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戴公庙 |
释义 | 戴公庙位于望城县星城镇七峰村。1997年县政府以望政199751号文上报市政府,省宗教局以湘宗复1998 1号批复将戴公庙作为宗教活动场所予以保留。 始建缘由戴公庙始建于唐朝,据清同治十年《长沙县志》载记,迄今约1300余年历史。相传戴公三圣(戴宗德、戴宗仁、戴宗义三兄弟)均武艺起群,有将帅之才,见义勇为,先后七次受皇封(故该村名为七峰村)。 曾于严寒风雨中两次在洞庭湖临资口下水救船,搭救55人;还擅长医道,施财舍药、普济众生,做了无量功德,被当地乡民歌颂,后得道成真,尊称为戴公三真人,于是“乡人感思立祠祀焉”,于七封山中修建戴公庙。该庙原有戏台、正殿、附属殿宇及配房,规模宏大,近似东乡陶公庙。戴公庙弃于土改,毁于文革,后逐步恢复至现规模,世称老戴公庙。 发展历史戴公庙虽历经沧桑,几经沉浮,但戴公三圣,深得人们敬仰、崇拜,即使在文革期间,该庙已铲为平地,香火也从未断过。该庙快复后,更是香烟燎绕,特别是戴公生日前后,整整一个月时间,不分白昼、不管风雨、不论老幼,香客自四面八方,人挨人,车接车,络绎不绝地汇聚戴公庙,每天游人信士万人以上,其影响远播三湘大地。戴公三真人百年之后,葬于星城镇桑梓村马栏港,世称戴公陵园,现称戴公老庙,用以区别老戴公庙。 传说长沙市河西八家寨有一座戴公庙,相传是明代八家寨的百姓为纪念南宋3位遇害的草药医生而建的。 南宋时,有3个草药医生从宝庆(今邵阳)沙子坪接龙桥来到长沙河西马栏港开堂行医。他们都姓戴,是亲兄弟,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心地善良,收费低廉,因而,深受百姓欢迎和爱戴。百姓敬称他们兄弟三人为大圣、二圣和三圣。 这个地方原有个巫师,叫王道中,常用法术给人治病,但收费高,又见效不大,戴氏兄弟的到来,自然影响了他的生意。因此,他怀恨在心,寻了一个机会,将戴氏兄弟害死了。马栏港的百姓十分悲痛,将他们安葬在七峰山上,并为他们立了碑。碑上标刻着戴大圣、戴二圣和戴三圣的字样。后来,又为他们建了庙,将他们生前所用的药方做成药签,供奉在庙,并以每年的八月初一至八月十五为戴公庙会日。相传从那以后,人们生了病,只要来庙拜过戴氏三圣,求得一药签,再到药铺按方捡药,煎水服下,病就好了。年深日久,这种灵验越传越神,老百姓就把戴氏三圣视为戴公菩萨,日夜为他们焚香燃烛,顶礼膜拜。到今天,人们只知戴公菩萨,却很少有人知道戴公菩萨原来是几位草药医生。 戴公菩萨在长沙地区小有名气,位于望城县星城镇内的戴公庙,香火特别旺盛。随着长沙河西主动脉———金星大道即将铺成通车,坐落在七封村境内的老戴公庙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