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鱼影江村
释义

“ 鱼影江村”为古信都八景之一,位于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共和村黎屋寨。景区内石峰林立、古木繁茂、修竹青翠、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全然一幅桃源景象,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度假好去处。黎屋寨的始祖黎昭,是明朝正统年间广东优贡,官至南宁府事。也许是厌倦了闹市的嘈杂,也许是不屑于“衣锦还乡”的俗举,也许是被清秀怡人的风景所吸引,他于68岁时告老不还乡,改在今与广东仅一箭之隔的黎屋之地址定居。

黎屋寨现存一黎氏宗祠,宗祠由青砖砌成,分前后两进,雕梁画栋、高大雄伟。站在宗祠前平地的树荫下,即可把“鱼影江村”美景尽收眼底。四周是挺拨朝天的石山群,把景区围成约一平方公里的小盆地,有肥沃的田野、有平静的水湖、有好客的农家、有悠然觅食的三黄鸡……正是恬静秀丽的世外桃源美景。

宗祠正前方有一口小湖,因形如一尾巨大的鲤鱼,并且四鳍清晰,口眼毕具,头尾逼真,所以称之为“鲤鱼湖”。此湖靠近石山,面积约600平方丈。峰峦叠翠的石山秀色、郁郁葱葱的绿树翠竹、错落不致的新旧民居、神情自得的纯朴村人,一一倒影在湖面上,如同一幅立体的、生机盎然的“鱼影江村”山水图。据称此“鲤鱼湖”具有灵气,虽然面积不大水位不深,却即使在干旱的年份也从未干涸过,默默滋养着一方水土。

宗祠右前方有一口水井,就是“鲤鱼湖”这尾“大鱼”的“口”。因形状极似蟹眼,故称为“蟹眼井”。此井由黎昭之后黎兆所掘。历史悠久,历经多次重修,现保存完好。井台呈八卦形,约三平方米,井口直径约半米。井台两边分别立有刻画着鹿和马的石碑,左鹿右马,为清嘉庆年间重修时立。另外左边还有一记载蟹眼井历史的小石碑,为民国重修时立。“蟹眼井”与“鲤鱼湖”仅几米之隔,湖水的水位却大大低于水井的水位,即井水水位比湖水水位高二尺余。据称有人从此井抽水,无论如何水位都不下降,真是奇观;加之井水清凉,烹茗煮粥,味道甘甜,故被列为广西72名井之一。井旁十多米处的湖内,有一块天然的石头,被称为“鲤鱼”的“眼睛”。宗祠左前方有一条村道,村道的右侧另有一个三角形的小湖,恰似“鲤鱼”的“背鳍”。村道的左侧临湖,对岸的湖堤弯弯曲曲,是“鲤鱼”的“胸鳍”和“腹鳍”。湖尾两边开叉,形如剪刀,正好是尾巴了。

宗祠左侧并排立有九块大石碑和一块小石碑,其中最大的一块书刻《吕学士居乡七约》,并加以注释,内容为治乡善法。其余的石碑书刻诗文、修建说明和捐资名录等。据载明朝时每月初一乡人聚集,看碑学法,自重自爱。一时乡风淳厚,附近乡民无诉讼约几十年。至今石碑保存完好,经近600年的风雨侵蚀,字迹如新,对后人不无启迪。

沿着村道继续向前走约五百米,可见三座底部相连为一体的石山,称为大凤山。大凤山沿路一侧的峭壁长约百米,较平整,像一面巨型屏风,上面如同有国画大师在此画有一幅用黄、红、黑三种色彩淋漓尽致挥洒而成的重彩写意画。就在这面巨型屏风中部,有天然生成的三尾大石鲶鱼像浮雕刻在其上,从下并排向上爬,似乎在惊涛骇浪中奋力拼搏向上溯游,形象惟妙惟肖,生动逼真,令人不由自主地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传说古时山脚下有一户人家,每逢下雨就有很多活生生的鲶鱼从排水沟游入天井,可随意取食。其鱼乃是峭壁间的石鱼感化。只可惜雷公作孽,有一天乌云密布,风雨交加,一声巨雷将中间那尾石鲶的头给劈掉,从此下雨就再无鲶鱼入屋。黎兆曾书“鱼影江村”四字于石壁上,至今清晰可见。

鱼影江村,这里没有闹市的嘈杂和忙碌的身影,只有田园的宁静和天地的灵气;这里没有冷峻的表情和伪装的时尚,只有农家的温馨和神奇的传说,还有美不胜收的风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