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嘀珑
释义

乐器概述

大嘀珑,布依族单簧气鸣乐器。“大嘀珑”为布依语音译,“大嘀”为唢呐,“珑”是竹子 ,汉译为用竹子制作的小唢呐。流行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古羊、代化、睦化、芦山和安顺地区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等地。

形制结构

结构较简单,由管身和簧管两部分组成。管身竹制,多采用比铅笔稍粗、管体顺直的紫竹或 水竹制作,去掉两端竹节,磨平端口。管长25厘米左右,外径0.8厘米~1厘米,内 径0. 6厘米~0.7厘米,管身上开有八个(前七后一)圆形按音孔,正面七孔的孔距相同,背孔(第七孔 )对应正面第六、八两孔之间,按音孔可用粗铁丝烧红后烫出。簧管用一段稍细的水竹管制 作,两端通透,长5厘米,外径与管身内径相同,先将管壁一侧削薄,用锋利小刀镂刻出一 片长方形簧舌,然后将其插入管身上端管口中。

演奏方法

演奏时,管身竖持,右手在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按一至四孔,左手在上,无 名指、中指、食指分别按五、六、八孔,拇指按背孔,口含簧管吹气鼓簧发音。筒音为g 的,可发出由g—a1九个音。音色明亮而丰满,有着较强的穿透力。可用于独奏、合奏 或伴奏。深受布依族人民的喜爱,是老少皆吹的乐器,常常用以吹奏自娱。

现存状况

在布依村寨,逢年过节、亲友聚会、赶场行路或林中捕雀等场合,都会听到悠扬的大嘀珑的乐声。老人们则喜欢在春节或正月里吹奏,悠闲地抒发一年来的欢乐。大嘀珑的乐曲丰富,多来源于民间的山歌、小调。1984年,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举办的首届《好花红》音乐节上,长顺县文化馆的陈文兴(布依族),使民间吹奏乐器大嘀珑第一次出现在音乐舞 台上,他演奏了自己创作的独奏曲《山寨客来》,曲调优美动听,富有浓厚的地方风味。

“大嘀珑”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3次
最近更新:2009-12-30
创建者:uuwor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0: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