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渝单七号
释义

渝单七号(渝9501)系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系268为母本,外引系87-1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粮饲兼用型杂交玉米新组合。2001年11月首次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 历次审(认)定时间和部门

2001年11月26日首次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2001001。

2001年12月,通过全国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西南组)区试。

2002年12月,通过全国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西南组)。

2003年11月,通过全国玉米新品种审定,审定号为:国审玉2003058。

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好。幼苗叶鞘为浅紫色,成株株型半紧凑,中熟(127天)、中杆(株高231cm),茎杆坚韧,抗倒力强,抗性好,1999-2000年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高抗-抗丝黑穗病,抗小斑病,中抗-中感大斑病。2001年在全国区试总结中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及玉米螟,抗小斑病及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丝黑穗病及纹枯病。中后期长势旺,成熟时茎叶持绿,秸杆可做优质青饲青贮饲料。果穗园柱形、穗长18~20cm,穗粗5.2cm,16~18行,浅粉色轴,马齿型,顶端淡黄色,千粒重307.9克,色泽好,外观粒大质优。单位面积产量高,增产潜力大。1998-1999年参加重庆市区试,两年均名列第一,平均籽粒亩产411.2公斤,比对照成单14亩产366.8公斤增产12.2%,两年试验中均高于同期参试品种农大108。2000年示范种植平均亩产488.1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1%。2000-2001年在全国玉米区试(西南组)中,52个点试验平均亩产584.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5.63%,2002年在全国玉米生产试验中比当地对照增产4.7%,已通过全国区试待国家级审定。

该品种籽粒、秸秆品质双优。1999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化验:渝9501含粗蛋白11.58%,粗脂肪5.28%,赖氨酸0.36%,粗淀粉68.55 %。2002年在全国区试中籽粒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含粗蛋白10.29%,粗脂肪4.75%,赖氨酸0.34%,粗淀粉69.38%,容重740克/升。表明其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赖氨酸含量均比较高。

该品种适宜在重庆市平坝、丘陵、低山及类似生态区域种植,表现适应性广,稳产性好。

2001年在全国玉米新品种区试西南组七省25点中,平均亩产604.99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60%,差异极显著。在贵州省平均亩产585.48公斤,比对照增产7.15%;在重庆平均亩产506.3公斤,比对照增产12.17%;在湖北省平均为亩产706.14公斤,比对照增产12.90%;在云南省平均亩产754.5公斤,比对照增产8.09%;在四川省平均亩产536.64公斤,比对照增产9.75%;在湖南省平均亩产438.1公斤,表明其适应性广,在生产示范中应用效果显著。2001年在重庆市九九龙坡区、渝北区、彭水、武隆、巫山等区市县不同生态条件下种植1.4万亩,抽样调查测产,亩产在400公斤-510公斤之间,平均亩产460公斤。2002年在重庆、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种植共24.1万亩,普遍表现产量高,一般亩产460-550公斤,抗倒抗病性强,深受广大种植农户欢迎,纷纷要求继续扩大种植。至2002年累计推广面积25.5亩。

该品种具有活秆成熟、适宜青贮、籽粒秸秆双高产双优质等突出优点。在确保玉米粮食稳产高产前提下,可增加饲料来源,提高土地产出率,达到同时满足生产中对饲料粮和青饲料的要求。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据此保守估计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后,至少可占西南玉米区种植面积10%,每年可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上。每年可增产玉米籽粒15605万公斤,增收15605万元。利用秸秆过腹还田,可提供大量有机肥和防止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亦可起到重要的作用。

栽培规程

1、适时播种,育苗移栽:在当地春季气温稳定达12℃以上即可播种。重庆市平坝、浅丘地区一般3月中旬播种,深丘、中低山区以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育苗移栽,以缩短麦玉共生期、培育壮苗为主。

2、合理密植、发挥单株增产潜力:一般亩植2600~3000株,肥水充足的地方宜密,肥水差的地方宜稀。

3、增施肥料、科学用肥:重庆一般中等肥力地块亩施纯氮20kg,过磷酸钙40~50kg,氯化钾10~15kg。采用一底三追施肥法较好

4、加强管理、适时收获:在生长期间注意防治病虫、中耕除草,麦收后及时上厢施肥,抽雄前用井冈霉素预防纹枯病。该品种后期持绿性特强,若仅收籽粒应充分灌浆成熟后才收获,以增加产量。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渝单七号是采用热带种质和温带种质相结合的办法,成功育成的西南地区少有的粮饲兼用型高产优质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1)产量 1998、1999年参加重庆市杂交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均名列第一,平均籽粒亩产411.2公斤,比对照成单14亩产366.8公斤增产12.2%,两年试验中均高于同期参试品种农大108。2000年生产示范种植平均亩产488.1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1%。2000-2002年在全国玉米区试中,52个点次试验平均亩产584.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5.63%,通过全国区试,2002年正在西南区进行生产试验。经多年试验示范该品种均表现出大穗、高产的优点。1999年参加全国预试,东华北组中辽宁、山西点产量居当地1、3位,亩产分别为916.9公斤和1122.7公斤,比相应两点对照掖单13增产65.4%和15.2%,表现出较高增产潜力。

(2) 品质 1999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化验:渝9501籽粒含粗蛋白11.58%,粗脂肪5.28%,赖氨酸0.36%,粗淀粉68.55%。2002年在全国区试中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籽粒含粗蛋白10.29%,粗脂肪4.75%,赖氨酸0.34%,粗淀粉69.38%,容重730克/升。在普通玉米中其脂肪含量、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均表现较高。收获籽粒后秸秆品质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化验,含粗蛋白7.49%,灰份7.89%,粗脂肪1.72%,粗纤维30.42%。

(3) 抗性 1999-2000年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渝单七号高抗-抗丝黑穗病,抗小斑病,中抗-中感大斑病。2001年在全国区试总结中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及玉米螟,抗小斑病及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丝黑穗病及纹枯病。

(4)熟期 综合农艺性状 该品种中熟(在重庆市区试中127天)、中杆(在重庆市区试中231cm),株型半紧凑,茎杆坚韧,抗倒力强,中后期长势旺,成熟时茎叶持绿度近100%,收获籽粒后的秸秆宜用作青贮饲料。

(5)适应性 经1995~2000年重庆、四川、云南、湖南、湖北、贵州、广西、山西、辽宁等省、市、区120个点次试验示范,均表现高产、稳产。 2001年在全国玉米新品种区试西南组七省25点中,平均亩产604.99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60%,差异极显著。在贵州省平均亩产585.48公斤,比对照增产7.15%。在重庆平均亩产506.3公斤,比对照增产12.17%,在湖北省平均为亩产706.14公斤,比对照增产12.90%。在云南省平均亩产754.5公斤,比对照增产8.09%,在四川省平均亩产536.64公斤,比对照增产9.75%,在湖南省平均亩产438.1公斤,表明其适应性、稳产性好,适宜多种类型生态区种植。

应用情况

1、实际推广面积

1999在重庆沙坪坝区、黔江酉阳、四川华蓥县进行示范种植,其中:沙坪坝区210亩,平均亩产410kg,比对照成单14增产28.9%,比当地种植的农大108亩产352公斤,增产16.47%;在黔江酉阳100亩示范中,平均亩产665.0kg,比对照成单14亩产383.1kg增产73.5%。在四川华蓥市示范种植250亩,平均亩产425.5kg,比对照成单14增产15.1%,比雅玉2号(平均亩产397.1kg)增产7.1%。2000年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长寿、涪陵、垫江、江津、梁平、酉阳、石柱示范种植1150亩,其中在九龙坡区西彭镇示范点测产,平均亩产488.1kg,比同田邻近对照农大108(平均亩产448.4kg)增产8.1%。2001年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渝北区、彭水、武隆、巫山等区市县不同生态条件下种植1.4万亩,抽样调查测产,亩产在400公斤-510公斤之间,平均亩产460公斤。2002年在重庆、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种植共24.1万亩,普遍表现产量高,一般亩产460-550公斤,抗倒抗病性强,深受广大种植农户欢迎,纷纷要求继续扩大种植。至2002年累计推广面积25.5万亩。

2、预计推广面积:该品种具有活秆成熟、适宜青贮、籽粒秸秆双高产双优质等突出优点。应用于生产,在确保玉米粮食稳产高产前提下,可改变以收获籽粒为主的传统玉米生产习惯,增加饲料来源,提高土地产出率,达到同时满足西南地区生产中对饲料粮和青饲料的要求。据此预计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后,至少可占西南玉米区种植面积10%(西南玉米种植面积约为6000万亩),每年可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上,累计可推广面积2500万亩以上。

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已经取得效益及预测的效益)

由于该品种才开始推广,制种面积小,比价成本高,因此还无直接经济效益。至2002年已推广25.5万亩,按重庆市区试中该品种增产比例计算,已产生社会经济效益1132.2万元。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后,其效益预测如下:

(1)直接经济效益:从种子需求看,重庆直辖后玉米种植面积750万亩,西南丘陵山地玉米种植面积为6000万亩左右。若年种植的渝单七号占重庆玉米总面积的50%、西南的10%,则在重庆可种植375万亩,需求玉米种子750万公斤,在西南可种植500万亩,需求玉米种子1000万公斤。若年销售种子1000万公斤,销售收入5000万元,扣除成本及费用后,获净利润可达500万元。

(2)社会经济效益:预计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后,可占西南玉米区种植面积10%,至少每年可推广500万亩以上。籽粒秸秆均可利用。玉米籽粒每年可比现主推品种农大108增产15605万公斤,增收15605万元。

注:①西南玉米种植面积约为6000万亩;②根据该品种2000-2001年参加全国区域试验亩产为584.5公斤,比全国主推品种对照农大108增产5.63%,则平均亩增产籽粒约31.21公斤;③根据当前玉米市场价格每公斤售价1元计算。

(3)生态经济效益:实施该项目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利用秸秆饲养牛羊,过腹还田,可提供大量有机肥,有利于改良土壤,防止过去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该品种抗虫抗病性强,可少施农药,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它必要材料

收获籽粒后秸秆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化验,含粗蛋白7.49%,灰份7.89%,粗脂肪1.72%,粗纤维30.42%,可做牛、羊、鱼等家畜、鱼类的优质青饲料。经过密封青贮后,经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化验,含粗蛋白10.11%,灰份9.12%,粗脂肪1.44%,粗纤维26.05%,是一优质青贮饲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3: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