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綦毋
释义

人物简介

张綦毋原名元器,字大可,号潜斋,浙江省平阳县昆阳镇人,张南英次子,家住平阳城西莲池巷。公元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岁贡生。他工诗,乾隆(唐玄宗年号,1736—1795)时温州地区诗人无能望其项背。稍后平阳诗人苏椿有题项维仁先生(今温州市鹿城区人)遗稿的诗:“郑公三绝擅高名,一代华才举室清。堪叹瓯东三万户,潜哉之后独先生。”后自注说张潜哉先生讳綦毋。潜哉即潜斋。春秋时晋国有人名綦毋张,这样好像有孙悟空和悟空孙的味道。唐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有位诗人姓綦毋,名潜,“善写方外之情”,后归隐,而元器的名和号都是来自这里。

张綦毋作品集有《船屯渔唱》,其笺释本是由平阳书法家鲍竹君题书名,署名鲍潜,他曾在县城西门外的白莲堂里建观斗楼,戊社同人经常在那里进行诗钟的活动。近现代平阳诗坛有“南孩北珍”之誉,其中“南孩”是指南港灵溪的诗人陈天孩,他也有个“潜庐”的名称。大家似乎都对“沉潜往复,从容含玩”的“潜”字特感兴趣,都崇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

《船屯渔唱》的书名仿佛脱胎于南宋乡贤林景熙的《白石樵唱》。一渔一樵,“渔樵”就是归隐的意思,“二唱”遥相呼应,各擅胜场,隐逸风流,可见张綦毋的抱负。

文学成就

张綦毋诗作以《船屯渔唱》中收集的百余首竹枝体诗行世。他从小在父亲张南英的影响下,好古博览,所作古近体诗,格调清新不同俗流,以气魄见胜,落落自豪。有“时瓯中作者,莫与比肩”之说。

据张綦毋传记中的记述来看,张綦毋曾习举业于杭州敷文书院。但每次参加考试都被判为下等。于是他取所谓的“佳卷”加以阅读后才明白其中奥秘。再次应试时便跃居榜首。令人意外的是,面对黄榜题名,他却急着整理自己的行装准备返乡。他称,“再留数月吾文益下矣”。

一生无意仕途的张綦毋,晚年生活更是贫困。寓情于诗酒的他,也并不珍惜自己的诗作,所写千余诗而散佚居多。他见父亲纂修县志时有遗轶,于是就网罗故籍、遗闻、乡俗、谣谚,录为韵语以供后人辑补。他在《船屯渔唱》的小序中称:“《志》创于元初,后代有增修,其佚乃时时见于他说。泛览之暇,并及谣俗所传、缀为韵语一百首。敢附采风之作,聊备榜人之歌云尔。”

他的诗表现平阳当地的乡土风情、历史佚事、山水名胜等。内容涉及当年平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具有一定的史料学价值,于是这些诗就有了“诗体的地方志”之称。后人不难从中了解有关平阳地貌沧海桑田的巨变、平阳历史的演变更替、平阳乡风民俗的发展变化等信息。

“横阳两屿夹晴川,故老相传泊万船;不信蓬莱有清浅,眼观沧海变桑田”——从这首诗里,读者仿佛可以看到了当年门泊万船的横屿船屯的繁华。“万船”一词不但是当年泊船盛景的写照,也是如今“万全”这一地名的源头所在。

“带水东流绕县门,市桥回合抗云分,长街白石通西郭,隐隐溪山入远村”一诗所描述的景致,让读者感受了往日老县城流水潺潺的江南水乡模样和县城西郭长长石径上的静谧与深幽。

主要作品

七绝

其一:横阳两屿夹睛川,故老相传泊万船,不信蓬莱有清浅,眼观沧海变桑田。

其二:屹立两山像斗牛,山泉两道夹城流。后生嗤点流传误,见说清官不久留。

其三:谢公遗迹想追攀,何处堪乘兴往还?桅子花开楼石渡,甘蕉林满赤岩山。

其四:霜后园丁剪摘鲜,橘枝才唱已装船。谁知包贡宣和日,一颗真柑直二千。

其五:芳塌穿心各擅场,泥山别有荔枝香。一丸绉縠含霜雾,风味何殊十八娘。

其六:南戒曾传雁荡分,峰名百二势参云。精蓝十八无寻处,双屐何时毕旧闻。

其七:仙坛寺下水潺潺,黄叶疏林向夕曛。杯酒欲谈王道父,后山何处是荒坟?

其八:带水东流绕县门,市桥回合抗云分,长街白石通西郭,隐隐溪山入远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5 2: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