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学精神 |
释义 |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 “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大学精神的表现(第一,自觉的学术精神。 第二,永恒的道德精神。 第三,敏锐的时代精神。) 大学精神对大学存在与发展之作用(1、生命力的体现。 2、抵御腐蚀的盾牌。) 内容创造精神创造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文化的继承不能依赖遗传,只能通过传递方式继承并发展下去。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为传递和保留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爱因斯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学校的:“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最重要的手段。” 与过去相比,这种情况更加适用于今天。 由于经济现代化的作用,作为传统的教育的传递者——家庭,已经削弱。因此,比起以前,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康,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校,大学教育通过确立教育内容,对人类文化进行选择;对人类文化进行整理。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更新人们的价值取向,改变思维方式,实现文化的再生。 从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看,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一个基本职能,现在大学的科研成果的多少也就是标志着大学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小。如果把大学为社会培养的创造性人才称为高素质的劳动者,那么,大学的科研成果则是对社会生产力的又一直接贡献,二者共同构成了大学的生产力与生命力的标志。“斯坦福精神” 之所以被世人称道,关键在于她拥有众多的诺贝尔奖及全美科学奖的获得者,拥有把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硅谷效应。 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而创造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质。曾任哈佛大学校长40年之久的艾略特认为,大学文化最有价值的成果是使学生具有开放的头脑,经过训练而谨慎的思考态度,谦恭的行为,掌握哲学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前人积累的思想。爱因斯坦更直接地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社会服务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 另一方面,大学也创造社会理想,并把这些理想传递给社会成员,通过人们的实践,使理想变成现实的文化实体。社会理想是社会需要的具体反映,这种需要是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并以社会发展规律为基础的。由于在文化积累方面的特殊优势,知识分子,特别是集中在大学校园里的知识分子比其他社会成员更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有了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就能够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理想。 批判精神批判精神与社会其他结构相比,大学具有自身的优势。具体表现在:知识聚集的场所。大学是继承传统科技文化遗产,不断创造新科技文化的场所,聚集了古今中外各种知识,具有很强的知识容量。思想观念和学术思潮的交汇处。大学生产生新思想,包容新观念,在这里不同的学术观念可以并存,不同的思想可以通过学术交流相互影响,具有良好的争鸣传统。追求理想的永恒特性。 从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大学开始,就有了自治的传统,并以传播知识和研究学问为最高理想,相对超越于社会现实。大学的批判精神首先表现为大学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与现实,否定非科学的内容,破除迷信与保守主义,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可以这样说,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发展史就是科学史重要过程的展开史,是一个肯定与否定相结合的扬弃过程。 大学批判精神的另一方面是对社会现实的理性反思和价值构建。进入技术时代后,技术性淡化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对他人的热情和敏感,结果,人性变成了技术的牺牲品。同时,人性又屈服于技术,把技术崇拜为神。科学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就两个极端而言,出现了两种畸形人,一种是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一种是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现实社会改变这种“技术毒害”是无力的,而大学教育者,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却将其作为应有的内容。 早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学就注意克服这种片面性,探索科技与人文的汇通之路。哈佛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广泛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学生要学占总课时22%左右的人文课程。我国现行被一再呼吁的人性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无不是针对技术对人的异化进行批判的结果。 批判精神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大学知识群体对政府决策的参谋和建议。科学决策是政府决策的关键,但是由于决策者自身素质的限制,做到科学决策并不容易,所以要倾听专家意见,请专家参与决策成为决策机制中的一环,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就是因为他们职业所特有的对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客观的批判精神。 社会关怀精神社会关怀精神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需要是第一推动力。在工业化、信息化的社会里,大学已经被越来越深入地卷进社会机器的运转之中。关注现实、服务社会成为高校的第三职能,高等教育通过科学研究直接转化为社会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通过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社会关怀精神还表现在大学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参与和建设。除了在生产力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外,大学通过直接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包括哲学研究、文学创作与批判、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分子在提炼和批判社会生活的同时,又把各种精神产品投资到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直接的内容。 社会的现实价值的示范角色大学还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社区文明提供示范作用。担当示范角色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超前性,走在时代的前列;一是完美性,具有理想价值。大学的创造力为其走在时代前列提供了无限的动力源泉,而大学特有的思想兼容、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又保证了各种思想观念的撞击,有利于形成较为和谐的精神环境。如果说示范作用是综合的、显性的,那么价值引导则是深层的,久远的。 社会的现实价值存在总是多元的,而且具有短期性、易变性等特征,但大学的价值观念由于受到历史文化积淀的影响,具有摆脱短期功利狭隘性的特质,因此它可以借助于批判精神,制衡社会负价值的发展,担当起引领主流价值的形成和推广的作用。布鲁贝克认为,60年代以来的美国大学“不仅是美国的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美国生活的中心,它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它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 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先导性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必须有强大的力量支撑。那么,我们应该培育什么样的大学精神﹖笔者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大学精神 育人第一大学精神的核心是以育人为第一要旨,以全面人才教育为大学使命。育人的重点,首先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培养有抱负、有政治远见、有广博知识、有责任心的人。要教育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继承前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之情,学习前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为民的品德。关心天下大事,使自己服从于社会,服从于国家,服务于人民。其次是理想、信念教育。理想和信念是精神世界深层次问题,它取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追求和科学的自然观、历史观、社会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三是培养爱心。要教育学生爱父母、爱生活、爱事业、爱祖国。第四是培养高尚的人格。坚持真理,胸怀坦荡,高风亮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第五是培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但教育学生如何认知,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引导学生敢于奋斗,善于成才。总之,育人的目的就是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使我们的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尊重科学 善于创新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科技改变了人的观念,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了社会发展进程。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科学精神、培养科学素养。科学精神是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证实干和独立的精神。科学素养是指参加国家文化事务,经济生产和个人决策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的知识水平和理解程度。具体地说,能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科学、数学和技术的作用和局限性;具有用科学方法思维的能力;能够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处理和解决社会及个人问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锻炼,鼓励冒尖,允许失败。通过科学研究的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 善于创新是大学精神的灵魂。要想在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培养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塑造自我,具有个性,没有创新是不行的。哈佛大学以师资雄厚,将近40名教授获诺贝尔奖而著称,学生以学术卓越、全面发展、自信能干而闻名。耶鲁则以教授治校、思想开放、人文一流、盛产总统而骄傲。而普林斯顿大学以重质量、重研究、重理论,并培养出3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卓誉世界。哥伦比亚太学既是一所大学校,也是一所大企业,竟然也培养出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年轻的斯坦福大学以强烈的进取精神,提出不因袭任何传统,沿着自己的路标向前,以“学术顶尖”的构想建设大学,成为“硅谷”的强大后盾。总之,凡是有特色的大学,都因善于创新,坚持走自己的路而成名。 唯才是用 兼容并包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育人之道,在于大师。师强则学子成才,师惰则误人子弟。办好大学的奥秘在于名师如林、唯才是用、兼容并包、宽容尊重。学术上需要有兼容并包的精神,要鼓励学术自由、民主竞争、思想碰撞、中外交流。学生既可读《诗经》,也可读《圣经》。要引导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善辩之,笃行之。”使大学成为科学与艺术的实验室,成为青年学子崇拜的殿堂,成为博大精深的思想库,成为精英人才的聚集地。 崇尚民主 从善如流大学的民主精神主要体现在民主管理和民主施教上。实施民主管理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鼓励多样化,建立公平竞争环境与机制,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模式。要求大学管理者的作风与品质,不是自信专横,而是从善如流;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善于进取;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富于想象;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深入群众;不是妄自尊大,而是对自己能力的局限性颇有自知之明。 民主施教的关键是视学生为朋友,教学相长。倾听学生的意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MIT的做法值得参考: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老师总是留出自由思考的时间:二是给本科学生提供研究机会,学生或者参加老师的研究课题,或者自己设计题目请老师做顾问;三是安排独立活动计划,由学生自己决定活动目标和实现日标的方法:四是提供科学、技术,利用人文学科并进的“博通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讨论会。这些都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民主教学的新方法,体现了大学的民主治学精神。 韬光养晦 江河万里大学为了一有大师,二有成果,必须以韬光养晦的精神,艰苦奋斗,长期积累,才能江河万里,蓬勃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纵观历史,国际上的一流大学都是经过长期的建设形成的。因此,要办成一流大学确实需要有一定的历史过程,要经过社会实践考验。对此,既要有雄心壮志,又必须脚踏实地。”因此,大学要作长期矢志不渝的奋斗,以便造就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建立出名的重点学科,培养品学兼优的学子,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形成大学自己的特色。 大学精神维系着大学未来的命运;教育的理念决定着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君子务本,其命维新。”只有高扬育人第一、独尊科学、善于创新、唯才是用、兼容并包、崇尚民主、韬光养晦的大学精神,才能不愧对21世纪的辉煌。 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的大学应归功于她的精神,声震寰宇、名噪一时的大学也是缘于她的精神。今天的大学,要获得长足的发展,肩负起社会的重托,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也必须有自己的精神支柱。本文在诠释大学精神的内涵与特性的基础上,揭示了大学精神对大学存在的作用,并对大学精神的塑造与发扬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何谓“大学精神”大学作为一个存在的实体,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而寄存于这一实体中的精神却不能仅靠视觉就能观察到,必须深入其中才可体会。“精神”一词抽象却富有魅力,大学的魅力正在于她的精神。如何界定“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这是本文不可回避而必须首先论及的问题。大学精神的内核是一种不媚俗的精神,既是潜心向学的纯粹的学术精神,又是引领社会,敢于不随波逐流的正确的批判精神。 大学精神既深藏于“大学”之中,又游离于“大学”之外。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仅仅是教学楼、图书馆、林荫道等冷冰冰的建筑群落,也不仅仅是人才的集散地,而是人、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代表。笔者认为,“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大学精神之于大学正如土壤、空气、水、阳光之于植物的生命一样重要。大学精神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大学精神的表现第一,自觉的学术精神。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大学应有的品位是“真正培养出一些智慧的才具,培养出一些有骨头、有广博知识,同时又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李敖语)的地方。自1816年洪堡创建柏林大学开始,学术开始进入大学的殿堂,科研在大学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崇高的学术声望已成为知名大学的“通行证”。大学教师不仅仅教书育人,也必须是一个研究者,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成熟、独立和精神已有所追求的年轻人,大学生不应单纯地接受知识,更应以探索学问为己任。叶恭绰在做交通大学校长时的一次演讲中曾告诫师生:“诸君皆学问中人,请先言学问之事。……尝以为诸君修学当以三为难衡:第一,研究学术,当以学术本身为前提以达于学术独立境界。……夫学术之事,自有其精神与范围,非以外力逼迫而得善果者……。”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素以孜孜不倦地探究学问为特质,故而,大学之高深、大学之涵阔、大学的发展均在于有探究学术的精神。 第二,永恒的道德精神。大学是任何一个社会道德与理性的凝聚之所,具有高雅的文化品位和卓而不凡的气质,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并孜孜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大学不仅以自身纯洁的德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更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改造社会、重塑德性的潮流中,成为社会德性的捍卫者与提升者,领导着社会德性的发展方向。尤其在时代的变迁中,大学的道德精神就更为彰显。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在战时西迁途中对学生说:“乱世道德堕落,历史上均是,但大学犹如海上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降落道德标准。切记:异日逢有作弊机会是否能涅而不淄、度而不磷,此乃现代教育试金石也。”大学的道德精神源于大学人总体的道德精神,毋庸讳言,大学人是社会中应该最有德性和理性的一族。正由于他们的存在,才铸成了大学精神,才使大学成为海上的灯塔,指引着社会向着更美好的地方前进。 第三,敏锐的时代精神。“每个国家,当其变得具有影响力时,都趋向于所处的世界上发展居领导地位的智力机构?希腊、意大利的城市、法国、西班牙、英国、德国,以及现在的美国都是如此。伟大的大学是在历史上伟大政治实体的伟大时期发展起来的。今天,教育与一个国家的质量更加不可分割。”(Clark Kerr:《大学的作用》,陈学飞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63页)无论中西,伟大的大学必定是领时代先锋的,否则将不会有克拉克笔下的强国。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到现代大学的发展这一历史演变轨迹可以看出,大学无疑是时代的产物,并代表着最进步的时代精神,驱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弗莱克斯纳的话一针见血:“大学不是某个时代一般社会组织之外的东西,而是在社会组织之内的东西。……它不是与世隔绝的东西、历史的东西、尽可能不屈服于某种新的压力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时代的表现,并对当时和将来都产生影响。”(Abraham Flexner:《大学:美国、英国、法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930,第3页)大学,作为时代的智者,能够预见并感应到社会潮流的前奏,而成为推动社会潮流的先行者,使社会潮流之声最终成为时代的最强者。大学正是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才赢得了自身持续发展和地位的逐渐提高。 大学精神对大学存在与发展之作用我国教育学者杨东平说,“人才辈出,大师云集,主要是一种制度文明的产物,不是急功近利的政策能够催化出来的。”在“五四”和民国时期,北大、清华表现出来的精神和风采至今让人留恋,其气象恢弘、学术自出、欣欣向荣的面貌正是大学精神在追求宽松的文化与制度和谐共生的环境下孕育出的结果。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追求,而“大学精神和制度的建设比资金更重要”,所以,弄清楚大学精神对大学存在与发展的作用,无疑会加快我国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步伐。具体而言,大学精神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1、生命力的体现。大学精神对大学生存与发展的作用犹如人的精神对人的存在的意义一样,没有了精神,大学便失去了生气,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最终也将走入穷途末路。“精神”使大学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挑战强权,敢于捍卫正义,敢于领时代所先。正因为大学拥有了学术精神,大学才成为知识的源泉,学问的中心;正因为大学拥有了人文精神,大学就多了几分正义与正气,“一个社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尤其体现在大学的人文理性之中;一个人的胸襟和个性,来源于他所受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岭南文化时报》,1996年8月28日)只要大学拥有精神,她就不会唯唯诺诺,而像参天大树,在适其生存的环境中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在逆其生存的条件下亦能坚韧不拔,站在时代的员前沿和员顶端。在新旧文化激烈冲突的年代,没有北大追求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就不可能有北大在世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在抗日战争硝烟弥漫的岁月,如果没有西南联大的合作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就没有西南联大的存在,更没有出自西南联大的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朱利叶斯?A?斯特拉顿(Julius A Stratton)曾评论道:“真正的大学精神与有助于进行项目组织、项目规划和昂贵设备的利用等这些管理因素之间基本上是不相容的”。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的文化存在的确与朱氏所言的管理因素不相容.因为大学精神给予大学的是从学理和思想上关注、思考、讨论和批判社会现实问题的权利。“现代社会科学已无可置疑地证实: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并不是一切,它们的运作必须有另一种健全的文化精神与之配合。这种精神主要来自大学的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大学是精神堡垒,有发挥提高人的境界、丰富人的思想的重大功能。”“推倒大学围墙,实际上是大学精神的自我否定,它可能最终取消大学的存在权利。”(《岭南文化时报》1995年3月28日)失去了精神的大学,意味着这所大学生命力的枯竭。因此,大学不能没有自己的精神。 2、抵御腐蚀的盾牌。大学同其他社会机构一样.植根于社会,受制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但大学与其他社会机构在受社会影响方面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大学具有独立的人格特质,有骨气,不随波逐流,既能够抵御金钱的诱惑,又能够抵抗来自政治的压力和干扰,大学的这种人格特质既是大学精神的体现,又是大学精神的内在成份之一。因此,大学精神是维护大学纯洁与独立、平等和民主的金色盾牌。据报载,牛津大学曾拒绝了一位沙特富翁1000多万英镑的捐款。原因在于这位沙特富翁在捐款时提出了附加条件,要求牛津大学办一所以他命名的商学院。牛津大学董事会经过讨论,认为不能够因为钱而放弃大学独立自主的传统,不能开大学受制于个人的先例,毅然拒绝了唾手可得的巨额钱财。牛津大学并不是不需要钱,而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所以,当资金的获得需以自由研究和独立决策的丧失为代价时,牛津大学毅然地“望而却步”了。这一方面是对大学精神的守护,另一方面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学精神对决策者影响的结果。蔡元培治校时期的北京大学,也充分体现出了强烈的自主精神。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聘请了不少新文化的代表人物担任教员,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当社会反动势力攻击这些进步知识分子,要求解聘他们时,蔡元培总是顶住压力,挺身而出保护他们。在蔡元培等一代社会精英的精心培育下,北京大学形成浓厚的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氛围。这种精神氛围不仅影响了教师,而且也深深地影响了学生,“五四”运动的爆发正是这种精神氛围长期催化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精神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在不知不觉中使深居其中的教师和学生内化为个人品质,表现出与大学精神的内涵相一致的行为。因此.大学精神是大学抵御诱惑与腐蚀的盾牌。恰恰因为大学具有出淤泥而不染,超凡脱俗的品质,才为世人所敬仰,才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神圣的地位,也为自己的发展赢得了条件。 如何塑造、发扬大学精神正因为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存在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每所大学都应塑造或发扬符合本身实际的、满足时代及未来需要的精神,从而保持大学的生命之树常青。虽然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大学精神,但在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方面,却有着许多共性的条件,表现为: 1、选择校长至关重要。治校要有校训,校训乃一校精神风貌的体现,且与一校之长的治校理念关系甚密。校长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克拉克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认为大学校长必须具备三种品质:决断、勇敢、坚韧,校长是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既是领导者、教育家、创新者、教导者、信息灵通人士;又是官员、管理人、继承人、寻求一致的人、劝说者、瓶颈口;但他主要是一个调解者,作为调解者的头等大事就是相安无事?如何使“七十二行不和谐的派别相调和”。校长是大学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好的校长是带起一所好的大学的前提条件。北大没有蔡元培不可能成为新文化的中心,清华没有梅贻琦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南开没有张伯苓也很难获得长足发展。而这些大学的声望之所以与日俱隆,关键在于拥有一批像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这样的校长,他们有共同的追求,有前承后继的使命感,能够维护并发扬已确立的大学精神。而之所以能拥有一批这样的校长,是因为这些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长选拔机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校长是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他们多为学贯中西、思想开放、又有爱国热情的仁人志士。因此,一所好大学,必须要有好校长,而最重要的是要有选拔好校长的运行机制。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学校长多由本校内部产生或由上级委任,开拓意识不强,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缺乏持续性战略思考,对大学精神的内涵理解不深、重视不够。美国学者欧内斯特博耶说,“在确认大学校长的中心作用时,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校长是否为大学提出了鼓舞人心的宏图大计和远景规划?”所以,重建良好的校长选拔机制很有必要,使大学并不因一个好校长的离去而放弃大学应有的追求和使命。 2、建设校园文化义不容辞。大学是知识分子思想自由奔放的家园,大学精神就充分体现、弥漫于校园文化中。较之于社会的其他角落,大学校园显得更为纯净。身居其中的大学人也不知不觉地受校园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质。正如,人们总体认为北大人好动、灵活、争强好胜,而清华人好静、踏实、谦虚谨慎一样,特定的校园文化熏染出特定的群体个性,特定的群体个性中透露和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应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步进行。值得注意的是,校园文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还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而且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比物质文化(校园环境建设)更为重要。现在很多大学只重视校园环境-硬件方面建设,而相对忽视校园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软件方面的建设。因为校园环境的改善是看得见的,而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建设却不能很快收到成效。这种短视行为,使大学校园文化中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成为“软肋”,带来了不少显而易见的不良现象。学生读书于校园,潜心做学问的少,意在出国深造谋好职业、浮于跟随社会潮流的多;校外投影厅、酒吧打折优惠的海报比校园学术讲座的海报更有气势;学年伊始各社团纷纷招兵买马一阵热乎过后,就偃旗息鼓……,校园内,除了树林中晨读的身影和图书馆埋头苦读的情景让人心动外,还有多少值得品味的“文化”,又怎能使学生对大学产生归宿感,怎能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呢?“校园文化是通过对大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培养,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美丽的校园环境只能给人留下表面印象,而校训、学风、教风、传统、讲座等价值层面的成分才真正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实实在在的影响。因此,塑造或发扬大学精神也必须不断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尤其是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建设。 3、师生关系有待改造。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校园永恒的主人,正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才建设了大学精神,发扬了大学精神,改造了大学精神。由此可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延续。虽然大学生在生理上已成熟,独立性和自主性所增强,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虽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教师的传统地位有一定冲击,但教师的形象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传道、授业、解惑”本应成为教师的光荣职责,每一个学生也都应具有尊师重道的基本品质,教师与学生理应在多边交流中建立亲密的、互助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和万物的真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以及腐朽、落后思想的传播,大学围墙里的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上完课后,教师夹起讲义就走,平时几乎不和学生交流,上了一学期的课,认不得几个学生的现象司空见惯,教师成为一个地道的“教书匠”。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缺乏心与心的交流,深厚的师生情谊自然就无从谈起;不少教师放弃了两袖清风的知识分子形象,业余兼职,下海经商,锱铢必较,言必称利,遮掩了教师头顶的神圣光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教师的敬重;有的教师对学生亲疏有别,甚至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如不及格的学生给任课教师送点礼,就可以顺利过关,这必然会有损教师的形象;更有甚者,个别教师师德败坏,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动摇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严重破坏了教师的整体形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很难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教师也失去了来自学生的敬重,师生关系渐趋冷漠。大学教师与学生感情的淡漠,既制约了大学精神之花的盛开,又加速了大学精神之花的枯萎、凋谢。所以,在当前条件下,改造师生关系不仅非常必要,而且还十分迫切。雅斯贝尔斯说得好,“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来实践,至于大学组织的各种形式是次要的。如果这种为实现大学理想的活动被消解,那么单凭组织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学生命的,而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合乎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出版,1991)大学精神的塑造是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学精神的发扬,也需要广大师生共同维护。作为大学主人的教师和学生,应当建立自由、平等、和谐、互助、充满人情味而又不违背原则的亲密关系,成为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合作伙伴。这种师生关系的确立、巩固与代代相传,不仅是大学精神酝酿与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大学精神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小结大学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任何一所知名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这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大学魅力之所在,更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在大学之间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大学精神的塑造是必不可少且尚需加强的一个重要环节。 严谨扎实 刻苦钻研 质感生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