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善铭 |
释义 | 人物简介张善铭(1900~1928年),大埔县西河镇黄砂村人。民国7年(1918)18岁时,他考进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读书。此时,正值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我国传播,他与阮啸仙等同学积极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投身反帝、反军阀的斗争。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爆发,他发动“甲工”同学响应。民国10年(1921)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广东支部早期党员之一。 生平经历民国11年(1922)3月14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正式成立。随后,团广东区委也正式成立,他是领导成员。次年6月17日,广州成立“广东新学生社”,他任社主任。不满一年,省内大部分城镇以及香港等地都建起了分社,社员从最初的118人发展到五、六千人。他们积极配合各地工农运动,成为一支革命新军。 民国13年(1924)下半年,张善铭受中共广东区委推荐,由中共中央派遣,往苏联东方大学学习。次年6月初,由苏联返广东担任广东区团委书记。第二次东征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奉命讨伐南路叛逆邓本殷,他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政治部主任。南伐结束后,他因日夜操劳,患肺病甚重,不能工作,中共广东区委让其暂时离开军队,到广州休养治疗。8月下旬,他病体稍好,即奉命到海陆丰,协助彭湃领导的中共海陆丰地委工作。不久,他出任海陆丰地委书记。他带病坚持领导革命斗争外,还在海丰县城举办多期党员骨干训练班,为海陆丰地区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 民国16年(1927)“四·一二”事变后,广州、汕头共产党人多被屠杀。4月20日,海丰县城成立中共东江特委,张善铭任特委书记。在彭湃领导下,与特委成员一起策划了东江地委武装起义,建立海陆丰工农民主政权。起义失败后,他将起义部队转移到海(丰)、陆(丰)、惠(阳)、紫(金)四县边界,创立东江农村根据地。8月,中共广东省委在香港成立,张善铭被选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兼东江特派员,并参加了12月11日广州起义。年底,省委书记张大雷牺牲后,张善铭代理省委书记。民国17年(1928)1月,省委根据南昌起义后朱德所率起义军二十五师已转战粤北的情况,决定张善铭赴北江恢复特委,兼任书记,发动群众暴动,援助朱德部队。后来省委鉴于张善铭对海陆丰地区情况较为熟悉,决定复派其为东江特派员,往海陆丰再次组织暴动(时间定于5月3日),恢复海陆丰苏维埃政权。于是,他自香港乘船到海丰。第二天拂晓,不幸为当地民团抓获,在汕尾被国民党杀害。时年28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