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御帘村
释义

概述

御帘村是一个红色历史文化古村,自然环境优美,有着7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村,宋帝赐“鱼林”为“御帘”,第二次国内战争期间,东方军司令部设在张氏祖祠内,老一辈革命家彭德怀、杨尚昆等都曾经在御帘村战斗、生活过。

基本情况

御帘村是明溪夏阳乡的一个行政村,也是该村仅有的一个自然村。有常住户160余户,全村人均为张姓,是北宋大儒张载的后裔。御帘村名是宋帝赵昰所赐,宋代以来,御帘人才辈出,清代乾隆年间,御帘成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御帘村历史上建有7座书院、2个风景区18个风景点。现在,在御帘两大景点“香泉祠”与“金凤祠”里,多处亭台楼阁遗址残迹犹存。一些景点如松屏映翠、凌霄阁、风云禅寺(宋时为纪念张载而建)等近年重新修建。此外,还存有灯塔、摩崖石刻等文物。难能可贵的是,御帘还是红色革命时期,彭德怀、杨尚昆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御帘大祖祠与雍睦堂曾是东方军司令部与东方军医院所在地,村边山头上至今留有红军战壕遗迹。

御赐村名

1276年7月,经过被捕又脱逃的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历尽艰险,逃到福州,与益王赵昰会合,拥立8岁的赵昰为端宗皇帝。随后,文天祥带端宗赵昰及其母杨淑妃兄妹从南平坐船,行至三明市陈大镇安居坂河段,但见山高林密,便弃船登岸,一路西行,至明溪夏阳乡紫云村,夜宿古刹均峰寺,文天祥留下了“显盖紫云”的题匾。次日,天色阴沉,一行人赶早上路,至御帘村口,但见四周山势起伏,中间洋面开阔,村庄屋舍井然。文天祥心道:此处山水重叠,必有奇人异士,便下马缓行。突然,一阵风来,杨淑妃舆轿垂帘被风吹落,轿夫不及拾起,风卷轿帘,又往路边田间吹去。此时,正在田间劳作的一位村民,在轿帘落水前,伸手拾起,送了回来,说:“还好,没湿到。”看看天色,农人又道:“天要下雨了,官家不如在村中小憩。”由这农人带路,文天祥一行人进入村中,但见村中道路整洁,家家炊烟交织,鸡犬相闻。更有一奇特处,户户粮仓都建在屋外。因问农人:“小哥贵姓?此处是什么村?怎的粮仓都建在屋外?”那农人应道:“小民张幼厚,此处玉连村,村人都姓张,生活无虑,路不拾遗,故粮仓都建在屋外,不惧盗贼。”文天祥回身向端宗赵昰禀告:“皇上,此处民风淳朴,村容整洁,钟灵毓秀之地,村民有拾帘之功,宜赐村名御帘,以示褒奖。”帝允。文天祥即兴赋诗:“山村何取御帘名,大宋南征重此行,珠箔忽因风卷去,芳名留与世荣恩。” 自此,御帘村沿用端宗钦赐之名。村民拾帘一事也载入《张氏族谱》。

红色记忆

第二次国内战争期间,东方军司令部设在张氏祖祠内,老一辈革命家彭德怀、杨尚昆等都曾经在御帘村战斗、生活过。祖祠内保留着彭德怀、杨尚昆故居,设立了展示古今历史名人风采的展览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8: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