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赠瓮山无方上人二首 |
释义 | 作品原文(一)山裹都城北,僧居御苑西。① 雨晴千嶂碧,云起万松低。② 天乐飘还细,宫莎剪欲齐。③ 菜人驱豆马,历历俯长堤。④ (二)一见空尘俗,相思已十年。⑤ 补衣仍带绽,闲话亦深禅。⑥ 烟雨江南梦,荒寒蓟北田。⑦ 闲来浇菜圃,日日引山泉。⑧ 注释译文①译——瓮山位于都城的北面,和尚住在御苑西面。释——山:瓮山。在京北偏西。御苑:乾隆时名清漪园,清末始扩建为颐和园。瓮山在它的西边。 ②译——雨过天晴,群山一片碧绿,白云泛起,显得山中的松树都低了。 ③译——(在山上听到)宫中的音乐缥缥缈缈地传来,(看到)御苑中的草坪经修剪后显得齐齐整整。天乐、宫莎:均指御苑中物。天乐:皇家所演奏的音乐。宫莎:宫中的草坪。莎(suō):草名。 ④译——从山上远远望去,农夫骑着如芥豆的马,还能够清清楚楚地俯视长堤。豆马:从远处望去,马小如芥豆。荆浩《画山水赋》:“丈山尺树,寸马豆人。”历历:分明的样子。 ⑤译——当年与您一见就消除了世间的俗事,到现在已经相距十年了。作者三十二岁初会无方于江西庐山,至赠此诗已逾十年。 ⑥译——衣服经补过仍然带有补丁,无方闲谈时也带有禅意。两句写无方衣着俭朴,首先甚高。 ⑦译——忆昔江南烟雨中相会的情景已渺茫如梦,如今我们在荒僻寒远的蓟北种作。释——江南:指庐山。据《怀无方上人》诗:“伊昔茅棚晒秋药,我混屠沽君种作。”则作者再遇无方之时,无方正从事采药、种作,故云。蓟北:古蓟地在今北京市西南,这里指燕京。 ⑧译——这两句是说:每天引来山泉,闲来就浇灌菜园。 作者简介郑板桥(1693~1765),即郑燮(xiè),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擅画竹、兰、石。又工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楷。他的诗、书、画,人称为“三绝”。生平狂放不羁,多愤世嫉俗的言论与行动,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