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泽乡
释义

大泽乡,历史地名,其位置在今安徽省宿州市南蕲县镇的小刘村。秦朝末年陈胜﹑吴广于此地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简介

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东南西寺坡镇的刘村。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于此。秦末第一次农民起义旧址,在今安徽省宿州市东南20km处,隶属宿州市埇桥区西寺坡镇。70年代末~80年代初,原西寺坡公社曾易名为大泽乡,后因乡改区,取消大泽乡设西寺坡区。因现在行政区划上已无“大泽乡”一名,所以,一般意义上,大泽乡实指原起义旧址——陈胜吴广“为坛而盟”的“涉故台”,台呈覆斗型,上有古井一口,前有古柘树一棵,尚存石碑数块。台前建有大理石雕塑,台东南建有“鸿鹄苑”(纪念馆)。

大泽乡起义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7月,在蕲县大泽乡爆发了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是这次农民起义的领袖。 据《史记》记载,当时秦朝廷征发900名戍边民工到渔阳(今北京密云),因连日大雨,道路毁坏,停留在蕲县大泽乡,已经无法按时到达目的地。按秦朝法律,“失期,法皆斩”,于是作为“屯长”的陈胜、吴广合谋起义。起义成功后,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成为秦末推翻秦朝统治的首义。

这次起义史称“揭竿而起”,又称“大泽乡起义”,也称“陈胜吴广起义”。

《史记》之《陈涉世家》记载了这次起义的经过。

历史演变

秦朝大泽乡归属蕲县。蕲县建制保存了1500年左右,至元代废止,并入宿州。蕲县、大泽乡都已成为历史地名。

蕲县,战国时期楚国的名邑,秦代置蕲县,汉代王莽改称蕲城县,后常称蕲城,南朝曾设谯郡、北谯郡、蕲城郡等。隋代开皇三年,废郡,仍为蕲县。唐代元和年间,改属新置的宿州。元代至元二年(公元1266年),废蕲县并入宿州。 蕲县故城位于宿州市区南22公里蕲县镇浍河北岸。

在蕲县长达1500年历史中,县邑驻地为土城。今遗址上宽15米,下宽25米,高8米,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45公里,周长6公里,面积2.18平方公里。现城墙北段、西段保存较好,东墙残存,南墙沿浍河北堤而筑4门,遗址尚存。

蕲县已改建为蕲县镇。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旧址,又名涉故台,在镇东刘村集南1.5公里的枝疃沟西岸。

现遗址呈覆斗形,高4.5米,东西长67.6米,南北宽65.5米,台上原有庙宇已毁,现存明清碑记4块。现已于台前新树黑色大理石陈胜、吴广起义雕像。

参考资料

《史记》之《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 《新华网安徽频道》之《大泽乡起义》

乘车路线

1、津浦(京广)铁路宿州站—向东南15km—>西寺坡镇—向南5km—>涉故台(大泽乡)2、宿州市—向南20km—>祁(蕲)县镇—向东折北5km—>涉故台(大泽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2: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