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寨自然村
释义
1 云南省平村彝族傣族乡大寨自然村

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云南省平村大寨自然村隶属平村彝族傣族乡平村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平村彝族傣族乡北边,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平村彝族傣族乡政府3.4公里。国土面积15.45平方公里,海拔1,080米,年平均气温19℃,年降水量1,2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等农作物。

自然资源

据资料显示,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096.52亩(其中:田385.26亩,地2,711.26亩),人均耕地6.96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拥有林地19,305.94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4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8亩,主要种植芒果等经济林果;草地18亩;荒山荒地480亩,其他面积280亩。

人口卫生

据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101户乡村人口443人,其中男性222人,女性221人。其中农业人口443人,劳动力325人。该村以傣族为主(是傣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傣族200人,彝族87人。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20人,参合率94.81%;享受低保42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该村的村卫生室就在寨子中间,距离镇卫生院3公里。该村建有公厕2个,建有(1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差,人畜混居的农户50户,占农户总数的 11.29%。

农村经济

2008年该村经济总收入146.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8.70万元;畜牧业收入13.20万元,占总收入的79.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40头,肉牛10头);林业收入10.00万元,占总收入的7.33%;第二、三产业收入4.50万元;工资性收入1.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19.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4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9人,在省内务工14人,到省外务工5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71户通自来水,有30户饮用井水,有3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29.7%)。有101户通电,有10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0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为硬化的水泥硬板路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4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6辆,摩托车37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5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59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59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6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之一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4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文化教育

据资料显示,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平村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平村。该村小学就在寨子中间,距离中学4.5公里。2008年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28人,其中小学生84人,中学生44人。

基层组织

据资料显示,2008年末,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13人,党员中男党员10人,女党员3人。该村有团员10人。

发展重点

据资料显示,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交通闭塞,村、组道路路面较差,晴通雨阻;产业单一;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业基础设施滞后,村寨卫生状况差,人畜混居还普遍存在。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按照全乡发展规划,抓牢甘蔗产业,发展膏桐、茶叶等后续产业,提升传统养殖业;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加大对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培训,激发群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动性,推进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班茅村大寨自然村

村情概况

大寨自然村隶属于联珠镇班茅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联珠镇西边,距离班茅村委会0.00 公里,距离 镇9.00公里,是班茅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2.00平方公里,海拔1,300.00米,年平均气温21.60 ℃,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适宜种植茶叶等农作物。有耕地291.00亩,其中人均耕地0.92亩;有林地1,645.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3户,有乡村人口315人,其中农业人口315人,劳动力20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4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5.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50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91.00亩(其中:田76.00亩,地215.00亩),人均耕地0.92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1,645.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4.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8亩,主要种植柿子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80.00亩,其中养殖面积1.00亩;荒山荒地400.00亩,其他面积584.00亩。有石场等资源。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 ,无路灯。全村有5户通自来水,有4户饮用井水,有6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93.15%)。有73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93.1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户(分别占总数的50.68%和40.10%)。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柏油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0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 4辆,摩托车19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户;建有小水窖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76.00亩,有效灌溉率为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76.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4 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5.8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7.8万元,占总收入的39%;畜牧业收入21.3万元,占总收入的4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00头,肉牛10头);渔业收入0.01万元,占总收入的0.02 %;林业收入1.3万元,占总收入的3 %;第二、三产业收入5.4万元,占总收入的12%;工资性收入0.2万元,占总收入的0.4%。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元,农民收入以种养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5人(占劳动力的7.94%),在省内务工22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无文化室,人畜饮水困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蔬菜种植业,发展劳务经济。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马路村大寨自然村

村情概况

大寨自然村隶属于联珠镇马路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 镇北边,距离村委会7.00 公里,距离镇50.00公里。国土面积1.80平方公里,海拔1,980.00米,年平均气温16.30 ℃,年降水量1,23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206.00亩,其中人均耕地1.80亩;有林地2,488.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6户,有乡村人口114人,其中农业人口114人,劳动力6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2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82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话,无路灯。全村有27户通自来水,有35户饮用井水,有27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27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5.2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户(分别占总数的 14.8%和14.8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8.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5.0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2辆,摩托车6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7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0.00亩,有效灌溉率为2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9 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9年全村销售总收入14.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0%。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蜂蜜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养殖业及茶叶产业。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基础设施差,无文化活动室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种植茶叶

2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幸福镇大寨自然村

村情概况

大寨自然村隶属于云县幸福镇邦信村委会,属于山区。距村委会0.5 公里,距离镇57公里,国土面积3.51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13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339.54亩,其中人均耕地1.44亩;有林地1544.46亩。全村有农户57户,有乡村人口240人,其中农业人口240人,劳动力10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0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10.00元。该自然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植业为主。

基础设施

该自然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五通。全村有30户通自来水,有15户饮用井水,有4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77.6%)。有5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5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92.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户(分别占总数的19%和6.8%)。

该自然村到镇道路为土路;距离最近的车站57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5里。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34.50亩,有效灌溉率为 39.5%,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7.3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7 亩。

该自然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6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自然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3.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1.00万元,占总收入的46.3%;畜牧业收入28.00万元,占总收入的27.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69头,肉羊71头);林业收入4.00万元,占总收入的12.4%;第二、三产业收入5.00万元,占总收入的5.5%;工资性收入4.00万元,占总收入的7.2%。农民人均纯收入271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3人,在省内务工5人,在省外务工18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10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2.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8.5%。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茶叶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泡核桃、竹子产业。拥有企业0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0个;专业合作组织1个,其中,已登记注册1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24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28户,共乡村人口565人,其中男性300人,女性265人。其中农业人口565人,劳动力276人。该村以佤族为主,其中佤族565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人,占人口总数的%(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65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100%;享受低保117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乡卫生院17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建有1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否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126户,占农户总数的98.4%。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翁丁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勐角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00公里,距离中学17.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96 人,其中小学生73人,中学生23人。

该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图书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1个, 年被 评为“ ”等等。(适当增加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情况)。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6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753.6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0元(人均0元),一事一议筹劳150个(劳均1个)。年末集体总收入13.9万元,有固定资产7.82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1.18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22人,党员中男党员21人,女党员1人。该村党小组 年被评为 先进基层党小组; 年被评为 先进集体等等。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设在本村或是设在村委会),团员30人。

该村团支部 年被评为 先进团支部; 年被评为 先进集体等等。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还存在道路水方便、厕所及饮水问题,有待解决。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大力种植核桃、竹子产业,发展出栏猪800头,牛200头,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96人,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1820元增加到2093元。

3 云南省临沧市忙糯乡大寨自然村

村情概况

大寨自然村隶属于忙糯乡南亢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忙糯乡东边,距离南亢村委会0.05 公里,距离忙糯乡政府所在地43.00公里。国土面积4.83平方公里,海拔1,350.00米,年平均气温22.00℃,年降水量1,400.00毫米,适宜种植甘蔗、核桃等农作物。有耕地492.00亩,其中人均耕地1.70亩;有林地1,750.00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2户,有乡村人口292人,其中农业人口292人,劳动力19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98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3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没有通自来水,有6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62户通电,有5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0.64%和80.6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5户(分别占总数的72.58%和24.19%)。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沙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8.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0.05公里。全村共拥有农用运输车3辆,摩托车10辆。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54.00亩,有效灌溉率为 31.3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3.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9 亩。

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2.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8.94万元,占总收入的74.45%;畜牧业收入6.05万元,占总收入的11.5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63头,肉牛2头);林业收入1.18万元,占总收入的2.25%;第二、三产业收入1.26万元,占总收入的2.4%;工资性收入4.86万元,占总收入的9.29%。农民人均纯收入123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8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8人(占劳动力的6.23%),在省内务工13人,到省外务工5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62户,共乡村人口292人,其中男性154人,女性138人。其中农业人口292人,劳动力198人。全村都是汉族。

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25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43.25%;享受低保8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 距离乡卫生院43公里。该村人畜混居的农户62户,占农户总数的100%。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南亢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忙糯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30公里,距离中学41.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5 人,其中小学生40人,中学生25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着该村的农产品的流通,导致经济发展缓慢。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结合本村实际,在抓好甘蔗产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核桃、茶叶产业的种植。

4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岩帅镇大寨自然村

村情概况

大寨村隶属于岩帅镇 贺科村委会,属于 山区。位于岩帅镇北边,距离村委会0.20 公里,距离镇51.00公里是贺科 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1.94平方公里,海拔1,300.00米,年平均气温24.00 ℃,年降水量1,350.00毫米,适宜种植甘蔗等农作物。有耕地1,712.30亩,其中人均耕地2.40亩;有林地1,196.80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70户,有乡村人口637人,其中农业人口637人,劳动力25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57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2.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135 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712.30亩(其中:田162.00亩,地1,550.30亩),人均耕地2.40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196.8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57.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39亩,主要种植甘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0.00亩,其中养殖面积0.00亩;草地0.00亩;荒山荒地0.00亩,其他面积0.0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70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有17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 %)。有170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0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0 %和62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5户(分别占总数的 17 %和 8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 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30.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0.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1辆,拖拉机8辆,摩托车16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62亩,有效灌溉率为 62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 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9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2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2.9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5.78万元,占总收入的 62 %;畜牧业收入11.37万元,占总收入的 15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45头,肉牛98头,肉羊0头);渔业收入0.00万元,占总收入的 0 %;林业收入8.28万元,占总收入的 11 %;第二、三产业收入3.20万元,占总收入的4 %;工资性收入17万元,占总收入的 23 %。农民人均纯收入1135.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7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5人(占劳动力的 5 %),在省内务工25人,到省外务工10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8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56.2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77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甘蔗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甘蔗、紫胶产业。拥有企业0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0个;专业合作组织0 个,其中,已登记注册0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0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70户,共乡村人口637人,其中男性435人,女性202人。其中农业人口637人,劳动力257人。该村以 佤族为主,其中族637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人,占人口总数的0%(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524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 100 %;享受低保204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2公里,距离镇卫生院51公里。该村建有公厕4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0户,占农户总数的0 %。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贺科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团结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20公里,距离中学31.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8人,其中小学生53人,中学生15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7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712.3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7890.00元(人均5.00元),一事一议筹劳4510个(劳均7个)。年末集体总收入1.7万元,有固定资产3.41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1.58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公告、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30人,党员中男党员26 人,女党员4人。 有团员80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条件较差。 2.人畜饮水还处于困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解决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2.解决人畜饮水,争取80%农户通自来水。

3.发展甘蔗、核桃、紫胶、等产业

5 云南临沧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大寨自然村

村情概况

大寨村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芒洪拉祜族布朗族乡科且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芒洪乡南边,距离乡8公里,是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7.81平方公里,海拔1750米,年平均气温25 ℃,年降水量1660毫米,适宜种植核桃、甘蔗等农作物。有耕地2160亩,其中人均耕地3.7亩;有林地1804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28户,有乡村人口586人,其中农业人口586人,劳动力39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84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5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粮食、甘蔗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160亩(其中:田386亩,地1774亩),人均耕地3.7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拥有林地1804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669亩,人均经济林果地2.86亩,主要种植核桃/甘蔗等经济林果;有土地资源。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128户通自来水 。有12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62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8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8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3辆。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6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55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8万元,占总收入的39.2%;畜牧业收入17万元,占总收入的10.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8头);林业收入11万元,占总收入的6.8%;第二、三产业收入21万元,占总收入的14%;工资性收入26万元,占总收入的6.5%。农民人均纯收入2555元,农民收入以粮食、甘蔗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4人,到省外务工35人、省内9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0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52%。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甘蔗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28户,共乡村人口586人,其中男性306人,女性280人。其中农业人口586人,劳动力394人。该村以布朗族族为主,其中布朗族567人,汉族19人,傣族2人。

到2009年底,全村农村合作医疗486人,参合率83.2%;享受低保88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1公里,距离镇卫生院8公里。该村建有公厕2个。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科且完小完小,中学生就读到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公里,距离中学8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22人,其中小学生89人,中学生33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9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2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722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有固定资产9.52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尚未成立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31人,党员中男党员27人,女党员4人。有团员13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基础设施薄弱,道路通车情况差,水利化程度低,教育、卫生投入严重不足。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稳定粮食产量,提高茶叶、核桃种植水平,加大水、电、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6 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大寨自然村

村情概况

大寨村隶属于 岩帅镇中贺勐村委会,属于 山区。位于岩帅 镇 东边,距离 中贺勐 村委会0.40 公里,距离 岩帅 镇20.00公里。国土面积1.67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20.00 ℃,年降水量22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878.00亩,其中人均耕地3.82亩;有林地625.00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00户,有乡村人口482人,其中农业人口482人,劳动力26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48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5.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155.00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878.00亩(其中:田445.00亩,地1,433.00亩),人均耕地3.82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625.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25.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27亩,主要种植甘蔗等经济林果。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目前,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0户通自来水,有20户饮用井水,有10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 100%)。有100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8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0 %和 8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户(分别占总数的15 %和 5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 土 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0.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0.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14辆,摩托车0辆。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45.00亩,有效灌溉率为 13%,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45.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0 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7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5.8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5.58万元,占总收入的 53 %;畜牧业收入8.07万元,占总收入的 6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头,肉牛6头,肉羊0头);林业收入0.43万元,占总收入的6 %;第二、三产业收入5.00万元,占总收入的 %;工资性收入1.60万元,占总收入的 2.4 %。农民人均纯收入2155.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6人(占劳动力的 6.4 %),在省内务工0人,到省外务工16人。

特色产业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878.00亩(其中:田445.00亩,地1,433.00亩),人均耕地3.82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625.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25.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27亩,主要种植甘蔗等经济林果。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00户,共乡村人口482人,其中男性295人,女性187人。其中农业人口482人,劳动力265人。该村以 佤 族为主,其中佤族261人,拉祜族221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98人,参合率 81 %;享受低保10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4公里,距离镇卫生院20公里。该村建有公厕3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村内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20户,占农户总数的 20 %。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上永和完小,中学生就读到永和中学。距离中学13.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3人,其中小学生28人,中学生5人。

该村建有图书室1个。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878.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6,874.00元(人均14.00元),一事一议筹劳3250个(劳均13个)。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9人,党员中男党员8 人,女党员1人。该村有团员9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多数群众还很困难,经济基础较薄弱。2、人蓄饮水需解决,干季饮水困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1、需要发展茶叶、核桃、白木瓜等。2、大力发展养殖业。如:牛、猪、鸡等。

7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大寨自然村

大寨自然村隶属于博尚镇勐托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位于镇边,距离村委会1.00 公里,距离 镇北12.00公里。国土面积5.15平方公里,海拔1,750.00米,年平均气温26.00 ℃,年降水量1,600.0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油菜农作物。

村情概况

大寨自然村有耕地959.00亩,其中人均耕地1.10亩;有林地6,763.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25户,有乡村人口878人,其中农业人口878人,劳动力51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95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1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4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959.00亩(其中:田857.00亩,地102.00亩),人均耕地1.10亩,主要种植油菜、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6,763.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141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30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50亩,其中养殖面积1.5亩;有煤、硅藻土等资源。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没有路灯。全村有235户通自来水,有225户通电,有228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28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2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97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部分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拖拉机 15辆,摩托车3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4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5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959.00亩,有效灌溉率为100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82.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6 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8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13.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95.4万元;畜牧业收入44.6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50头,肉牛6头,肉羊8头);林业收入2.50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70.4万元;工资性收入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4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3人(占劳动力的 1.49 %),在省内务工2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油菜、烤烟,主要销售往本县。该村目前正在发展核桃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烤烟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235户,共乡村人口881人,其中男性443人,女性438人。其中农业人口878人,劳动力514人。该村以傣族族为主,其中族傣族518人,其他少数民族89人。

到2009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875人,参合率99.6%;享受低保27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6公里,距离镇卫生院0公里。该村建有公厕2个。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勐托中心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勐托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40公里,距离中学0.6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80 人,其中小学生98人,中学生82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小组道路、烟水、烟路等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稳固提升油菜和烤烟产业,着力抓好畜牧养殖业、核桃产业;成立产业协会,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经济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修缮道路、进一步修建好烟水烟路工程,使所有进村入户路全部硬化,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以上数据均截止到2009年底)

8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仁和镇大寨自然村

村情概况

大寨自然村 村隶属于 仁和镇 镇 仁和村委会 行政村,属于 山区(坝区、山区或半山区)。位于仁和 镇东边,距离仁和村委会2 公里,距离仁和镇2公里。国土面积0.30平方公里,海拔1,550.00米,年平均气温17.00 ℃,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适宜种植核桃等农作物。有耕地191.00亩,其中人均耕地0.96亩;有林地258.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5户,有乡村人口199人,其中农业人口199人,劳动力12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6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7.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220.00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畜牧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91.00亩(其中:田40.00亩,地151.00亩),人均耕地0.96亩,主要种植包谷、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258.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0亩,主要种植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0.00亩,其中养殖面积0.00亩;草地0.00亩;荒山荒地0.00亩,其他面积0.00亩。有无等资源。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通、通 (或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无)路灯。全村有45户通自来水,有2户饮用井水,有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 %)。有45户通电,有3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 %和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5户(分别占总数的 %和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 路(或不通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柏油路路面(水泥路、柏油路、弹石路或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2.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 0辆,摩托车8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0.00亩,有效灌溉率为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 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 之一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5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7.7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7.90万元,占总收入的26%;畜牧业收入27.90万元,占总收入的4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4头,肉牛60头,肉羊0头);渔业收入0.00万元,占总收入的 %;林业收入2.00万元,占总收入的3%;第二、三产业收入19.90万元,占总收入的30 %;工资性收入6.00万元,占总收入的 %。农民人均纯收入2,220.00元,农民收入以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2人,在省内务工17人,到省外务工5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畜牧业(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主要销售往本县(县内、省内、省外、国外)。2008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7.9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1%。该村目前正在发展水稻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杂交红薯产业。拥有企业0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0个;专业合作组织0 个,其中,已登记注册0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0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45户,共乡村人口199人,其中男性101人,女性98人。其中农业人口199人,劳动力123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人,占人口总数的%(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75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88%;享受低保0人(人员名单附后)。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镇卫生院2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仁和村小学完小,中学生就读到仁和镇中心学校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公里,距离中学2公里。

村务公开

该村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重大项目建设、低保人员名单、村干部报酬。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3人,党员中男党员3 人。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基础设施落后,劳动者科技素质低。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建设新农村。

9 临翔区凤翔街道办事处昔本村委会大寨自然村

村情概况

大寨子村隶属于凤翔街道办事处昔本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位于凤翔街道南边,是昔本村委会所在地,距离凤翔街道10公里。国土面积12.68平方公里,海拔1650米,年平均气温16.20 ℃,年降水量14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1893亩,其中人均耕地0.8亩;有林地11525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27户,有乡村人口2348人,全部为农业人口,劳动力115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250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7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893亩(其中:水田1242亩,旱地651亩),人均耕地0.8亩,主要种植水稻、包谷、玉米、蔬菜等作物;拥有林地1152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473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9亩,主要种植核桃、茶叶等;水面面积60亩,其中养殖面积4亩;其他面积5536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469户通自来水,有48户饮用井水。有517户通电,有26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1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50.68%、98.6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5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50户(分别占总数的61.7%和6267.7%)。

该村到凤翔街道的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水泥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0.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4辆,拖拉机21辆,摩托车4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2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16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242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7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4 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0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8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72.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84.33万元,占总收入的32.77%;畜牧业收入290万元,占总收入的24.7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000头,肉牛15头,肉羊19头、鸡3000只);渔业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0.1%;林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 0.78 %;第二、三产业收入140万元,占总收入的13.67%;工资性收入74万元,占总收入的7.23%。农民人均纯收入286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7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167人(占劳动力的14.4%),在省内务工150人,到省外务工17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咸菜加工业,主要销售往本市。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84.3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2.77%。该村目前正在发展核桃、茶叶、咸菜加工等特色产业。

昔本咸菜:咸菜是昔本民间的传统产业,以其味道鲜美、色泽诱人而享誉临沧。过去,这里的农家每年都要腌制三、五坛,以腌萝卜、腌豆腐更具特色,但很少上市出售。八十年代以后,昔本咸菜在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农户把它作为一种产业来开发,开办了咸菜厂。昔本780多户农户,有500多户以制作咸菜为产业,县城集市的昔本咸菜随处可见,并远销思茅、版纳、昆明等地。2005年,昔本成立了咸菜加工协会,注册了“满坛红”商标,昔本咸菜成功地打进了临沧市各大小超市。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527户,乡村人口2348人,其中男性1213人,女性1135人。其中农业人口2348人,劳动力1159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拉祜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拉祜族35人,彝族13人。

到2009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554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街道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1公里,距离街道卫生院0.1公里。该村建有公厕2个。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昔本小学,中学生就读到新村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1公里,距离中学1.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00人,其中小学生221人,中学生79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9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50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945.023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3个,党员总数46人,党员中男党员37人,女党员9人,团员20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