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元人江天楼阁轴
释义

基本资料

【名称】元人江天楼阁轴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元代

【作者】佚名

【规格】该幅83.7x40公分;全幅60.4公分

【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品简介

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下册,页1153

故宫书画录(卷五),第三册,页255

故宫书画图录,第五册,页163-164

主题与关键字:江河、湖海、台阁、水榭、帆船、官员(臣)、高士(士人、隐士)、侍从(侍女、童仆)、家俱(屏风)、文玩(琴棋书画)。

作品赏析

此图用白描法作界画,运笔如丝,画江边高阁,巍然高耸。前方临水建筑的台基在水中立柱,上安斗栱梁枋,上面铺板,四周有栏杆围护。平台下方平坐、阑额、普拍枋皆出头,仿如盖房屋之制。古代屋顶檐角起翘,外观上浪漫。

此图屋顶为重檐歇山式,前方另绘有两个歇山屋心交连,正脊、垂脊、戗脊都以墨染深,使得以重覆性线条为主的画面显得较有变化。若由其屋顶的曲翘及屋角檐下的装饰物-角叶(其功用在保护角梁),可知图中所绘乃是浙江、福建、广东一带的南方建筑。元代建筑界画由写实逐渐简化为固定形式和重覆性的平面线条表现,建筑细部格式化,似是而非。

将此图与元李容瑾(约活动于十三、十四世纪间)“汉苑图”仔细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可能是师徒相传。“江天楼阁”虽然在风格特点方面尚能掌握,却比较重视传摹稿本而笔法更加放松。整体而言,元代界画在意境方面略逊于南宋,以绘画水平而言,已由盛极转衰微了。自唐而宋金,斗栱有逐渐缩小的趋势,外挑距离缩短,椽子受力大,角梁加厚加高,以致有角翘。角翘使转角檐端成一条曲线,使得庞大屋顶显得轻巧活泼。

白描界画,右方临水平台在水中立柱,安斗栱梁枋,上面铺地板,钩栏围护。平台下方平坐、阑额、普拍枋皆出头,仿如盖屋之制。主楼重檐歇山顶,屋顶翼角起翘,正脊、垂脊、戗脊都以墨染,前方另绘有两个歇山屋心交连。若由其屋顶的曲翘,及屋角檐下的装饰物角叶(其功用在保护角梁),可知所绘乃南方建筑。元代建筑界画已由宋代写实,逐渐简化为重覆性的平面线条表现。

白描作界画,前方临水建筑的基台在水中立柱,上安斗栱梁枋,上面铺板,周有栏杆围护。平台下方平坐、阑额、普拍枋皆出头,仿如盖房屋之制。重檐歇山顶,正脊、垂脊、戗脊都以墨染深。前方另绘有两个歇山屋心交连,若由其屋顶的曲翘及屋角檐下的装饰物-角叶(其功用在保护角梁),可知所绘乃浙江、福建、广东一带的南方建筑。元代建筑界画由南宋写实,逐渐简化为固定形式和重覆性的平面线条表现,建筑细部格式化,似是而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4: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