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曾熙行书题跋 |
释义 | 【名称】曾熙行书题跋 【类别】中国书法 【年代】现代 【作者】曾熙 【简介】 书于1926年,凡 10行,计112字,纵37厘米。 清末以降,在包世臣、康有为等人的极力鼓吹下,碑派书风成为书坛的主流。由于一些书家本身已具有深厚的帖学积累,遂成就了一批碑帖兼容的书家,曾熙就是其中不容忽略的一位。 于书法学习上,曾熙无疑是一位用功者,举凡魏晋六朝碑版、汉代的摩崖石刻,无不心摹手追。他的书法特色正从这种广泛的涉猎中得来。与他齐名的李瑞清称其为“今之蔡中郎”,并进一步解释说:“魏晋以来,能传中郎之绝学者,惟髯公一人。”—代碑草大家沈曾植则称其书“沟通南北,融合方圆”。而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称其书曰:“由圆笔以下穷南碑,故其行楷各体皆逸,体峻者见骨气,体逸者见性情,所谓阴阳刚柔各有其妙者见。“以上诸家的评述未免多有溢美之词,然亦可窥其书艺水准之一斑。 曾熙此件行书题跋(为其逝世前4年所书,可谓人书俱老矣。此作运笔平实,不疾不徐,柔和温婉,融入很多《张黑女》笔意,从头至尾未有半点懈怠,显现出其深厚的书学底蕴,无一丝当时常见的霸悍与做作之气。 作为一位以鬻书为生的书家,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想在艺术上有太多的独特创举,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时的大众难以接受。所以曾熙的创作多以应用为主,以期迎合当时民众的需求。那种为养家糊口所累的生活,使其在书法创作中缺少了一种大气磅礴、横扫千军的气概。曾熙当时的鬻书之地上海,乃是一派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大都市,清代的一些遗老显贵多聚居于此,他们大多不喜险怪之书,故而曾熙的创作只能固守平正规整一路。同样作为清末“遗民”的曾熙,其书法受应试的“馆阁体”影响至深,无论如何雅化,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程式化,从而使其书的内蕴、趣味稍有损殆,这在其楷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此件行书题跋与其楷书相较,艺术水准当略胜一筹,一些字的草化处理,于整体的行气上更显通畅、连贯,一改其书用笔、结字、用’墨、章法的干篇一律之弊,而是方圆结合、刚柔相济、虚实相映、妙于变通,殊为难得!若严格说来,其诗文著述水平当较其书法要高。 曾熙(1861-1930),湖南衡阳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缉,号俟园,晚年自号农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土,官兵部主事兼提学使及弼德院顾问,先后主讲衡阳石鼓书院、汉寿龙池书院,任湖南教育会长。工诗文,擅书画。书法自称南宗,与李瑞清的北宗颉颃,世有“北李南曾”之说。1915年始于上海鬻字。其书得力于《夏承碑》、《华山碑》、《张黑女》等,以汉隶圆笔为本,下穷魏晋,沟通南帖北碑,融合方圆,遂成就宽博纵逸的风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