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江汉运河 |
释义 | 简介江汉运河,又称扬水、子胥渎,楚庄王(前613~前591)时,激沮水作渠,引江水循入古汉水支流扬水,东北流至今湖北潜江西北注入汉水,沟通江汉。楚灵王(前540~前529)时,又自章华台(今湖北监利北)开渎北通扬水以利漕运。楚昭王(前515~前489)时,伍子胥率吴师伐楚,疏浚此运道以入,故称“子胥渎”。这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运河。 由来湖北河流众多,水系庞大,但由于水系之间有分水岭相隔,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湖北很早就开挖了运河。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最早开挖的人工运河是春秋时期(公元前6世纪初)陈国和蔡国在淮水的两条支流——沙水与汝水之间开出的一条“沟通陈蔡”的运河。但由于这条运河较小,且不久即被荒废,因而在历史上亦无痕迹可寻觅。而大约在稍后的时间,楚国也在江汉平原上开凿了一条从都城郢(今湖北荆州)到汉水沙洋一带的水道,这是目前有记载的中国最早的运河工程。 在春秋时期,史称“云梦通渠”关于“云梦通渠”开凿的时间和线路,史书上并无明确记载,但从《史记·河渠书》载有“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邗沟江淮之间,……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结合谭其骧在《黄河与运河的变迁》中考证:“西方一渠当为杨水,是沟通长江与汉水的一条人工运河。工程的关键是在郢都附近,拦截沮水与漳水作大泽,泽水南通大江,东北循杨水达汉水,所经过的地方正是当时所谓云梦泽,约当在今荆州沙市到荆门沙洋一带。这条运河是在公元前六世纪初楚相孙叔敖主持下,广大劳动人民开凿的。”可知运河开凿于公元前601年前后,其目的是为了弥补通江达汉杨水河的不足。 在西晋太康年间,史称“杨夏水道”据《晋书·杜预传》载:“旧水道唯沔汉达江陵千数百里,北无通路......预乃开杨口,起夏水达巴陵千余里”可知,杜预开凿杨夏水道的目的,仍然是为了解决江汉水之间的南北水上交通直达。杜预所开“杨口”,应为今沙洋一带。杨口开通后,成为晋时南北运输的咽喉要道。此外杨夏水道还有修凿的记载。一次在晋元帝时(317-323年),“王处仲(王敦)为荆州刺史,凿漕河通江汉南北埭(《舆地纪胜》)。一次是“宋元嘉中(424-453年),通路白湖,下注杨水,以广运漕(《水经注》)。”表明杨夏水道直至南北朝时期仍是荆州重要的水上通道。 在北宋时期,史称“荆襄漕河”宋政府曾两次组织开凿荆襄、襄汉漕河。一为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太宗采纳程能建议开凿了一条河南南阳至叶县百余里长的襄汉漕渠。但因不久山洪暴发,将石堰及部分渠道冲毁,使工程半途而废。第二次在端拱元年(988年),工程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沿第一次开凿的路线沟通汉水与汝水的水上通路,另一部分是开凿自荆州入汉水的江汉漕河。关于荆襄漕河的线路,据考证北宋时期的荆襄漕河大体上自荆门西南至荆州城,经沙洋、潜江狮子口(今潜江泽口一带)入汉江。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两次开凿均未成功通航,成为当时的一个“半拉子”工程,加之后来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运河不久便遭废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