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赵县“狮子会”
释义

简介

赵县的“狮子会”、“战鼓”、“背灯胯鼓”、“竹马”、“高跷秧歌”、“螺戏蚌”、“太平车”、“拉碌碡”、“背哥”、“桶官”、“二鬼摔跤”、“旱船”、“舞龙”等民间花会在冀中一带是名声远扬的,其中以“狮子会”的影响为最大。

分类

赵县的“狮子会”分“文狮”和“武狮”两道会。“武狮”是依靠器械所做的一系列惊险的高台动作,这些器械有:高桌(一米多高方桌,可叠置十余层)、梅花桩(五根倒立着的木桩)、三条脚(三根倒立着的木桩),条几面、条几腿、圆球(十径一米多的木球)、板凳。“武狮”就是在这些生活器具上翻上、翻下、托举、转弯,做各种甩、卧、跳跃、窜蹦的高难动作。“武狮”需要表演者有很好的力量和稳定性,基本功要扎实、过硬,耍头和耍尾的两个演员,要求配合默契、准确,以伴奏中的大锣叫齐,要求跳得高,落得轻,站得稳,托得住,不能有一点粗心大意。

“文狮”主要是通过各种神态、动作刻划狮子的性格,表现其喜、怒、哀、乐,所以不依靠器械或道具。其中有驯狮中的扑、咬、抢球、扑球,也有描会睡狮的呼气、挠痒、弯腰、打舒展、抖毛、舔毛、咬腿、嬉戏等。“文狮”以神气为其特点,要求动作模仿逼真,危险性虽小,但技巧要求很严格。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文狮”的难度似乎比“武狮”的难度更大一些。

赵县的一些农民舞狮队把“武狮”与“文狮”的两种表现手法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既表现出狮子的威武凶猛、暴躁易怒的性格,又刻划出它活泼可爱、顽皮而又温顺的神态,它的一举一动都为观众所喜闻乐见,这可能就是民间花会的艺术魅力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