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行伯 |
释义 | 原文【大行伯】 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贰负之尸在大行伯东。 【译文】 有个人叫大行伯,他手持一把长戈,在他的东边有一个犬封国。而贰负的尸首就埋在大行伯的东边。 简介“大行伯”不是地域名、氏族名,似是一“祀以为祖神”之古代“精英”形像,如同后世“关公祀”、“岳王庙”之类,疑是张骞之祀。 考证考“大行”为官名,《周礼秋官》称“大行人”,汉称“典客”,景帝中六年改名“大行”,《汉书百官公卿表》下作“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一O四)改名“大鸿胪”。张骞开拓西部厥功大矣,曾任此官。 张骞为古代杰出旅行家探险家。公元前一三九年,张骞应蓦第一次出使西域,辗转流离十馀载,终于成功,受爵为太中大夫。后又以校尉从大将军卫靑出征,深入匈奴,因功封为博望侯。公元前一一五年张骞以中郞将率三百人第二次出使西域,远至中亚,取得重大成功。回长安后,张骞官拜为大行。大行令为九卿之一,秩中二千石。张骞死后一年多,经其派往西域诸国之副使均携该国使节返汉。至此,汉与西域关系日益密切。本经“大行伯”一名,当出自时人对其功勋之缅怀。经云“把戈”,亦与张氏一生戎马生涯甚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