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烟帮 |
释义 | 《大烟帮》讲述的是在抗战时期,云南烟土帮温家兄弟二人的不同理想与选择,一个为了振兴中华、保家卫国的理想而奋不顾身、征战疆场,一个为了做大家族的烟土买卖而想方设法、不顾一切,但命运的车轮还是把性格、理想迥异的兄弟俩带到了缅甸战场——命运的起伏、爱情的得失、家族利益、社会存亡、民族大义、国家未来,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大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事所演绎的历史让我们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同悲,同喜,同思考。 基本信息·作者:庸人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页码:280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4月 ·ISBN:9787807652427 ·装帧:平装 ·开本:16 ·定价:28.00 作者简介庸人 北京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读者、媒体、作家、评论家队伍里的拥趸誉为“七〇后文字高手”。庸人学的是经济管理,曾先后从事过业务员、饭店老板、超市老板、广告公司策划总监。2000年开始文学创作,现为职业作家。已完成《北京爷们儿》、《痞爷》、《中国丁克》、《射雕时代》、《电视》、《我不是人》等长篇小说20部,纪实文学3部,《欢天喜地七仙女》、《幸福来了你就喊》、《铁爷茶馆》等剧本若干,共有近六百万字的作品问世,图书销售超过四十万册,多部作品已投拍电视剧。 媒体推荐我的哥们儿庸人的书在圈内有嘴的都说好。他写小说写剧本都是一把好手,我们夸他好也就算了,连郭宝昌老爷子都一个劲说他好。直到凤凰卫视相中了这个本子,我也替他高兴。哥们儿间最好的祝福就是祝庸人吃好喝好写好,同时祝《大烟帮》麦脱销。 ——陈彤(作家、编剧。代表作《马文的战争》、《男人底线》) 看了这本书,我差点得了高血压。庸人能把历史演绎到这个程度,我真是太佩服他的想象力了。更可气的事没到关键时刻他都能做到煞有介事,无可辩驳,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或许这就是作家的天赋,没办法。 ——赵云声(作家、编剧、民国史专家,代表作《少帅传奇》、《大资本家传》) 认识庸人是因为他是编剧,早就知道他写小说,这还是第一次看。我说不清《大烟帮》是什么书,反正两个晚上就看完了,好像有个什么东西揪着我的心思。好小说或许都有这个特点。 ——廖京生(演员,代表作《生死抉择》、《出轨》、《康熙王朝》) 庸人的写作有点新历史主义的味道。换个思路来想问题,可以发现庸人的苦胆苦心:他虚构历史、消解历史的目的其实是提供给中国读者新的历史想象的可能。满纸荒诞感、不真实感的“伪历史文本”可以看作一个隐喻文本。不愿辩证思维的读者大可把该书当做“纯虚构”小说来读。 ——著名图书策划人 丹飞 编辑推荐大烟帮,生产、买卖烟土的帮会。 关于帮会的作品极其庞杂,黑帮、盐帮、商帮、马帮、茶帮……但关于大烟帮的小说尚未得见,《大烟帮》可称中国第一部揭示大烟帮内幕的小说,下月将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而作者就是被读者称为“邪派”作家、创作了《幸福来了你就喊》、《中国丁克》等多部著名作品的庸人,备受赵云声、陈彤、郭宝昌等名家的推崇。 与此同时,该小说近期将由北京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隆重推出广播,而根据这部小说所改编的电视剧《怒江》正由凤凰卫视、丰联文化、华风影视等多家单位竞争投拍。 专业书评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混血 ——评《大烟帮》 陈彤/文 我们仅仅是这世界的过客,所以一切都不必太认真,谁认真谁倒霉。这个主题严肃得让人有些胆寒。 一些纯文学的作家认为,通俗文学在讲故事,纯文学作家在思考人生、思考世界。其实能把这二者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高手。 认识庸人有很长时间了,惊异于他的创作能力,几乎每年都拿出两本书,还不包括电视剧剧本。心下一直认为他的作品没准是粗制滥造的,但看过几部之后,不得不表示钦佩了,于是借这篇文章专门写写他,写写他的文学。 《大烟帮》,从书名看就是不折不扣的通俗文学,如此长的作品却每每能扣住人心,揪着人往下读,这完全是通俗文学作家的本事。小说开头就是主人公与日本浪人斗富,偌大的城市被闹得乌烟瘴气。其后他又教日本人抽大烟,好好的一家日本人让他给害了。真不知道庸人是怎么想出来,无厘头,可又写得入情入理。其后,他几乎把整个民国后期的历史全部调侃了一遍,严格说来应该是恶搞了,但每到关键时刻总能煞有介事。明明知道他在胡说,却挑不出毛病来。看到结尾时我差点叫出声来,流传了几十年的神农架野人的传说,居然是大烟帮帮主为了转移新闻界的注意点,顺口编出来的谎言。主人公买通文人,编织文章,声称,在神农架一带,猴子经常与人杂交,所以生出了野人,而且还伪造了一些历史文献。一时间舆论哗然,民国时期的人们从各种角度分析可能性,却惟独把烟帮刚刚干的“坏事”忘了。这个谎言不仅救了烟帮,而且还塑造了一个“科学”神话,至今依然吸引着无数的人。我很为庸人的人身安全担心,万一痴迷野人的粉丝们集体把他做了怎么办?小说中充满了奇思妙想,有些情节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但不得不承认荒诞是现代文学的一大流派。在文学禁锢还没有完全放开的时代,作家们的荒诞也许还有别的意思。 其实评价《大烟帮》并不重要,评价庸人的文学也许到时候了。 从光怪陆离的《北京爷们儿》,到把贫嘴耍到底的《中国丁克》,再到50万字的《电视》,把全天下人骗得乱七八糟的《射雕时代》,如今《大烟帮》也问世了。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庸人一贯坚持的畅销书路线,从选题到风格,通俗得让一般作家都不愿意涉足。而另一点,他在作品中冷嘲热讽,无情的调侃着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社会。在通俗文学的外衣之下,我们看到了他一直坚持的价值观:这世界是荒诞的,没有意义,我们仅仅是这世界的过客,所以一切都不必太认真,谁认真谁倒霉。这话从烟帮主人温义的嘴里说出来,显得那么自然,其实这就是庸人的真正想法。这个主题严肃得让人有些胆寒,冷。 一些纯文学的作家认为,通俗文学在讲故事,纯文学作家在思考人生、思考世界。其实能把这二者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高手。这也是庸人被粉丝们称为邪派高手的原因,谁敢说他的作品没有对人生的思考? 就邪派的问题,我们曾经探讨过。庸人却并不认可,他认为自己笔下的人物没一个十恶不赦的人,邪在何处呢?如果人物之间有不同,那么就是他笔下的人物都依照心性活着,绝不听别人的废话和所谓教育。如果这一点被称为邪恶的话,就什么都不说了。 (陈彤,著名作家、编剧,代表作:《谁也不知道你是条狗》、《马文的战争》。) 体制内作家应该羞愧 安妮玫瑰/文 鸦片出现了四千年,为什么偏偏害了我们?我们在指责帝国主义加害的同时,为什么不从自己身上找些原因呢?难道我们自己就没有责任吗? 到了今天,终于出现了以大烟帮为背景的文艺作品,这个时间跨度是不是太长了?难道中国作家集体失忆了不成?那些被文化机关所豢养的作家们,不觉得羞愧吗? 长篇小说《大烟帮》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或许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愿意回答的—— 鸦片出现了四千年,为什么偏偏害了我们? 为了烟土,中国爆发过两场对外战争,结果被打得满地找牙。在随后的内战中,烟土竟然支撑着不少军阀,使其长盛不衰。在大烟最为昌盛的年代里,全国有百分之十五的人口,要么是隐君子,要么就在从事与烟土相关的行业。在世界各大民族中,鸦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最大,甚至带来了亡国的危险。我们在指责帝国主义加害的同时,为什么不从自己身上找些原因呢?难道我们自己就没有责任吗?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终于出现了以大烟帮做为行业背景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虽然欣慰,但也要问一下,这个时间跨度是不是太长了?难道中国作家集体失忆了不成? 读这本小说时,又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 或许我们就是一个容易忘却的民族吧?特别是那让人难以启齿的历史,我们干脆就采取了集体忘记的做法。仅仅过了几十年,有多少人还能记得三年自然灾荒中的饿殍?有多少人还记得文革时期的怪诞生活?有多少人还能记得为了烟土而血肉横飞的凄厉景象?对于这些,我们选择了忘却,甚至根本不提起,但谁保证忘却之后,历史会不会重演? 《大烟帮》中描写了这样一副可怕的场景。清晨,整个城市沉浸在一股荒诞的平静中,所有人都没有起床,大家包括学校的孩子都在家里抽大烟呢。城市中烟雾缭绕,景象祥和,一只军队的进入竟没有引起居民的丝毫反应。幸亏他们是国军,如果是敌人呢?大家都在抽大烟,大家都很平和! 忘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鸦片,历史因为我们的麻木付出了无数代价,甚至鲜血。看看历史就知道了,中国所谓的改朝换代无非是轮回的重复,几乎每个朝代都要犯前朝相同的错误,而每场悲剧的背后,都有前代的影子,这就是忘却的代价! 《大烟帮》的出现或许是勇气的象征,也只有不在体制内的作家才有这等胆识。那些被文化机关所豢养的作家们,不觉得羞愧吗?你们是靠纳税人的钱供养的,你们为什么不能提醒纳税人,有些东西是不能忘却的。 (安妮玫瑰,青年女作家、网络红人,美女主播。代表作:《暧昧》。) 亲爱的女特务 汪洋/文 我们从小对女特务的关注绝对超过女英雄,女特务代表着性感和女人味,庸人笔下的女特务足以让所有的男人浮想联翩。这个坏蛋! 庸人笔下的那些女性有审美价值。她们代表着男人龌龊、隐秘的情感追求。有个朋友说,庸人的作品是男人的作品,这话或许是说到点子上了。 看庸人的书必须做好心理,不知道他这一回又能玩出什么新鲜的来。 作为女性作家,我一向认为男人在情感上不敏感,男作家更关注的是社会、人类这些宏大的主题。事实上庸人的作品,也大多如此。所以写情感,女性作家更擅长些,更细腻些。在读男作家作品的时候,在这方面我往往也有些心理优势。 《大烟帮》的历史背景就不用说了,故事也一如既往地诱人,延续着庸人的风格。我更关注的是庸人笔下人物的情感历程。原来主人公温义居然爱上了一个女特务,而且和这个女特务生死与共,演出了一段段悲欢离合的故事。我就想不明白了,人们心目中神秘、恶毒,让人恶心的女特务,居然让庸人写得美好得大义凛然,简直是我见尤怜了。由此我忽然想他的其他作品,在《电视》中,他的主人公爱上了一个女贼,但在心理上极力抗拒着,最终闹出了悲剧。在《射雕时代》里,他的主人公被一个有同性恋的女孩看上了,为了他甚至改变了性取向。奇怪,庸人笔下的爱情,只能离经叛道、光怪陆离来形容,女性人物的出身一个赛着一个让人不能接受,甚至觉得蹊跷。 前几天与朋友们聊天时,谈到了庸人笔下的女特务。有个男性朋友竟叫道:是吗,终于有人写女特务啦?终于有人爱上女特务啦!我问他,难道你喜欢女特务不成?朋友说:哪个男人心里没有一个女特务形象?我们从小看小说,看电影,对女特务的关注绝对超过女英雄,女特务代表着性感和女人味。后来我又谈到女贼和女同性恋,朋友们都惊诧了,号称这些女人都是男人梦寐以求的,都能激发出男人特有的征服欲望。 我明白了,庸人是成心的,他看似信马由缰的背后,竟然埋着陷阱呢,他的女性形象可以让所有的男人浮想联翩。庸人或许觉得这样还不过瘾,干脆让女特务喊出:私奔是女人最大的理想。这个坏蛋! 从文学角度上来说,庸人对女性的刻画并不深刻,比起他笔下的男人来,差远了。但不得不承认,那些女性有审美价值。她们代表着男人龌龊、隐秘的情感追求。有个朋友说,庸人的作品是男人的作品,这话或许是说到点子上了。 回到家,我再次拿出《大烟帮》,仔细欣赏着小说中对女特务美轮美奂描写,暗暗想着,亲爱的女特务,帮着庸人去挣钱吧。 (汪洋,青年女作家、编剧,代表作:《与郎共舞》、《在疼痛中奔跑》。) 现实比小说荒诞 丹飞/文 美女读者、纯爷们读者没商量地将血性汉子温义与作者庸人对上了号。庸人的写作有点新历史主义的味道。庸人这新历史主义换个好懂点儿的词来说可以说是批判现实主义。 换个思路来想问题,可以发现庸人的苦胆苦心:他虚构历史、消解历史的目的其实是提供给中国读者新的历史想象的可能。满纸荒诞感、不真实感的“伪历史文本”可以看作一个隐喻文本。不愿辩证思维的读者大可把该书当做“纯虚构”小说来读。 庸人是有历史感的作家,他的笔力公认的尖利,所涉题材刀刀指向曾经的历史、流变的此在、虚构的文学真实,《谋天下》是重构历史,算是独立于大片小说《风声》、《潜伏》、《暗算》之外的历史谍战小说;《中国丁克》首度触及中国人丁克现象;《电视》一网打尽1970年代以降的当代中国百姓生活;《北京爷们儿》、《痞爷》追溯1980年代草根青春;《射雕时代》着笔于大骗子,可称作批判现实主义荒诞文学;《我不是人》堪称《变形记》的中国版本;庸人“向现实主义回归”的《白眼狼》把“人”给骂了个遍:谁都是白眼狼。 但同时他又是最没历史感的作家,他在索隐历史的同时也在消解历史。最终的效果成了他从现实历史和文学历史那儿借来若干关键词,敷衍出来的则是自己的另一套文学图志。拿眼下这本《大烟帮》来说,与其说是历史小说,毋宁读作荒诞文学。尽管美女读者、纯爷们读者没商量地将血性汉子温义与作者庸人对上了号,庸人潜意识里保不齐也这么自况,不离温义左右的碎催老鸦其实才是庸人的灵魂照影,世间事在老鸦那里都可以用大烟来自圆其说。庸人自己可能也想不到,他一手炮制的温义和老鸦主仆二人成了他的两张脸。 民国史学者指出篡改过的历史不是历史。从字面意义上讲,这一判断是真理。透过字面看过去,庸人的写作有点新历史主义的味道。让我们共同温习新历史主义的这段经典论述:“新历史主义实质上是一种与历史发生虚构、想象或隐喻联系的语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历史主义,带有明显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颠覆性等后现代主义特征,强调主体对历史的干预和改写。”简直就是对庸人写作《大烟帮》的绝妙注解。单看人名,温义(瘟疫)、罗敷(汉乐府中人,文学美女形象)、婷梅(挺美)、张快(快嘴记者)、老鸦(倒霉)、张奇夫(奇怪的男人)、豆敦(傻瓜)、津井(出甜水的井),庸人正用、反用、引申用,玩得不亦乐乎。日本小青年为了证明大和民族血统高贵、是比华夏民族更纯的爷们,与温义打赌,六个烟泡烧下来就现了形,由此引发了卢沟桥之变。这么天马行空这么不靠谱的伪历史难怪惹得民国史学者不高兴。庸人这新历史主义换个好懂点儿的词来说可以说是批判现实主义。 换个思路来想问题,可以发现庸人的苦胆苦心:他虚构历史、消解历史的目的其实是提供给中国读者新的历史想象的可能。满纸荒诞感、不真实感的“伪历史文本”可以看作一个隐喻文本。该隐喻的深意其实是提醒国人警惕历史健忘症,物质形式上的大烟成了历史,历史健忘症是新的更可怕的精神鸦片。遗忘历史等于背叛,牢记历史不等于泄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最大效用是为后来者提供镜鉴。智力健全的读者读此书应懂小说与历史的区别,何况民国史学者赵云声说《大烟帮》不是历史小说,也就是说,不愿辩证思维的读者大可把该书当做“纯虚构”小说来读。庸人用思想勾兑荒诞,我猜他想说现实比小说荒诞。 庸人是个红人,他的小说没几部没被拍成电视剧的,他还是大戏《欢天喜地七仙女》、《幸福来了你就喊》、《铁爷茶馆》的编剧。他的红本质上也得益于他写的是“京味小说”。北京人的爷劲、贫劲让他的作品显出举重若轻的味道。玩世不恭其实是很较真。对于读者们来说,读庸人的书很有乐子,随着未来《大烟帮》连播版、电视剧版的开演,收听收音机、MP3和网络电台的听众,电视机、电脑屏幕前的观众,少不了还有盗版书、盗版碟的庞大消费群,都可以享受“邪派作家”庸人带来的乐子。而我真正关心的是,当他把荒诞玩尽,下一步会去往何方。 (丹飞,著名策划人、诗人,多来多米总裁,曾任磨铁文化总编辑、漫友文化副总编辑。) 篡改过的历史还叫历史吗 赵云声/文 小说中的描写很多是事实,但整体上绝不是真的,如果读者以这本小说来看待当时的历史就大错特错了。作为一名历史学者,我不允许随意篡改历史。 作为文学,怎么写都可以成立,作为历史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不能承认《大烟帮》是历史小说,顶多是以一段真实的历史讲述一个虚幻的故事。我承认,小说中的描写很多是事实,但整体上绝不是真的,如果读者以这本小说来看待当时的历史就大错特错了。我承认,作者的营造环境,编织故事的能力非常强,但即使是大烟帮,也没有出现过类似作者笔下的烟帮组织。真实情况下,大烟帮邪恶、暴力、压迫当地人民,与军阀串通一气,为虎作伥。所以《大烟帮》是一本低劣的历史小说,至于一个烟泡就引起了中日战争的论调,完全是无稽之谈,或者说是作者本人的历史观在起作用。但我还要承认,《大烟帮》是本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大烟帮》或许是成功的。 作者希望在这部作品塑造一个理想社会的雏形,是借用了大烟帮的躯壳而已。另外作者利用笔下人物的嘴,充分阐述了国家与政权,政权与人民之间的关系,这些观念正是很多中国人的认识误区。如果把这两点看透,《大烟帮》的用心就彻底明白了。 作为一名历史学者,我不允许随意篡改历史。在此要澄清几点,关于温正发动的湖口战役,虽然壮怀激烈,但完全是作者捏造的。 其次关于罗敷刺杀唐邵仪一事,完全不可能。虽然作者写得合情合理,而关于刺杀唐绍仪的传说也有很多,却唯独没有女特务刺杀的说法。 第三,关于远征军入缅作战,没有任何记录其中有一只大烟帮改编的部队。虽然作者几乎把温义塑造成了救远征军于水火的英雄,虽然他把撤退过程写得惟妙惟肖,但这一切都是作者的捏造。 第四,关于小说中人物对神农架野人的来源解释,完全不可能,读者千万不要为此误导。作者之所以那么写,一方面是要告诉大家话语权的重要性。采用野人传说,完全是黑色幽默的文风。 最后还要说明一点,大毒枭坤沙,也就是小说中的张奇夫,他的出身有很多传言,作者倒是采用了其中一种,但没有根据说明坤沙少年时期是在大烟帮中成长的,更没有资料表明,他是大烟帮帮主温义的干儿子。至于他的一切做派和手段都是从干爹处学来云云,完全是对坤沙的嘲讽。 读者们在阅读作品时,一定要注意以上几点。作为文学,怎么写都可以成立,作为历史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此我还要声明,作为历史小说,《大烟帮》是低劣的。作为文学,那就让读者们自己评论吧。 (赵云声,著名民国史专家、作家、编剧。代表作:《少帅传奇》、《大资本家传》、《崇祯王朝》。) 历史的另一面 茅道/文 世间万事万物在西南边陲最大的烟土贩子的二公子眼里都能换算成黑黝黝的大烟,粗看貌似荒谬,细想之下却不无道理。 可以看出庸人对当今现实的反思,高官厚禄、安享天年者大多是反复无常的功利主义者,而更多籍籍无名的理想主义者却老死荒野、填沟转壑,这究竟是谁的过错呢? 我是从《射雕时代》开始知道庸人的。2006年盛夏,我在长沙某文化公司做图书策划,每个周末都会去定王台以公款搜刮一些畅销书回家,美其名曰寻找选题,实则用行话来说便是打造“跟风”之作。《射雕时代》便是某次外出“扫荡”的战利品,该书以一个骗子的行骗经历为主线,各式人物次第登场,内容荒诞不经却又合乎情理,全书阅毕,竟不知窗外曦光微现。这哥们儿倒是把说故事的好手,我想。也便是从这本书开始,我开始关注庸人及其相关作品。 两年后的某天,在广州某家文化公司任职的我接到领导的指示,编辑一部他新签的书稿。我接过文档,打开看,作者正是庸人,遂兴奋地跟领导说,我看过这人的书,这哥们儿故事讲得贼好。这部书稿便是后来被称为“中国版《变形记》”的《我不是人》,一本带有浓烈的魔幻主义色彩的实验文本。也因了这层关系,和庸人慢慢熟络起来,那时他跟我说,正准备写一本好玩儿的小说,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如何在波澜壮阔的大历史背景下游走周旋。我本以为他是随口说说而已,不想,两个多月后,一本二十余万字的《大烟帮》就传到了我的邮箱里。因为种种原因,这本书终究没在我手里编辑出版,前几天,庸人跟我说,这本书的出版终于提上了议事日程,嘱咐我这个第一读者写点儿什么,我却之不恭,只得心怀忐忑地应承下来,也不知我这拙劣的文笔会否污了如此精妙的好书。 自明万历年间鸦片头一次流入中国,随后的数百年,与“鸦片”这一词句相伴相生的尽皆“家破人亡”、“丧权辱国”一类的惨烈形象。庸人对此却不以为然,在《大烟帮》中,主人公温义是西南边陲最大的烟土贩子的二公子,世间万事万物在他眼里都能换算成黑黝黝的大烟,粗看貌似荒谬,细想之下却不无道理。在他那里,鸦片不再是祸国殃民的毒品,而是他温家帮安身立命之所在,也正因为抱着这一信念,他在误打误撞下竟成了好几起历史大事件的幕后推手,如果剔除那些世俗的道德观念的话,简直都可以称之为民族英雄了。 故事以一场热闹而滑稽的“斗富”开篇——温家帮少公子温义与日本浪人津井攀比着往水池里撒银元,引发市民哄抢潮,偌大一个城市闹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而后一个“恶作剧”似的赌约让津井染上毒瘾,并为此引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当然,此处与正史记载不符)。这之后,庸人带着他笔下的主人公把几乎整个民国后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亲身亲历了一遍:刺杀唐绍仪,湖口抗战,仁安羌解围,败走野人山,御敌于怒江西岸,甚至于卢汉、龙云的易帜也能见到温义的身影。 国人历来注重家国观念,修齐治平几乎是所有中国人都希望达成的宏愿。而此书主人公温义则不然,他有“家”无“国”,只关注自己以及自己家族的利益,国家、民族这类大义凛然的词句于他来说太过虚妄,还不如几斤烟土来得实在,用庸人的话来说,这哥们儿是个彻头彻尾的无政府主义者。但无政府主义者在一系列的因缘际会下也能走上沙场御敌、救亡图存的前线,只不过,这一系列英雄壮举的背后并非惯常的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他只不过凭着他烟土贩子牟利的本能前行,所有阻挡他以及他的“温家帮”发展壮大的力量都是他的绊脚石,必先除之而后快。所以这本书中才会出现让人如此瞠目结舌的情节:著名的仁安羌之围竟然是因为温义私藏的鸦片无法入境而采取的一次奇袭所解,而猖狂追击中国远征军的日军在惠通桥西岸却步也是因为温义担心自己花大价钱收购的鸦片落入他人之手而施以援手。 仿佛是为了反衬温义自私自利的市侩嘴脸,该书还着力塑造了一个大公无私的正人君子形象。温义的大哥温正,黄埔军校毕业的国之栋梁,这个常把总理遗训挂在嘴边、满脑子都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纯正军人,在派系倾轧的军营里总不得志,湖口战役身先士卒,险以身陨,甚至连未婚妻也因误会下嫁给自己的亲弟弟,最后,在党国倾覆之际,他的所有理想也随之破灭,悲壮地举枪自戕。从温正的悲剧结尾可以看出庸人对当今现实的反思,高官厚禄、安享天年者大多是反复无常的功利主义者,而更多籍籍无名的理想主义者却老死荒野、填沟转壑,这究竟是谁的过错呢? 除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之外,该书对民国年间风土人情的描述也颇见功力。譬如在写到贵州普安的烟会时,作者如此描述道:“每到鸦片开刀割浆的季节,中国的西部、西南部以及广阔的北方地区就会出现无数的流动人口,他们如蜜蜂逐蜜一样追寻着大烟土的味道。甚至有大量的城市贫民跑到大烟田里打短工,给烟民们卖命。”这样生动的画面我常常能在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那里找到交集。 当然,小说终归只是小说,有史学家从本书的字里行间推敲史实的真伪,在我看来,大可不必。我的朋友胡适之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我们又活在如此一个热衷于给历史涂脂抹粉的国度,本书中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荒诞不经的情节,谁又能担保不是历史的另一面呢? (茅道,80后知名作家、编辑。代表作有《毕业一年贱》。) 目录目录 第一章 一杆大烟枪/1 第二章 烟泡的战争/25 第三章 烟帮·烟人/49 第四章 天南地北一袋烟/78 第五章 烟帮涅盘/108 第六章 从烟土到白粉/138 第七章 人退烟进/165 第八章 烟满楼/197 第九章 谁的金三角/233 ……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