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余德扬 |
释义 | 余德扬(1911—1940),爱国民主人士;世居安徽省全椒县大马厂山根王村,是民国初年破山口坊坊董、地主余宜之之子,余德扬居长。 毕业于全椒县立中学校;余宜之死后,余德扬主持家务,经地方人士公推从政,任破山口坊联保主任;并参加国民党,任第五区区党部书记。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底,全椒沦陷后,县国民政府官员闻风而逃,社会秩序混乱,大马厂地区更是土匪猖獗。地方士绅为了保护家产,请余德扬出任五区区长,组织地方武装——区署后备大队,维护地方治安;此间,余曾率部狙击过攻打大马厂的股匪和日军。 民国二十七年中秋,新四军四支队老八团到达大马厂,团结各阶层进行抗战,余德扬积极配合新四军进行抗日工作。 当时,沦陷区到处设立关卡,商品奇缺。同年秋,在四支队军需处的倡导下,由余德扬出面筹办军民合作社,采购商品和军需物资,使战乱中大马厂出现了一时的经济稳定。由于国民政府克扣给养,新四军四支队八、九团到达大马厂后缺衣少食。冬,余德扬以区长名义发动各乡募捐大米1400担(每担160斤),自己个人捐献200担给新四军。第二年夏,听说新四军九团三合集驻军缺粮,余德扬虽肺病复发,仍带病奔走募集糙米200担、军鞋3600双送给九团;同时,还组织“商抗”募捐棉絮30床、现金300元,以及食糖、鸡蛋、豆腐皮等营养品送给驻大马厂观音庵的新四军四支队后方医院。八团政委林凯为此事亲往区署向余德扬面谢。当驻古河镇的省五区专员李本一得知余德扬为新四军筹集衣物、军粮一事后,几次在电话中警告余,并下令禁止,余德扬则秉持民族大义,置之不理。 民国二十八年冬,国民党破坏抗日统一战线,制造分裂,大马厂军民合作社被迫撤销,在这种情况下,余德扬仍将合作社的余资全部捐献给四支队后方医院。同年12月,因时届寒冬,士兵仍未着棉,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张云逸亲到大马厂区署,请余德扬设法解决600套棉衣。 余德扬当即通知“商抗”及各乡有影响的人士在二湖冲杨村召开紧急会议,余率先捐献200元,会后共募捐600元,订购棉衣600套送交新四军八团军需处。 此事被李本一知道后,将余叫到古河专署当面训斥,余以“抗日一家,拥军无过”予以反驳。争论间气愤至极,肺病大发,当李的面吐血不止,才免遭关押,但区长一职被李免去。 事后,余德扬被抬回大马厂桥头庵治疗,病情日益严重,驻周家岗的新四军四支队政治部得知后,数次派人于夜间到桥头庵欲接余至周家岗新四军医院治疗,但由于余德扬的病情已经恶化,不久病逝于桥头庵中。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