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永远的汪曾祺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金实秋 训练班 著 出 版 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ISBN:9787807066583 出版时间:2008-05-01 版 次:1 页 数:309 装 帧:平装 开 本:32开 内容简介汪曾祺在中国文坛上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文品与人品在文艺界队伍中有口皆碑。他对中国文坛的影响,尤其对年轻一代作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以其优美的文字和叙述唤起了年轻一代对母语的热爱。汪曾祺逝世已10年,但至今仍有许许多多热爱他、喜欢他的人生活在他的世界中,仍以各种方式缅怀他。本书收录了黄裳、范用、林斤澜、邓友梅、铁凝等多位作家和汪曾祺的亲朋好友所写的纪念文章数十篇,并配有一定数量的照片。 作者简介金实秋,笔名羽夫,1945年生,江苏高邮入,曾任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现为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剽秘书长、秦少游学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太平天国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太平天国史学研究会秘书长、江苏省作协会员。著有《文坛管见》、《自怡留痰集》、《佛教名胜楹联》、《郑板桥与佛教禅宗》等。 目录林斤澜一棵树的森林(代序) 1997 陆建华 汪老,一路平安 李春林 “英年早逝”的汪曾祺先生 屠燮昌 汪曾祺琐谈 刘锡诚 “我是个文体家”——忆汪曾祺先生 张昆华 寻呼汪曾祺 陈其昌 向汪曾祺三叩首 赵本夫 汪先生 卫建民 悼念汪老 李洁非 空白——悼汪曾祺先生 唐达成 幽兰自芬芳——悼汪老 高洪波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晓 雪 绵绵不尽的思绪——悼念汪曾祺 李锐 告别 邵燕祥 汪曾祺小记 龙冬怀 念汪曾祺先生 弘征恨 难同再对“擂茶”——忆汪曾祺 白 桦 “假我十年闲粥饭”——送别汪曾祺老兄 徐城北 忆汪曾祺 吴 然 木香花湿雨沉沉——怀念汪曾祺先生 刘文起 生命的丰碑——悼曾祺师 王干 赤子其人赤子其文 萌娘 苍茫时刻 央珍 来自一个西藏人的纪念 舒乙 一个可爱的大作家 何志云 赤子其人 马识途 想念汪曾祺 邓友梅 再说汪曾祺 彭 匈 千山响杜鹃 高晓声 杯酒告别 杨毓珉 往事如烟——怀念故友汪曾祺 商友敬 一天好月——送汪曾祺 汪明 往事漫忆——关于爸 林斤澜 《纪终年》补 1998 陆文夫 做鬼亦陶然 何镇邦 中国一位纯粹的文人——汪曾祺先生周年祭 苏叔阳 迟到的谢忱——悼汪曾祺先生 谭湘 相约在春季——散忆汪曾祺先生 陈国凯 我眼中的汪曾祺 弘征汪 曾祺的旧体诗 1999 桂苓 清谈汪曾祺 2000 朱延庆 汪曾祺十年前的信 汪 朗 “老头儿”如何看“老头儿” 2001 张肇思 不尽长河绕县行 2002 丁家桐 汪公远去 顾村言 清冷与小温 金实秋 梦断菰蒲晚饭花 ……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后记 精彩书摘汪老,一路平安 陆建华 断断续续写了近两年的《汪曾祺传》,终于到了杀青阶段。在写作过程中,我一直保持与汪老的经常联系,写好一章,就把打印稿快件寄给他看,他及时来电话给我谈意见。写最后一章,也即全书的结尾时,我设想了几个方案,都觉得不满意。踌躇中突然想到汪老一贯真诚待人,尤其关心青年作家,并总是殷切地把文学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就引用了他为黑孩的散文集《夕阳正在西逝》所写的序文中最后几句话。这几句话,汪老写得真挚而深情—— 再过两三个月,黑孩就要到日本去。接触一下另一种文化,换一个生活环境,是有益的。黑孩,一路平安! 抄录下这段引文后,我心中忽然涌起难言的激动。怀着深深的敬意,我不假思索写了如下一段文字,也即《汪曾祺传》全书的最后几句话: 以年龄分,汪曾祺与黑孩,该是爷孙关系了。这样的序,这样饱含真情的语言,不仅黑孩,所有读了这篇序言的人,都无不为之感动。对于汪曾祺这样一位挺可爱、挺真诚的老作家,对这样一位今年已经77岁的饱经沧桑的老人,且让我们也从心底道一声: 汪老,请多保重,一路平安! 为抓紧时间,使《汪曾祺传》早日出版,这最后一章没有像其他章节再寄打印稿给他,而由我在电话中向他汇报。当我朗诵完本章最后几句话,汪老听了很高兴,电话中传来他至今没有消失的带有家乡高邮韵味的普通话声音:“建华,辛苦了,谢谢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