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格心 |
释义 | 简介张格心,916年11月生,江苏省睢宁县李集镇人。原名张纯家。1938年2月参加革命,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简历早年经历十多岁时,在私塾即已读完“四书”“五经”,能够背诵许多旧体诗文,有比较深厚的古汉语基础。稍长,自学了小学课程,直接报考初中,但由于没有小学文凭,临报名时,只得向一位名叫张格心的同乡借用文凭,即以张格心的名字报名,最后以考试成绩优异为江苏省宿迁中学所录取。从此便易名为张格心。初中毕业后回到故乡,担任了李集镇小学教员。1936年夏,为了进一步开阔自己的视野,探求救国的真理,决定放弃教职,再求深造,考入江苏省立徐州中学高中部(徐州市第一中学)。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38年春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们到达山西临汾,先进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学习。不久转道北上,2月到达革命圣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为第四期学员。后任中共山东分局党校教员、指导员,鲁中区党委党校教育科科长,鲁中区党委宣传部教育科科长,巡视团主任,鲁中区党委民运部部长(中共鲁中五地委民运部部长),中共鲁中淄博特委宣传部部长,中共沂南、泰安县委书记。1949年随军南下入闽,同年9月9日至1950年4月任中共福建省晋江县委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福建省建阳地委宣传部部长,中共福建省建阳地委副书记,中共福建省建阳地委书记。1955年起,先后担任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福建省文教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副省长,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1972年3月至1974年8月兼任原福建农林大学筹备领导小组组长,1974年8月至1975年5月兼任原福建农林大学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8年7月20日至1986年7月任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简称省社联)主任。1979年2月至1981年12月兼任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校长。1979年11月至1995年5月任福建省红十字会第三届、第四届会长。1983年6月25日兼任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85年7月至199 0年10月任中共福建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曾任福建教育画院董事长,福建省计划生育协会首任会长。是中共十二大代表。1989年3月22日逝世。 生平事迹格心离我们而去,到今年3月22日已经整整一周年了。早想从他家乡的角度写篇纪念性的文章,但一直没有动笔。他一生写过不少文章,但却没有为自己写过一篇传记。我们曾希冀从他遗留下来的日记、文稿中寻找有关他早期革命生涯的记录,但是却失望了。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不愿过多地谈论自己;更不愿标榜自己,他心胸里装的是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最近我特地去他的家乡——江苏省睢宁县李集镇调查了解了他早年生活、学习及传播革命思想等情况,深有感触。特草此文,以寄怀念。 江苏省睢宁县李集镇位于苏皖两省、泗(泗县)、灵(灵璧县)、睢(睢宁)三县交汇处,因位处交通要道,故商业比较发达,早有“小南京”之称。这个苏北小镇,虽谈不上人杰地灵,但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它却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儿女。这些人中后来有的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也有成为党和政府的高级干部。张格心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格心原名张纯家,1916年11月诞生于李集镇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张重甫是晚清秀才,一生以设馆授徒为业,在当地很有声望。由于子女多,靠微薄的束修只能勉强维持家计,张格心在兄弟中排行第三,自幼与兄长一道接受严格的启蒙教育,十多岁时,在私塾即已读完“四书”“五经”,能够背诵许多旧体诗文,有比较深厚的古汉语基础。稍长,他自学了小学课程,直接报考初中,但由于他没有小学文凭,临报名时,只得向一位名叫张格心的同乡借用文凭,即以张格心的名字报名,最后以考试成绩优异为江苏省宿迁中学所录取。从此,他便易名为张格心。 张格心在宿迁中学读书期间,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继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三省以后,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又悍然进攻上海。当时驻沪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的将士给予坚决抵抗,举国人心为之振奋。在这外侮凭凌,国难当头时刻,张格心和许多爱国师生一样,走上街头参加抗日救亡行列,声援十九路军。深入城乡,宣传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这一时期,张格心成了爱国学生中的活跃分子。在宿迁县教育界举办的抗日演讲比赛中,他的演讲受到好评,荣获刻有“救国之精”字样的银盾奖。(这面银盾解放后尚保存在他的旧居中,可惜在十年动乱中亡佚了。) 三年的初中教育,在他接近的进步师友中初步接受了革命思想,开始了解到在世界上有一个由列宁缔造的,废除了人剥削人的制度,由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中国也有一个类似于苏俄布尔什维克那样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他们也正在为消灭封建的剥削制度,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制度而奋斗不息。 初中毕业后,张格心回到故乡,担任了李集镇小学教员。当时的李集镇被国民党基层政权机构树立为“模范镇”,实际上社会风气闭塞,封建落后思想仍严重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受害最深的是广大妇女。她们幼小时即受缠足之苦,成年后还要遭束胸之害;平时不准抛头露面,更谈不上进学堂读书识字。面对种种封建陋习对妇女的摧残,张格心决心要革除这些封建陋习,决定先从张氏家族中姊妹做起。他鼓励她们抵制缠足和束胸,并分别找长辈讲道理,痛陈此种陋习贻害之大。他说:“缠足束胸实为对身体的一大摧残。束胸不仅限制肺活量而且直接影响哺育后代。把天足人为地裹束成畸型小脚,与跛子何异?何以劳动?何以走路?”在他们说服和鼓励下,张氏姊妹中有的主动放足,有的断然拒绝缠足。他还积极鼓励女孩子读书识字,求知明理。在他的启发下,他的两个堂妹和另外一些女孩子先后进入学堂读书。两个堂妹都先后参加了革命。她们后来深有感触地说:“如果当时没有三哥的鼓励和帮助,使我们免受缠足之苦,获得读书机会,我们也就不可能参加革命。” 张格心为人耿直倔强,嫉恶如仇,青年时敢于打抱不平。一次,他从学校回家,路上看到一个警察正在打骂一个年轻人。他立即上前劝阻,原来是那个年轻人骑自行车不慎碰着了这个警察,道了歉后警察仍蛮横地打骂不休。张格心气愤地指责警察说:“你身为警察,理应知法,怎能如此无理骂人、扣人?”警察恼羞成怒,要把张格心揪到乡公所去。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张格心给了他狠狠两个耳光,结果惹下了麻烦。第二天乡公所传令他前去向警察道歉。张格心气愤地说:“需要道歉的是那位无理扣人、打人的警察,我无歉可道!”拒而不往。后来还是由一位年长的族人出面调解,才算了结此事。 在李集小学任教期间,张格心周围已聚集了一批有志青年,他们关心国内外形势,经常聚会,谈论俄国革命,抗日前途,中国未来等等,表现了青年关心社会的热忱。 1936年夏,为了进一步开阔自己的视野,探求救国的真理,张格心决定放弃教职,再求深造,考入江苏省立徐州中学高中部(徐州市第一中学)。由于其父衰病辍教,家庭经济拮据,无力交付学费,只得向族长求援。最后族长从宗祠祭祖费中拿出一些钱替他代缴了学费,他才得以赴徐州就读。在徐州中学,他进一步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教育,萌发了投身革命的念头。不久“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相继侵占德州、平定、绥远、上海、太原等地。张格心感到这是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准备辍学从军,奔赴抗日前线。 1938年春,他返回家乡,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父母。躺在病榻上的老父理解儿子的心情,他含着眼泪说:“国无宁日,家也不得安宁,你从军抗日的路是对的。你去吧!不要记挂家里。”这位身历了两个朝代,饱经风霜的老人没有料到,这一次与儿子的暂别竟成永诀。几天后,张格心与六、七位青年一道告别家乡,踏上了西行之路。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们到达山西临汾,先进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学习。不久他们转道北上,到达革命圣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为第四期学员,从此正式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自1938年张格心离开家乡,一别十年。1948年,随解放大军南下时,他才得匆匆重返故乡一次。这一阶段,他在鲁南已分别担任了沂南、泰安县委书记等职。在这十年中,他的家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他的直接影响下,他的弟弟、二个堂妹及他的侄儿也都相继参加了革命。他的一个年仅14岁的侄女为党的地下工作者传递情报,不幸被捕,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十年中,他那年逾花甲的双亲忍受着各种反动的政治迫害,他们为有献身于革命的儿子而骄傲;也希望能在迟暮之年,见到他外出多年的儿子一面。但遗憾的是,就在张格心重返故乡的前一个月,他的父亲因病不起,离开了人间。这一次张格心在家乡只停留了不到三天,然后又随大军南下,直奔八闽。这一去,又历经三十七个寒暑。三十七年中,他从闽南调至闽北,又从闽北调至福州,从县委书记、地委书记而省委宣传部长直至副省长,革命的担子越来越重。他的足迹几乎遍及闽省各县,他把自己的光和热全都无私地奉献给福建人民。这三十七年中,他多次途经离家乡不远的徐州去北京开会,但他始终以公务为重,没有返乡探望一次。他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对他青少年时代生活过的故土乡情,时萦怀念。在他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字里行间常常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直到1986年秋,当他得知自己已身患绝症后。才决定利用到北京看病的机会,顺道返回老家,看望家乡父老。这一次他重返阔别三十七年的故乡,心情格外的激动。他逐一拜访了昔日的同学、朋友;参观了他昔日执教过的小学。对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表现出由衷的高兴。临别时,这位献身革命近半个世纪的老人两眼饱含泪花,告别了家乡的亲人,告别了生他育他的这块江淮故土。走了,终于再也没有回来……。他在临终前的日子里,还不时记挂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在不能进食的情况下,还想吃一碗家乡的莱粥。他深深眷恋着他的故乡——那个苏北不太出名的小镇。 作为张格心同志的一个亲人(编者按:本文作者是张格心的外甥),当他逝世周年之际,我写了此文,主要是寄托我对逝者的无尽哀思;也寄托我对他一生忠诚于革命事业的崇敬和对他正直、诚挚、笃厚的为人的仰慕。 (作者:杨绪敏 单位:江苏省徐州师范学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