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阿斗 |
释义 | 张阿斗 张阿斗(1898—1976) 沛县人。徐州渔鼓名演员。又名张玉林,绰号“张侉头”。家境贫寒。14岁逃荒到沛县马桥村破庙里,跟庙里的张姓老道人学唱渔鼓。他夜晚学唱,白天就能到周围村庄去“唱门”。20岁又拜著名艺人班本西为师,正式从艺。张阿斗的母亲王氏,曾是当地有名的民歌手、故事手。她能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随时随地编成合辙押韵的小段演唱,生动活泼,生活情趣浓厚。群众夸她“见啥会编啥”。张阿斗自幼受到熏陶,养成了自编自演的习惯。他把乡邻们的各种故事编成段子后,拿起渔鼓就唱。这些段子中的人和事都是村里发生的,听众就是当事人,所以大伙听了感到格外亲切、有趣味。抗日战争期间,张阿斗参加抗日游击队,经常深入沛城、龙固、鹿楼、敬安等日伪据点,以演唱渔鼓为掩护,搜集敌伪情报。1938年冬,八路军正规部队一一五师六八五团挺进到微山湖西,改称苏鲁豫支队,深入该地坚持地方斗争,张阿斗也为这支部队提供情报、转移伤员等。之后,他又把自己的长子张福银送去当兵,后来在单县龙王庙战斗中牺牲。张阿斗除了以演唱渔鼓作掩护为抗日武装提供情报外,还编演大量的以宣传抗战为内容的唱段,如歌颂军民团结战斗痛打日伪军的《鹿楼大捷》、《罗庵子战斗》和斥责沛县汉奸大队长韩继尧的《认贼作父》等。他外出演唱的传统书目有《包公案》、《说岳全传》、《金钱记》等。他说书不“死口”,即兴发挥时往往增添很多内容,别的艺人一部书能说唱一个月,他一个半月也说不完,在沛县享有“第一单条鼓”(即渔鼓)之誉。教授的徒弟有李教晴、王福银、魏加升、胡世忠、陈宝亮、郝允衡等,在当地均有一定影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