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释义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5年,是福建省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5.18万亩。保护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地理位置独特,加之受海洋性气候和复杂地形的影响,自然条件优越,物种非常丰富,迄今已发现9个植被类型51个群系92个群丛,其中珍稀濒危或特有植物物种115种,陆生脊椎动物400多种,是中国单位面积生物多样性程度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中文名称: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行政区类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所属地区:福建省德化县

面积:15.18万亩

气候条件: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

主要保护动物:黄腹角雉、云豹

景区简介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德化县赤水镇,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共有野生动植物600多种,占全省野生动植物资源的48%,是闽南地区最大、最完整的生态景区,是进行科普考察、动植物研究的好去处。

戴云山主峰1856米,是福建省境内的第二高峰,与台湾阿里山遥遥相望。数十座千米以上的山峰高逼云霄,绵延千里,横贯闽南,山峦叠翠,气势磅礴,是登山运动员们向往的理想之地。

保护区内古木参天,保持着原始森林的风貌。春天,百花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夏天,翠绿的阔叶树伴着轻柔的枝条,舞影婆娑,清凉的风使人心旷神怡;秋天,林木盛装迎宾,红树黄花,漫天轻扬,多情的风,使人乐而忘返;冬天,雪花飞舞,银装素裹,成了冰雪的世界。

由于生态资源保护良好,戴云山也成了动物的王国,区内飞禽走兽无数,猕猴、苏门羚、白鹭、山獐等野生动物,时常成群结队穿行于山林之中。推荐用名有“戴云叠翠”、“戴云浴日”。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还拥有6400公顷原生性黄山松群落,是目前中国大陆分布最南端、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天然更新状态最好的黄山松群落,对研究亚热带中山地区植被演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福建省中部德化县上涌、赤水、大铭、雷峰4个乡。生物地理分区属2.1.2和1(1)4A(2)。面积9730公顷。

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18°07’-118°11’,北纬25°37’-25°40’之间。

自然概况

保护区境内山峦起伏,山势防陡。戴云山主峰海拔1865米,是福建省第二高山,区内超过1000米的山岭有7座,形成中部高、四周低、高差1800米的深切山地。本区气候年均温17.8℃,大于等于10℃年积温3200一5200℃。年降水量1603毫米。日照日数195—240天,全年雾日达300天,相对湿度87%。土壤海拔800米以下山地多为红增,土层厚;800米以上多为红壤和黄壤;10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土。戴云山主峰是晋江和闽江文流尤溪、大梅溪,以及九龙江支流的发源地,也是晋江的天然屏障。

景区资源

水资源

保护区内溪流纵横,水源丰富,是晋江、闽江、九龙江等的发源地,是闽南的重要集水区和水源发源地。

植物资源

保护区维管束植物有145科303属580种。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既有中亚热带的椿树、 甜桔等,又有南亚热带的拉氏挎、罗浮拷、银栗、木荷等,说明本区处于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区内主要树种有黄山松、水松、黄檀及名贵药材和观赏植物全线莲、银线莲、百合、卷丹、七叶一枝花、瑞香、方竹及各种兰花、杜鹃花等。1000米以下有大片毛竹林,还有特产竹类如德化五山竹、长耳玉山竹。植物区系分区属 IE14。属国家保护植物的,二级的有鹅掌楸、福建柏、油杉、水松、杜仲,三级的有短华黄蓬等。其他裸于植物有三尖杉,百日青、红豆杉等。乡土树种有黄山松、戴云栋等。观赏树种有阔瓣白兰花、木兰、深山含笑、紫玉兰、四照花、复瓣杜鹃花等。

动物资源

保护区陆栖脊推动物有45科93种。动物地理分区为VI。属国家保护动物一级的有云豹等.二级的有琳猴、民羚、大灵猫、小灵猫、豹猫、水獭、穿山甲、白阴、雕类等。此外,有屑戴云山特有两栖动物就云揣蛙。其他还有祟安挨晦、球蜗等。

旅游资源

献云山群峰巍峨磅磅,奇石廾立,泉水思流,鸣殊溅玉,尤以云、雾而著称,云海终年不逝,随四季变幻无穷。攀登峰顶,俯视巨塑深谷,云飞雾绕;仰视峭壁幽奇,发发可危;远眺郁部葱葱的森林,掩映在薄雾之中。与戴云山主峰相对峙的九仙山,风景秀丽、文物荟萃,有灵筏奇花、永安翠竹等12处胜景。区内另一奇景是瑰丽多姿的杜鹃花,每年暮春4、5、6月、在连编起伏的深山、林中、涣畔或山深乎地,到处都是花期参差、花状各异、色彩纹纷的花海。

景区生态

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000多种,其中珍稀濒危或特有植物物种115种。陆生脊椎动物400多种,其中有云豹、黄腹角雉、蟒蛇等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白鹇、大灵猫、黑熊、企猫、苏门羚等36种。

云豹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云豹体长70~106厘米,尾长70~90厘米,肩高60~80厘米,体重雄性约23千克,雌性约16千克。 云豹有较短而粗的四肢,几乎与身体一样长而且很粗的尾巴。头部略圆,突出的口鼻,爪子非常大。体色金黄色,并覆盖有大块的深色云状斑纹,因此称作云豹。云豹口鼻部,眼睛周围,腹部为白色,黑斑覆盖头脸,两条泪槽穿过面颊。圆形的耳朵耳朵背面有黑色圆点。瞳孔极不平常,为长方形。它们的牙齿也与众不同,犬齿的长度比例在猫科动物中排名第一。犬齿与前臼齿之间的缝隙也较大,这样他们就更容易杀死较大的猎物。云豹犬齿锋利,与史前已灭绝的剑齿虎相似。尾毛与背部同色,尾端有数个不完整的黑环,端部黑色。

云豹的体格大小介于豹和较小型的猫科动物之间,从头部到臀部仅仅90多厘米,尾巴长75厘米左右;体重一般也只有20多公斤,最大的也不过30公斤。它的个儿比金钱豹和雪豹都要小。云豹全身淡灰褐色,身体两侧约有6个云状的暗色斑纹,这也是它之所以叫云豹的原因。云豹身体两侧的深色的云纹正是很好的伪装。因此,它们在丛林里生活,很不容易被人发现。平时云豹非常安静,即使当你从它们蜷伏的树枝下走过时,你也不知道你的头顶就有云豹。它们个子虽然短小,但却具有猛兽的凶残性格和矫健的身体。

黄腹角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全长约50(雌)~65(雄)厘米。雄鸟上体栗褐色,满布具黑缘的淡黄色圆斑。头顶黑色,具黑色与栗红色羽冠。飞羽黑褐带棕黄斑。下体几纯棕黄,因腹部羽毛呈皮黄色,故名“黄腹角雉”。脸部裸皮朱红色;有翠蓝色及朱红色组成的艳丽肉裙及翠蓝色肉角,于发情时向雌鸟展示。雌鸟通体大都棕褐色,密布黑、棕黄及白色细纹,上体散有黑斑,下体多有白斑。

蟒蛇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特征:蟒蛇的主要特征是体形粗大而长,是世界上最大的较原始的蛇类,具有腰带和后肢的痕迹。在雄蛇的肛门附近具有后肢退化的明显角质距,但雌蛇较为退化,很容易被忽略。另外,它有成对发达的肺,较高等的蛇类却只有1个或1个退化肺。蟒蛇的体表花纹非常美丽,对称排列成云豹状的大片花斑,斑边周围有黑色或白色斑点。体鳞光滑,背面呈浅黄、灰褐或棕褐色,体后部的斑块很不规则。蟒蛇头小呈黑色,眼背及眼下有一黑斑,喉下黄白色,腹鳞无明显分化。尾短而粗,具有很强的缠绕性和攻击性。

穿山甲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地栖性哺乳动物。体形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成体身长50~100厘

米,尾长10~30厘米。体重1.5~3公斤。不同个体的体重和身长差异极大。头呈圆锥状,眼小,吻尖。舌长,无齿。耳不发达。足具5趾,并有强爪;前足爪长,尤以中间第3爪特长,后足爪较短小。全身鳞甲如瓦状。自额顶部至背、四肢外侧、尾背腹面都有。鳞甲从背脊中央向两侧排列,呈纵列状。鳞片呈黑褐色。鳞有三种形状:背鳞成阔的菱形,鳞基有纵纹,边缘光滑。纵纹条数不一,随鳞片大小而定。腹侧、前肢近腹部内侧和后肢鳞片成盾状,中央有龙骨状突起,鳞基也有纵纹。尾侧鳞成折合状。鳞片之间杂有硬毛。两颊、眼、耳以及颈腹部、四肢外侧、尾基都生有长的白色和棕黄色稀疏的硬毛。绒毛极少。成体两相邻鳞片基部毛相合,似成束状。雌体有乳头2对。

白鹇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大型鸡类。雄鸟全长100~119厘米,雌鸟58~67厘米。白鹇雌雄异色。雄鸟头上的长冠和下体全部纯

辉蓝黑色,带金属光泽。脸部裸露皮肤呈红色。颈、背、翅均为白色带“V”形黑纹。中央尾羽为白色,两侧带黑纹。跗跖部为红色。雄鸟上体和两翅白色,密布黑纹。羽冠和下体都是灰蓝色。尾长,中央尾羽近纯白色,外侧尾羽具黑色波纹,大多数亚种的外侧尾羽亦白,染以黑纹。头的裸出部分和脚为赤红色;嘴浅绿色;眼棕褐色。雌鸟上体以及翅、尾等概橄榄棕色;下体灰褐沾棕,自下胸以次,各羽均具暗褐色细斑它在林中疾走时,从远处望去,很象披着白色长“斗蓬”,被风吹开露出灰蓝色的内衣。眼裸出部分赤红,脚亦红色,鲜艳显眼。雌鸟全身棕褐色,枕部具黑色羽冠,羽冠近黑色。

大灵猫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大灵猫的体形较大,身体细长,额部相对较宽,吻部略尖。体长65-85厘米,最长可达100厘米,尾长3

0-48厘米,体重6-11千克。体毛主要为灰黄褐色,头、额、唇呈灰白色,体侧分布着黑色斑点,背部的中央有一条竖立起来的黑色鬣毛,呈纵纹形直达尾巴的基部,两侧自背的中部起各有一条白色细纹。颈侧至前肩各有三条黑色横纹,其间夹有两条白色横纹,均呈波浪状。胸部和腹部为浅灰色。四肢较短,呈黑褐色。尾巴的长度超过体长的一半,基部有1个黄白色的环,其后为4条黑色的宽环和4条黄白色的狭环相间排列,末端为黑色,所以俗名“九节狸”。 大灵猫的雄兽在睾丸与阴茎之间,雌兽在肛门下面的会阴部附近都有一对发达的囊状芳香腺,雄兽开启的香囊呈梨形,囊内壁的前部有一条纵嵴,两侧有3-4条皱褶,后部每侧有两个又深又大的凹陷,内壁生有短的茸毛;雌兽开启的的香囊大多呈方形,内壁的正中仅有一条凹沟,两侧各有一条浅沟。香囊中缝的开口处能分泌出油液状的灵猫香,起着动物外激素的作用。其实这种分泌物十分恶臭,当发现敌害时,就将这种带有臭气的物质喷射出来迷惑对方,这个御敌的方法非常有效,往往可以使来犯者当即转身离去,自己则趁机逃到树上躲藏起来。灵猫香经过人工精炼、稀释后,可以制成具有奇异的香味的定香剂。

黑熊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黑熊也被人称之为月熊、喜马拉雅熊或藏熊,而在中国,它们也被称为狗熊、熊瞎子或狗驼子。黑熊的体型只能算中等,头至躯干约120-180cm高,母熊的体型比较小,可能只有公熊的一半。黑熊的体毛粗密,一般为黑色(也有棕色)。胸前有一块很明显的白色或黄白色的月牙形斑纹,因此也被人称为月熊(Moonbear)。不过这块斑纹的大小和形状在不同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可能只是一条挺细的线,有的则是好大一块三角斑。黑熊的头部又宽又圆,顶着两只圆圆的大耳朵,形状颇似米老鼠。它们的眼睛比较小,但有彩色视觉,这样它们就能分辨出水果和坚果的不同了。黑熊的口鼻又窄又长,呈淡棕色,下巴则呈白色。黑熊的毛虽不太长,头部两侧却长有长长的鬃毛,让它们的大脸更加宽大。黑熊以4只脚掌着地行走,属跖行类动物。它们的四肢粗壮有力,脚掌硕大,尤其是前掌。脚掌上生有五个长着尖利爪钩的脚趾,但它们的爪钩不能收回。另外,和其他熊科动物一样,它们的尾巴也很短。

苏门羚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为中型兽类,体重约100-120kg,体长140-170cm,肩高85-95cm,尾长9-11cm。头部似羊也似牛,但头面部略短,耳宽大;颈背具长角,角微向后曲、圆形,角基部具有轮状横纹,角尖光滑而尖锐,雄兽角较大。身体大部棕黑,背脊有黑色条纹。体毛较粗硬,毛色较深,以黑为主,杂有灰褐色毛。四肢长,略带红棕色。从头部形状可与近缘种相分开。足蹄短钝结实。粪便呈散堆状,每次排10粒。

景区管理

保护区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批准建立的,并列为省重点保护区。

定界与划区

以戴云山土蜂为中心,共大峰北侧,植物自然垂直带谱较明显,生态系统保留较完整,划为核 L区,而极力304S公顷,占全区面积的312%,土岭南侧划为试验区,面积5362公顷,占全区的55.2%,作为林业科研活动等基地;主峰西侧,连同九仙山在内的1322公顷划为游览区,占全区的13.6%。

机构与编制

保护区管理机构设立了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属晋江地区林业局和德化县人民政府领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22: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