年老无事,每逢冬季便组织吹打人员着手改编曲牌,把京剧中的《将军令》揉进参神、互拜的鼓乐之中,优美动听,各个曲牌日渐完善,一直到今。 西北街将十番会音乐改造成腊会音乐。起初,所使用的乐器及所吹奏乐曲都是跟当地寺院的和尚学的,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修改,把原来较悲凉的曲调改为欢乐而悠扬的曲调;把原来吹奏的大小 管子换民了小海笛。主要乐器还有竹笛、笙、胡琴、云锣、中钹、手鼓、板等。乐队人员较多,一般有三四十人。这就形成了西北街十番会独特的乐曲。主要演奏有《小红鱼》、《青天歌》。 状况正定腊会规模宏大,最兴盛时,全县有腊会23道,分布在城内各条街道和城外四关附近村庄。每道腊会由腊队、灯队、乐队三部分组成,每逢除夕之夜,一道道腊会,排成队,鼓乐喧天,游历各街,通宵达旦。 各道腊会一般都是天黑起会,队前一人鸣大锣开道,叫做头锣;后是鼓钹助阵,称为“闹年鼓”(现在一般都用大型拖拉机或汽车载大鼓,鼓架于车上)。鼓队之后是灯队。每道腊会都有两盏到四盏大红纱灯、象是火龙的眼睛,走在灯队最前面。随后三四十盏或更多的“门灯”(长方体的玻璃灯)象是龙头,分别由孩子们扛在肩上。再次便是各色样的“三角灯”、“扁圆灯”、“五角灯”、张嘴的“鲤鱼灯”、弓腰的“虾米灯”、“西瓜灯”等,多由12-16岁的孩子们用杆挑着或用手提着。每道腊会的尾灯几乎都是三角旗形的彩灯,很象是龙的尾巴。腊会所有的灯,大灯燃大蜡烛,小灯点小蜡烛,从天黑起会点燃,直到落会,支支蜡烛光亮不熄。乐队一般由十几天至二十几人组成,使用的乐器主要是大唢呐2至4支,配以挎鼓、小钹、小铛及二号锣等。吹奏的乐曲优美动听,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祝愿平安、家业兴旺的心情。 腊会有一定的组织,每道有会首。会首,俗名会头,是腊会主要组织者。一般都是自愿争当,争当的人多时,则抽签排队,轮流担任。从前各会头家门上都用黄纸写成迷信对联,横批“全神会”。现在改为在大门两旁各挂一支大红纱灯做标志。当会头并无油水可捞,从前争当是为了“修福、行好”,现在多为爱好者因求欢乐热闹而争当。其主要职责,一是保管会里的公共财物。二是组织主持本年腊会,如筹集资金,准备用品,购置公物,安排各项事宜及掌管与公布帐目等等。三是负责送会。从前送会一般不超过初十,均在上午进行,程序如同三十晚,沿城街游历一周后回到本街,在新会家门口停下,两会头移交手续,新会头备薄酒一桌,以示酬谢。近几年规定都在正月十五之夜送会,使这一天成为人们春节期间欢乐的顶峰。 腊会的参加者,最初以为求神、烧香就可免除灾难和贫穷,参加腊会是为了祈求自己所希望的一切。后来,腊会带来辞旧迎新的性质人们是为了娱乐而参加,乐队都是毫无分文报酬的,只是落后的,在会头家吃喝一顿而已;而那些扛灯笼的孩子们却是过年欢乐与好奇自愿参加的,但会里规定,到了夜里12点左右,由会里分给每人半斤点心,喝碗大米稀饭,落会时每人再分得一个壮工的工钱,以示酬劳。 以往腊会的经费来源,都是本街住户自愿布施的,或多或少,都不限不争,如不敷用时,由本街富户分摊,也有独自包拿的。腊会来往帐目都出榜公诸于众。近几年的经费,除大家自愿捐款外,不足之数由街(村)补贴。县文化馆每年都拿出一定数量的款拨给各腊会购置东西,各街专业户也都自愿捐助。 正定城内这种传统腊会为群众喜闻乐见。每年起会时,人们便闻声涌上街头,争相观看。送这道腊会走,又迎那道腊会来,人人精神抖擞,毫无倦意。有的老年爱好者,总是愿意抢过唢呐,跟着灯会吹行几道街;有的年轻人更要一直跟到落会,痛痛快快地敲一通大鼓方才尽兴而归。 正定腊会因战乱等原因,曾几度停止,但因其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最终相沿成俗,流传到今。近几年,规模更大,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