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曾汉才 |
释义 | 基本信息姓名: 曾汉才 任教专业: 工学-能源动力类 在职情况: 在职 性 别: 男 所在院系: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个人简介曾汉才:男,汉族,1935年11月出生,上海市人,中共党员。现任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制造系。同年9月来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动力工程系任教;1979年5月转入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洁净煤燃烧及其污染物治理、锅炉大型化关键技术。 国家""六五""期间,主要承担国家""六五""重点攻关项目--燃用劣质煤钝体燃烧器的研制、开发与工业应用。作为主要承担者之一,进行实验室试验并重点在广西合山电厂等全国著名劣质煤电厂推广应用。早在1985年在国内《热力发电》杂志上著文提出煤的高效低污染燃烧的研究方向,并率先在低NOx燃烧及钙基脱硫剂脱硫方面开展研究,主持并承担了关于降低NOx的电力部""七五""重点科研项目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并在300MW大型机组上进行低NOx燃烧改造,取得高效低NOx的双重效益。1993年在国内率先比较系统的开展煤燃烧中痕量重金属的释放、迁徙、分布与排放控制的研究,承担相应的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及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包括目前国家正在进行的脱硫脱硝除汞一体化研究。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结合电力生产科研项目,在国内较早地在混煤燃烧、炉内结渣腐蚀、机组调峰、W型火焰炉以及炉膛出口热偏差等问题上取得显著研究成果,为不少电站机组的安全、可靠及经济运行作出了贡献。 指导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40多名以及历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教学方面为本科生主讲《锅炉设备》、《电厂金属材料》和《锅炉燃烧理论》为研究生主讲《燃烧理论》和《燃烧与污染》等课程。 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数十篇论文获奖或被SCI、EI等收录)。 获奖获得的主要奖项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十多项。 获得的荣誉称号有:""八五""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校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等称号。编著(或合编)了《燃烧技术》、《燃烧与污染》等四部著作。 重要的学术兼职:湖北省电机工程学会锅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环保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环保工业协会锅炉消烟除尘委员会委员等职。 著作代表性著作: 《燃烧技术》、《燃烧与污染》 代表性论文: 大型锅炉水冷壁的高温腐蚀故障分析 专业(网站用): 所教课程: 《燃烧理论》和《燃烧与污染》 研究方向: 洁净煤燃烧及其污染物治理、锅炉大型化关键技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