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余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余庆县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
释义 | 余府办发[2009]58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余庆县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 1、《余庆县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2009年余庆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表 二00九年四月三日 附1: 余庆县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县地质灾害点的分布、发展变化趋势及威胁范围,特制订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地质灾害主要隐患点的分布及威胁对象、范围 经省地质部门对我县地质灾害区划和调查,我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94处,其中滑坡77处、崩塌15处、地面塌陷2处,除2处经治理已稳定外,其他隐患点的稳定性较差,对居民、基础设施、厂房及耕地构成不同程度威胁,其中中型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潜在经济损失15500万元,威胁58户272人的生命安全;小型地质灾害隐患点92处,潜在经济损失2590.7万元,威胁468户2254人的生命安全。2008年发生地质灾害3起,新增隐患点4处,威胁43户119人,潜在经济损失150多万元。这些隐患点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主要分布在:一是公路沿线部分地段,集中分布在湄潭至余庆、龙溪至构皮滩、松烟至关兴、敖溪至关兴、大乌江至关兴和部分乡村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等为主。二是部分城(集)镇、村寨建设区。重点工程不合理开挖、切坡、或未采取防治措施而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三是部分中小学校地区。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地裂缝等为主。地质灾害威胁对象主要是部分城镇居民、交通干线过往车辆、学校师生、村寨住房人畜等。根据2008年以来全县地质灾害巡查和排查的情况,将1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作为2009年县级重要监控点,分别位于关兴镇狮山村(滑坡)、白泥镇干溪(滑坡)、敖溪镇什字村罗兴组(滑坡)、龙溪芝洲村中寨组(崩塌)、龙溪镇芝洲小学(滑坡)、大乌江镇关塘村木岔组(崩塌)、大乌江镇乌江村回龙场(滑坡)、小腮镇中关村格懂组(滑坡),潜在经济损失18240.7万余元,威胁569户,2645人的生命安全。 二、地质灾害防治原则、职责、措施 (一)地质灾害防治原则 1、实行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管理,科学防治的工作原则; 2、采用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群测群防与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原则; 3、坚持“谁破坏、谁引发、谁治理”的工作原则。 (二)地质灾害防治主要职责 1、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规定的职责,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纳入政府日常工作,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一是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机构健全、人员落实;二是组织编制和及时发布辖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三是落实领导责任制,做到层层负责、分级管理;四是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和年度计划,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用于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防治;五是组织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应急演练和制定重要隐患点防灾预案;六是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和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活动,增强公众地质灾害防治、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七是组织各相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检查,督促部门采取措施,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八是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及时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赶赴现场,采取紧急防灾和应急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2、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建设、交通、乡企、水利、教育、经贸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对下属部门、单位提出防灾要求,制定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单位、项目业主编制隐患点防灾预案;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险情巡查、排查、检查,一旦发现险情应及时组织力量,筹集资金对隐患点进行治理;协助国土资源部门做好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治理责任认定和责任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各企事业单位、工矿、机关、学校等,应对各在建或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建筑物、设施、场地等进行认真的防灾部署,落实防灾措施,确保人员财产安全。 (三)主要预防措施 1、建立群测群防网络。建立县、乡(镇)、村三级群测群防网络体系,落实点上的防灾预案,每处灾害点必须逐级落实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及监测人,做好监测预报工作。对存在险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登记发放防灾避灾明白卡。组织开展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演习,提高地质灾害实战、协调、配合应急反应能力。 2、要密切关注各级气象台发布的强降水天气过程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认真分析本地区、本单位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监测预报,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3、开展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在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予以公告,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进行工程建设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并组织有关部门采取工程治理或者搬迁避让措施,保证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一项贯彻落实预防为主,从源头上遏制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举措。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征地、建矿山等都要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按规定实行备案登记。 5、组织重大隐患点治理。组织有资质的单位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地段(点)制定防治方案,避免重大群死群伤地质灾害发生。需进行工程治理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要积极申报争取上级立项治理。 三、地质灾害事件的处置 地质灾害发生后,按照《余庆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余府发〔2006〕30号)的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各相关工作部门应迅速启动地质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和相关保障预案,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实施抢险救援,防止人员伤亡扩大。根据地质灾害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分级标准,按分级管理、分级处置的原则,做出应急响应,组织实施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小型地质灾害由县、乡镇人民政府做出应急响应并负责处置,县政府有关部门给予帮助支持。中型地质灾害由市人民政府做出应急响应并负责处置,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由省或国务院抢险救援指挥部做出应急响应,并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和各方力量进行处置。 四、实施重点地质灾害工程治理 根据我县地质灾害工作情况,国土部门要积极向上级争取关兴镇狮子场滑坡、大乌江镇回龙场滑坡等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项目申报工作,力争治理工程早日实施。 五、加强地质灾害的动态监测 地质灾害动态监测是对地质灾害体变形破坏状况及其宏观前兆随时间变化的监测。地质灾害监测原则上是谁受威胁,谁负责监测。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建立镇(乡)、村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威胁公路、通讯、水利设施、学校等的地质灾害危险体由设施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监测。一是对重大隐患点,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落实防灾责任人、监测人、报警信号、撤离路线, 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和速报制度。二是对那些危害性大、危险性大的重要灾害隐患点,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在汛前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并制定好应急避让方案。三是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提高预报精度,加强专业监测分析与群测群防有机结合的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附2: 2009年余庆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表 序号 地灾名称 隐患地点 地灾 类型 隐患 规模 威胁住户 1 关兴镇狮山村山体滑坡 关兴镇狮山村集镇 滑坡 中型 38 152 3500 车辆、行人、公共设施 古滑坡、降雨 监测 关兴镇人民政府 2 白泥镇民同干溪滑坡 白泥镇民同村干溪组 滑坡 小型 19 73 85 严重威胁19户73人安全 自然 监测、搬迁避让 白泥镇人民政府 3 敖溪镇什字村罗兴滑坡 敖溪什字村罗兴组 滑坡 小型 13 59 42 严重威胁13户59人安全 自然 监测、搬迁避让 敖溪镇人民政府 4 龙溪镇芝洲村白岩崩塌 龙溪芝洲村中寨组 崩塌 小型 3 9 20 车辆、行人、牲畜 自然 监测、搬迁避让 龙溪镇人民政府 5 龙溪镇芝洲村芝洲小学滑坡 龙溪镇芝洲小学 滑坡 小型 6 白泥镇民同白岩滑坡 民同白岩滑坡 滑坡 小型 14 56 80 严重威胁14户56人安全 自然 监测、 治理 白泥镇人民政府 注:灾害规模主要按受威胁情况分为大型、中型、小型。 2009年余庆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表 序号 地灾名称 隐患地点 地灾 类型 隐患 规模 威胁住户 7 大乌江镇乌江村山体滑坡 大乌江镇乌江村回龙场 滑坡 中型 20 120 12000 车辆、行人、住户 古滑坡、降雨 监测、 治理 大乌江镇人民政府 8 大乌江镇关塘村木杈崩塌 大乌江镇关塘村木岔组 崩塌 小型 4 18 20 车辆、行人 自然 监测 大乌江镇人民政府 9 敖溪官仓村群星挥家坡滑坡 敖溪镇官仓村群星组 滑坡 小型 13 47 40 严重威胁13户47人安全 暴雨 监测、搬迁避让 敖溪镇人民政府 10 小腮镇魁龙村山塘滑坡 小腮镇魁龙村山塘组 滑坡 小型 12 60 60 严重威胁12户60人安全 暴雨 监测、搬迁避让 小腮镇人民政府 11 小腮镇魁龙滑坡 小腮镇魁龙村魁龙组 滑坡 小型 11 61 35 严重威胁11户61人安全 暴雨 监测、搬迁避让 小腮镇人民政府 12 白泥镇民同岩滑坡 民同村岩口滑坡 滑坡 小型 11 40 40 严重威胁11户40人安全 自然 监测、搬迁避让 白泥镇人民政府 注:灾害规模主要按受威胁情况分为大型、中型、小型。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