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油菜幼苗立枯病 |
释义 | 症状 油菜幼苗立枯病主要发生在油菜幼苗出土过程中或出土后,幼茎中下部变褐缢缩,严重的植株干枯后死亡。造成死苗或缺苗断垅。苗期染病引起立枯病,成株染病引起基腐,此外还能侵染叶片。 病原 Rhizoctonta solani Kühn称立枯丝核菌AG2—1和AG—4菌丝融合群,属半知菌类真菌,该菌不产生孢子,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初生菌丝无色,后为黄褐色,具隔,粗8~12微米,分枝基部缢缩,老菌丝常呈一连串桶形细胞。菌核近球形或无定形,0.1~0.5毫米,无色或浅褐至黑褐色。担孢子近圆形,大小6~9×5~7微米。有性态为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Donk.称瓜亡革菌,属担子菌门真菌。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一般发生在7~8月,病菌以菌核或厚垣孢子在土壤中休眠越冬,翌年地温高于10℃开始发芽,进入腐生阶段,油菜播种后遇有适宜发病条件,病菌从根部的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发病。后病部长出菌丝继续向四周扩展,也有的形成子实体,产生担孢子在夜间飞散,落到植株叶片上以后,产生病斑,此外该病还可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或种子传播蔓延。土温11~30℃、土壤湿度20%~60%均可侵染,高温、连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幼苗抗性差或反季节栽培易染病。 防治方法 (1)正确选择播期,根据当地气候,因地制宜确定适宜播种期,不宜过早播种。选用北京小杂50号、51号、57号、61号、67号、津白45、星白1号、潍白1号、蓉白4号等耐热或耐湿品种及适于西南地区的迟油菜,矮抗1、2、3号等新品种。(2)播种后遇连续几天高温天气,应及时浇水降低地温,控制该病发生。(3)在南方油菜地不要用带有纹枯病的稻草作覆盖物,也不宜在纹枯病重的稻田改种大油菜。(4)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也可采用猪粪堆肥,培养拮抗菌Bacillus cereas进行土壤或种子处理,可有效地抑制丝核菌,达到防治立枯病的目的。(5)有条件的可实行3年以上轮作。(6)必要时喷洒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敌克松易光解,要现用现配。(7)加强苗床管理,科学放风,防止苗床或育苗盘高温高湿条件出现。苗期喷洒植宝素7500~9000倍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抗病力。用种子重量 0.2%的40%拌种双拌种。苗床或育苗盘药土处理。可单用40%拌种双粉剂,也可用40%拌种灵与福美双1∶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施药8克。药土处理方法同猝倒病。立枯病单发区,单用拌种灵防效不高,须混入等量福美双方可奏效。也可采用氯化苦覆膜法,即整畦后每隔30厘米把2~4毫升的氯化苦深施在10~15厘米处,边施边盖土,全部施完后用地膜把畦盖起来,12~15天后播种定植。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2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10%立枯灵水悬剂3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每平方米2~3升。猝倒病、立枯病混合发生时,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淋,每平方米2~3升,隔7~10天1次,连续喷洒2~3次。也可试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云大—120(芸苔素内酯)3000倍液。生物防治。利用拮抗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吴氏猪粪堆肥培养拮抗菌做土壤、种子及繁殖织织处理,可防治立枯病。靠近地面的果实,易发生丝核菌果腐病,最好用草绳做成圆圈把瓜垫起,也可喷洒上述杀菌剂进行防治。此外还可选用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45%土菌消水剂450倍液、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采用种子包衣。采用种衣剂9—2号,对种子包衣技术是以种子为载体,将高效内吸杀菌剂、杀虫剂及微量元素、激素等借助成膜剂包衣种子表面,迅速固化成不易脱落的药膜,种子播种后吸水发芽、出苗、生长、种衣剂上的有效成份逐渐被根吸收传导到植株各部,对地上、下的病菌、害虫、老鼠均有防治作用。黄瓜种衣剂9—2号对蔬菜瓜类均有效。使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5%(有效成分量)折算成商品量为0.5×100/20=2.5克≈2.5(ml)即2.5ml可拌100克种子。商品有效浓度为2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