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袁新立 |
释义 | 人物简历袁新立,男,汉族,1949年11月25日出生,河北定州人,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 1969年12月,入伍炮连战士、团政治处新闻报道组文书 1979年2月,团政治处宣传股长 1989年,转业到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任宣教室副主任 1992年,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任宣教室主任 1996年1月,中国老龄协会宣传部主任 1998年8月,中国老龄协会协会副会长 1999年10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联络组组长、中国老龄协会协会副会长 2001年9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协会副会长 2002年4月, 联合国第二次世界老龄大会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 2005年12月,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第三届理事会法人代表、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2005年10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协会副会长、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2007年12月,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2008年11月—2010年1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党委副书记、巡视员 现任职: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法人代表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理事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理事 人物覆历打小立志要当兵 定州,位于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缘,河北省中部偏西。 定州,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国都,也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 1949年11月25日,定州一户袁姓人家生下一男孩,因距宣告新中国成立不到两月,于是家人给这个男孩取了一个意喻新中国成立的响亮名字:新立。 回顾自己的大半生,一向低调的袁新立说自己的经历很简单,一辈子就干了两件事:前20年当兵,后20年从事老龄事业。 当兵前,毕业于中等农业技术专科学校的袁新立在大队担任记工员,当时中专毕业的他在当地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文化人了,刷个标语、写个对联什么的大家都找他,有活动的时候,他还会写个戏,编个三句半、顺口溜什么的。 因为有文化,他曾被推荐到公社农机站当令人羡慕的拖拉机手,也曾被选送到乡里培训做同样令人羡慕的赤脚医生。但出人意料的是袁新立放弃了这两个许多人求之不得,足以改变自己命运的人生机会,继续坚持留在大队当记工员。 为什么?因为他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当兵! 袁新立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从她祖母开始就在为革命做工作。当年祖母坐在地道口上纺棉花掩护藏在地道里的游击队员躲过日伪军的搜捕,觉得可疑的日伪军扭着祖母的胳膊询问游击队的下落,她始终说不知道。她掩护过很多革命同志,其中包括后来的张家口地委书记、航天工业部研究院的党委书记…… 祖母还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送进了革命队伍——袁新立的大伯、父亲和叔叔。 由于叛徒告密,涿州定北县委的干部被日伪军包围,大伯带着警卫排的战士保护县委干部突围,成功突围后发现还有一个干部在包围圈没出来,于是再度前去救援,那个干部最后被成功救出,但伯父和警卫排的战士们却在那一战中全部牺牲。 袁新立的父亲是一个老游击队员,当年跟随聂荣臻打游击。由于没有文化,建国后父亲留在当地做了治保委员,侦破了不少疑案、难案,确保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 袁新立的叔叔建国后一直在机械工业部位于郑州的一个下属研究所担任领导,后来随研究所搬迁进京。 袁新立说,小时候就听叔叔说:部队是个大熔炉,特别锻炼人,年轻人都应该到部队锻炼、锻炼。 一是家庭的革命传统,二是叔叔的这番话,让袁新立很早就萌发了要当兵的强烈愿望。 军旅生涯屡立功 1969年12月9日,刚过20岁生日不久,袁新立终于如愿以偿的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袁新立还记得当初大队用一辆马车把同村的三个新兵拉到县武装部报道,然后坐上一辆闷罐子运兵车走了一天到郑州兵站,稍事休息,又翻山越岭把他们送到部队所在地——大峪沟,驻扎在一个废弃的矿场。 两个月的新兵营生活极其艰苦,训练强度非常大,因为分在了炮连,负重拉练是每天的必修课,背着炮弹拉练是常事,所背炮弹要么是57无后坐力炮的,要么是82迫击炮的。 正是部队这种艰苦的作战训练培养了袁新立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砺了他钢铁般的意志。 2个月零16天,因为有文化,袁新立被调到了团政治处新闻报道组。又因工作成绩突出,所写报道不断见报,在机关兵下基层连队实习的四个月期间表现出色,得到嘉奖,当兵不到一年,袁新立就入了党,不久又获得了一个改变他人生命运的重要机会——被保送到郑州大学中文系学习,成为了一名工农兵大学生。 两年的大学生活,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系统的提升了他的业务技能,还为他未来的事业发展铺平了道路——大学毕业回部队不到两个月就提干了。 1979年2月17日早晨6:30,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到3月11日撤军,袁新立所在部队全程参战。 时任团政治处宣传股长(正营级)的袁新立带着报务员深入前线报道,当时许多一线的最新战报都是由他起草报务员用电报发回后方,当时很多媒体的最新战况新闻都是源自他的电报稿。 后来他写的介绍战斗英雄丁华国的报告文学《闪闪的红星》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他写的介绍另一个战斗英雄的新闻报道《爆破英雄马国民》上了解放军报的头版。他们团有五个战斗英雄,其中四个是他报道出来的。 正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不惧生死的在一线冒着炮火采写新闻,袁新立得到军委的嘉奖,荣立了个人三等功。 除此之外,他还因工作突出多次得到部队的嘉奖。 袁新立的仕途也因此一帆风顺,30岁出头,就成为了年轻的副团级干部。 1984年,军方抽调了八名作风顽强、思想过硬,经过战争磨砺的优秀军人进京,组建一个秘密的研究所,袁新立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到1988年专业,袁新立当了将近20年的兵 服务老年开新篇 1988年,袁新立转业到了全国老龄委从事老龄工作,直到2010年退休,这一干就是22年。 袁新立先后担任了老龄委宣教室副主任、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兼纪委书记、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巡视员,是历经了王照华、张文范、李宝库、李本公、陈传书五任老龄委主任的元老。 陈如刚:在老龄委这20年,您认为自己做的最有价值的工作有哪些?还有什么 未了的心愿吗? 袁新立:十多年前当老龄委宣教室主任期间,我认为自己做的最有价值的一件 事就是扶植了两家企业,让老百姓直接受益,一家是做保健品的圣安百草公司、一家是山西的一个药厂。这两家企业目前都发展的很好,他们的产品让很多老百姓受益了。 在担任中国老龄协会领导期间,我起草了三份重要的文件: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年13号) 2、《老龄事业发展规划》(1993-2000年) 3、《关于加强老龄服务业的意见》(2005年国务院转发10部委文件) 这三份文件不仅让老龄工作真正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并直接推动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 正是在这些文件精神的推动下,催生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自挂帅当主任、国务院各部委领导出任副主任,并直属国务院的高规格老龄机构——“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诞生。 我国老龄问题被政府提到了从所未有的高度,真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特别是2005年《关于加强老龄服务业的意见》出台后,各级政府部门依据文件精神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惠老政策,如各地民政与老龄部门纷纷出台了凭老龄证免费乘车、免费进公园,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和政府买单的家政服务等惠老政策,国家财政列支了3.9个亿解决了农村老人的养老保险问题…… 陈如刚:您从事老龄工作这么多年,您怎么看待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袁新立:非常严峻,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陈如刚:在您看来主要问题有哪些? 袁新立: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养老保障问题,一个是医疗保障问 题,还有一个就是服务问题。 我国的为老服务业大大滞后于制度保障,全社会对为老服务尚未达成 共识,我们的服务不发达,主要体现在服务意识不足,产品单一,目前为 老服务仅局限在家政服务,我国失能、半失能的老人3000多万,需要介护 的老人990万,养老床位不过270万张,按4%保障性的养老入住都很困难。 陈如刚:那您认为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袁新立:第一,党和政府要大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第二,出 台切实可行的为老服务政策措施;第三,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使全 国人民的道德水准,尊老敬老的意识提高一步,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的居家 养老模式,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 陈如刚:您认为我国的老龄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 袁新立:虽然我们出台了老年法,但那只是一个大原则,但可操作性不强,我 们还应该完善一些操作性强的细则,才能真正利用法律来维护老年人的权 益;另外一个问题是体制问题,老龄委虽然是由28个部委组成,但却是一 个议事协调机构、办事机构,没有行政职能,各种政策执行起来力度不 够,资源也不够,这也是我国老龄事业发展一直比较滞后的一个重要原 因。 陈如刚:您后悔过后半辈子从事老龄工作吗? 袁新立:我从来没后悔过,我常对年轻人讲老年工作“没职没权没利益,做一 点事,就是善事。” 老龄工作不用在刀尖上跳舞,踏踏实实做点工作,心安理得。 踏实、务实、扎实 袁新立退休前就担任中国老龄大学协会的法人代表,退休后又担任了老年大学协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那么他是怎么看待老年大学和老年教育的呢? 袁新立说老年大学是党和政府联系老年人的一个平台。老年大学让老人有事可做,满足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让习惯了有组织的老年人,重新把自己融入了集体,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正因如此,老年大学学员没有闹事的,也没有练法轮功的。 我国的老年大学是非营利性的机构,目前基本上是政府和各单位老干局出资兴办,政府给了很多补贴。 袁新立希望党和政府能够加大对老年大学和老年教育的投入,让更多的老人有机会参加老年大学。因为老年大学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老年和谐社会也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人生“三实” 问及梦想,袁新立说自己年轻的时候看了不少书,所以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曾有过当作家的梦想,他为此努力过,还写过一个电影剧本。 袁新立说一个人的想法会随着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的增加不断的调整和改变,转业到全国老龄委工作后,他就放弃了他一生中唯一有过的作家梦。 在梦想与现实的碰撞中,袁新立选择了现实而不是曾经的梦想。 袁新立如是说:我从来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没有理想。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但我不会脱离现实,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三个多小时的专访,加上二十年交往,我给予了袁新立“三实”的人生评价: 踏实——做人踏实; 务实——做事务实; 扎实——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很扎扎实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