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永随我心:向李开复学习如何做人做事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5月1日) 平装:211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9787561350447, 7561350449 条形码:9787561350447 内容简介《永随我心:向李开复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内容简介:李开复成长中的十个启发:一、自信不失谦虚,谦虚不失自信;二、天赋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天赋;三、思考比传道更重要。观点比解惑更重要; 四、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 五、挫折不是处罚,而是学习的机会; 六、创新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七、完美的工作:学习成长、兴趣、影响力: 八、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九、最好的领导是让你的员工学习成长,做有兴趣的事; 十、你的价值并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 编辑推荐《永随我心:向李开复学习如何做人做事》:一个永远做最好的自己的人 一个勇敢做自己,既坚持理想原则又不落后潮流的人 一个世界因为他的存在而不同的人 作为学者、管理者、青年导师、中国IT教育的先驱者 叙写李开复先生的多面人生 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 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 让两个世界产生最大的不同,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 作者简介李开复祖籍中国四川,1961年12月生于台湾。在他11岁的时候赴美留学,19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他所开发的“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1988年度最重要的科学发明。在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他开发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曾击败过人类世界冠军。他还是美国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和华人精英组织百人会的副会长。 李开复曾先后在苹果、SGI微软、谷歌等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担任要职,1998年亲手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即后来的微软亚洲研究院),2000年担任微软公司的全球副总裁,是比尔·盖茨的七位高层智囊之一。2005年,李开复加入谷歌公司,担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2009年,李开复在中国北京创办刨新工场,旨在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 李开复在不同领域内的成就: 科研领城: 李开复是国际知名的语音识别技术专家,原为卡内基·梅隆大学副教授,他采用统计学的方式来进行语言识别研究,使计算机对语音的识别率上升到96%。曾获《商业周刊》1988年度“最重要的科学创新”称号。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及网络多媒体等领域享有很高声望。 管理领城: 李父开先后在苹果SGI、微软、GOOGLE四家世界级的公司里担任副总裁级别的高层管理人员。2009年离开GOOGLE在中国北京创立创新工场,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青年导师: 创办了开服后改为我学网。为中国的学生们提供多方面的帮助成长的资源,包括相关的教育文章和网站学习资源、各地高校学生们的经验介绍和心导交流,从而帮助中国学生的成长。 目录上篇:李开复的传奇经经历——做最好的自己 李开复,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名字。或许很多人早已知晓他的鼎鼎大名,或许是苹果、微软和Google等这些世界著名的大公司给了他令人景仰的荣誉,然而每个人的成功都不可能仅仅是一种偶然。在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李开复的人生经历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李开复的成功也是一种必然。 第一章 李开复的职业生涯 在苹果、SGI、微软和Google这四家世界级公司的经历,使李开复一步步地从平凡走向卓越,从独特走向了优秀。而放弃价值千万的股票离开Google,创办创新工场为中国青年搭造创业平台,则充分体现了他多元化的价值观。 1.杰出的李开复 2.家庭教育的影响 3.大洋彼岸的新天地 4.抉择为之奋斗的事业 5.在苹果的成长岁月 6.在SGl的难忘经历 7.在微软的成功之路 8.跳槽引发的“巨头”之争 9.创新工场——李开复的黄埔军校 第二章 科研领域的精英 作为一名顶尖的科研人才,李开复的学术历程呈现着清晰的道路。从哥伦比亚大学到卡内基-梅隆大学,从语言识别领域到人工智能领域,李开复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1.让研究领域转向 2.从研发专家到电子电器工程师 3.算法的力量 4.未来的用户界面 第三章 世界缎企业的管理者 对于出身技术的李开复来说,在四家世界级的公司里先后担任副总裁级别的高层管理人员,这无疑是一个挑战。然而,李开复却轻松自如地实现了这个跨越,成功地完成了科技专家到高层管理者的完美转型。 1.从技术专家到管理者 2.在微软八年的管理境界 3.在谷歌的成功之道 4.Google的人才观 第四章 中国青年的导师 一个人的成功不完全依赖自己的天赋,但是,一个成功的人士却可以自由地选择“独善其身”而不去顾及他人的成败,然而李开复却无私地选择了“惠及他人”。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重新给成功下了定义,并与广大的青年学子共同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 1.做最好的自己 2.真心为青年学子的成长奉献心血 3.以勇气、智慧和度量与中国学子共命运 4.李开复的人才观 5.李开复的诚信观 6.对青年学生的教诲 7.给中国家长的建议 8.对中国教育制度的反思 9.对美国大学教育的思考 中篇:最大化自己的影响力——给中国学生的七封信 微软与Google这两个世界级的企业,为了争夺李开复而不惜闹上法庭。这场“副总裁争夺战”的缘由正如美国《西雅图时报》所报道的那样,其焦点并不在于李开复在技术上的专长,而在于他对青年一代科技人才,特别是中国青年人的影响力。而李开复的这种影响力,正是从他给中国学生的几封公开信开始的。 第五章 从诚信谈起 在美国微软总部担任副总裁期间,李开复突然产生了一种冲动,那就是给处于迷茫中的中国学生们写封信,将自己在与学生们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以及要对中国学生的一些忠告写出来,这第一封信,就是从诚信谈起。 1.诚信和正直 2.生活在群体之中 3.做一个主动的人 4.挑战自我、开发潜力 5.直截了当的沟通 6.珍惜你的学习生活 7.明确属于你的未来. 第六章 从优秀到卓越 如何成才?这是许多中国学生所困惑的问题。可以说,个人素质或“价值观”是成才的必要的基础。但是,除了素质之外,成才同样需要领导能力。为此,李开复建议大家: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成功的领导,最重要的不是你的智商,而是你的情商。 1.提高个人素质 2.情商和领导能力 3.从优秀到卓越 第七章 成功、自信、快乐 很多中国学生渴望成功但又觉得成功遥不可及,渴望自信却又总是自怨自艾,渴望快乐但不知快乐为何物。为此,李开复告诉大家——成功、自信、快乐是一个良性循环:从成功里以得到自信和快乐,从自信里可以得到快乐和成功,从快乐里可以得到成功和自信。 1.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2.自信是自觉而非自傲 3.快乐比成功更重要 第八章 大学四年应该这么度过 李开复的大学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四年里,他同样经历了激情、乏味,甚至“挂科”的危险,但他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找到了大学生活的方向。四年的时光,他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智慧,以及成功的资本。 1.学会自修 2.学好基础知识 3.学会实践 4.学着培养兴趣 5.学会积极主动 6.学会掌控时间 7.学会为人处世 第九章 积极主动地去选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群体意识,大力推崇“从上”、“从众”等行为方式。对于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中国青年来说,“自主”这两个字是那么陌生和遥远,他们在对人生的规划和日常的行为中缺乏积极主动,总是按照父母和老师的安排来执行,从来不去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1.积极主动是时代对你的要求 2.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3.远离被动要从小事做起 4.抓住命运中力所能及的事情 5.主动寻觅机遇 6.不要坐等机遇上门 7.为自己创造机遇 8.第七步:积极地推销自己 …… 下篇:化解迷茫的“开复老师”——寄语当代中国青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