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卫
释义
1 米开朗基罗塑雕像

大卫(希伯来语:דָּוִד),旧译大辟,天主教译为达味,伊斯兰教译作达吾德,是以色列联合王国的第二任国王。大卫的意思是“被爱的”。大部份关于他的记载都出自《塔纳赫》中的撒母耳记上和撒母耳记下。虽然大卫不是没有缺点,但在以色列所有古代的国王中,他被描述为最正义的国王,并且是一位优秀战士、音乐家和诗人。有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雕像。

基本资料

名称:大卫(David)名字的意思是“被蒙爱者”作者:米开朗基罗 多纳泰罗

时间:公元1501-1504年

完成日期:1504年年1月25日

材质:云石雕像

规格: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

收藏地:现收藏于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

《大卫》雕像介绍

米开朗基罗生活在意大利社会动荡的年代,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对所生活的时代产生了怀疑。痛苦失望之余,他在艺术创作中倾注着自己的思想,同时也在寻找着自己的理想,并创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体格雄伟、坚强勇猛的英雄形象。《大卫》就是这种思想最杰出的代表。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经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歌利亚,保卫了祖国的城市和人民。米开朗基罗没有沿用前人表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在这件作品中,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飒爽,左手抓住投石带,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大卫体格雄伟健美,神态勇敢坚强,身体、脸部和肌肉紧张而饱满,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视着前方,表情中充满了全神贯注的紧张情绪和坚强的意志,身体中积蓄的伟大力量似乎随时可以爆发出来。与前人表现战斗结束后情景的习惯不同,米开朗基罗在这里塑造的是人物产生激情之前的瞬间,使作品在艺术上显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态似乎有些象是在休息,但躯体姿态表现出某种紧张的情绪,使人有强烈的“静中有动”的感觉。雕像是用整块的石料雕刻而成,为使雕像在基座上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艺术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头部和两个胳膊,使的大卫在观众的视角中显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满了巨人感。

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开朗基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作为一个时代雕塑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大卫》将永远在艺术史中放射着不尽的光辉。

《大卫》原作被放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为了艺术品的保护,《大卫》原作被放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中,同时在市政厅门前还矗立有一座复制品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欣赏。

中国宁波一尊青铜大卫复制像

意大利的雕刻家兼建筑 师贝尼尼也有过《大卫》的作品

2006年,意大利赠送给中国宁波一尊青铜《大卫》复制像。现正矗立在宁波大剧院门口。

Solomon,大卫之子和继承人三、《大卫》青铜雕刻

多纳太罗所作的《大卫》(1435)是文艺复兴第一件全身裸体像,充分吸收了古典风格,准确的表现出人体结构,反映了市民的进取精神和人文主义的理想。

多才多艺的米开朗基罗和《大卫》

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一位多才多艺的巨人。他不仅是伟大的雕刻家、画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家和诗人。在他漫长的一生经历了意大利从繁荣到衰落的转变,他始终是一名坚定的人文主义者,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如果说达芬奇创造了内心深邃、高度智慧和风格文静的典型,那么米开朗基罗就以塑造了充满力量、坚毅果断和具有信心的英雄形象而不朽。他的笔下、刀下的英雄虽然取材于宗教、神话故事,其实是讴歌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力挽狂澜拯救祖国的英雄,寄托了艺术家和人民的希望和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米开朗基罗于1475年3月6日出生在离佛罗伦萨不远的努加普莱斯,父亲是当地的地方长官,自幼丧母,他是在乳母(一位大理石匠之妻)的家中长大的。从小就和大理石做伴,米开朗基罗十三岁时违抗父命,不再学习拉丁文,改从佛罗伦萨著名画家基兰达约的作坊学艺,显出惊人的绘画天赋。一年多后他进入当时佛罗伦萨当权者美狄奇的庭苑学习在这里他接受雕刻家贝尔托尔多·弟·乔凡尼的指导。贝尔托尔多是多那太罗的学生,这对少年米开朗基罗产生重要的影响。

1501年春,米开朗基罗回到佛罗伦萨,秋天开始创作著名的雕塑《大卫》,至1504年完成。

《大卫》获得巨大的成功,标志着米开朗基罗艺术上的成熟。《大卫》是一座立像,高5.5公尺,是在一块被人损坏过,而没有雕刻家再敢于动手的,闲置了近半个世纪的巨大大理石上雕刻而成的。米开朗基罗刀下的大卫是一个充满着旺盛生命力,有着必胜信念的健与美的英雄形象。

在米开朗基罗以前,不少雕塑家曾塑造过大卫的形象,往往是表现战斗胜利后的大卫形象。如多那太罗的青铜雕像《大卫》,显出喜悦和悠然自得的神情。而米开朗基罗却是精心刻画了大卫临战前的一刹那头部微微转向左方,双目紧紧地凝视着敌人,左手握着肩上的投石器,右手自然的下垂,略握拳头,外表的平静,使塑像更具内在的紧张和运动感,更加显示出大卫的沉着、勇敢和必胜的信念。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获得了盛大的成功,雕像的勃勃雄姿成了当时佛罗伦萨市民心目中抵御外敌、保卫祖国的英雄形象的化身。

2 古以色列国第二代国王

大卫,广泛运用于人名。古以色列国第二代国王大卫。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建立统一的以色列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多年来犹太人恢复故国故都的期望都以大卫为中心。基督教圣经《新约全书》强调耶稣是大卫的后裔。在伊斯兰教圣训中,大卫(达乌德)也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有,如法过画家、美国魔术师、英国球星、意大利雕刻家等同名人物。

大卫生于伯利恒,是耶西最小的儿子。最早在国王扫罗宫中任职,同王储约拿单结为契友,娶扫罗之女米拉为妻。大卫对非利士人作战英勇,为百姓所爱戴,因而招致扫罗嫉妒,企图杀害大卫,大卫逃往南部边疆地区,组织起义部队。他以种种政治姿态赢得国内长老的支持。扫罗和约拿单父子在对非利士人的作战中身亡,大卫乘机到希伯仑,登位称王。扫罗另一子伊施波设与大卫争夺王位,经过几年内战,伊施波设为部下所害,大卫正式成为统一的全以色列国王。大卫进而击败控制耶路撒冷城的耶布斯人,占领该城,以之为首都,并将以色列的最高宗教象征约柜迁来。大卫率军重创非利士人,使他们不再构成威胁。以色列兼并地中海沿岸地带。大卫次第征服邻近各小国,建成帝国,在位40年。大卫在占领耶路撒冷时,同时控制了以城内锡安山为中心的宗教设施。大卫鼓励锡安崇拜,因此后世以耶路撒冷为圣城,以大卫为期望中的救世主的理想形象。大卫以王权为神在地上统治的工具,对人类宗教史特别是西方宗教史产生重大影响。

人物简介

犹太人,古称希伯来人,也叫以色列人。他们的祖先是生活在两河流域的游牧民族。他们曾迁移过许多地方,到过巴勒斯坦、埃及,在埃及差点沦为奴隶。后来,他们在首领摩西的率领下,逃出埃及,又重返巴勒斯坦的土地。

巴勒斯坦位于地中海岸边,是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要道。这里最早的居民是迦南人,之后又来了海上民族非力斯人。“巴勒斯坦”地名的原意就是“非力斯人的土地”。以色列人把巴勒斯坦称为“流着牛奶和蜂蜜的土地”。公元前1025年左右,他们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第一个希伯来人的王国。为了能在巴勒斯坦站稳脚跟,以色列人必须同非力斯人战斗。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1000年的某一天。在巴勒斯坦的一个山谷地带,非力斯人与以色列人两军对峙。以色列人的首领名叫扫罗。

这时,从非力斯人军营中走出来一个大汉,名叫歌利亚。只见他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头戴铜盔,身披铠甲,肩扛铜矛。歌利亚大步走上来,对着以色列军队立定高声叫道:“你们这些扫罗的奴才,不是要打非力斯人吗?我就是非力斯人啊,你们怎么不来打呀?要是好汉的话,快点派个人来与我战斗。如果他敢与我战斗,把我杀死,我们就做你们的仆人。如果我胜了他,你们就做我们的奴隶,服侍我们。”

歌利亚喊了一阵子,对方没有一个人出来,他又叫道“你们赶快叫一个人出来,与我战斗,否则就是胆小鬼!”

就这样,歌利亚天天出来叫骂,骂得以色列人个个胆战心惊。扫罗手下无一将士敢出来迎战歌利亚。

正在此时,扫罗军营来了一个年轻人,他叫大卫,是来给他的当战士的哥哥们送食品的。大卫是个牧童,长得眉清目秀,又聪明过人。他见过三个哥哥后,听到军营外面有人在高声叫骂,问清了缘由,便愤愤不平地要去迎战歌利亚。扫罗王知道了,就把大卫叫到面前。大卫对扫罗说:“我们何必怕那非力斯人呢,我们应该和他去战斗!”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扫罗对大卫说,“你可不能和非力斯人战斗。你太年轻,而那歌利亚从小就是战士,他武功高强,力大无比。”

“我可不怕他,”大卫对扫罗说,“我在放羊时,有次来了一只狮子,从羊群中叼走了一只羊羔,我就跑去追赶它、击打它,从它口中救出羊羔。”

“你这么小就敢斗狮子?”扫罗问他,“狮子不咬你吗?”

“咬我?”大卫继续说,“那我就揪住它的胡子把它打死。我曾经一人赤手空拳打死过狮子,打死过熊。那非力斯人再敢来对阵叫骂,我一定叫他与狮子和熊一样!”

听见这样的豪言壮语,扫罗动了心。他对大卫说:“好吧,你可以出去战斗,愿上帝与你同在!”

扫罗王把自己的铜盔给大卫戴上,把自己的铠甲给他披挂整齐。大卫觉得这些装备太笨重了,妨碍他走路,他又脱了盔甲,仍旧穿上他的牧羊服。

大卫到溪水中捡了五块鹅卵石,装在口袋里,手里拿着牧羊杖和甩石鞭,然后从以色列军营中走下山谷,一步一步走近正在叫骂着的非力斯人。

那非力斯人也向着大卫走过来。歌利亚看见大卫满脸稚气、细皮嫩肉的样子,不过是个放羊娃,哪把他放在眼里。

两个人在两军阵前的山谷中,面对面地立定了。歌利亚对大卫说:“放羊娃娃,你拿着棍子到我这里来,难道我是狗吗?是不是以色列人都死绝了,叫一个娃娃出来迎战!”

大卫对歌利亚说:“你来攻击我,是靠刀枪和铜戟;我攻击你,是靠着我们的上帝耶和华。”

歌利亚迈着大步走过来。大卫也快步向他跑去,一边跑一边从口袋里摸出一块鹅卵石,搭在甩石鞭上。只见大卫用力一甩,“哧溜”一声,像一道流星,那鹅卵石飞了出去,正中歌利亚的前额!歌利亚大叫一声,扑倒在地。非力斯人全都惊呆了,谁也不敢上前。大卫手里没有刀,他就踏在歌利亚身上,从歌利亚腰间的刀鞘中拔出刀,割下他的头,把头提在手里。看见讨战叫骂的勇士死了,非力斯人顿时溃散了。扫罗率领以色列人呐喊着,追杀过去,一鼓作气攻下了非力斯人的几个城池,被杀的非力斯人成千上万。

当扫罗、大卫和以色列战士从战场上凯旋时,以色列妇女从城里出来,欢天喜地,唱歌跳舞,迎接扫罗王和杀敌英雄大卫。妇女们同声歌唱:扫罗杀敌千千!大卫杀敌万万!

后来,扫罗王继续征战非力斯人,他和三个儿子都战死沙场。扫罗死后,以色列的十二个部落开会,部落长老一致同意把王冠给大卫戴上。大卫登基时,年仅三十岁。他决心继承扫罗的事业,把非力斯人赶出巴勒斯坦。

这时在巴勒斯坦的中部有一个重要的城市,叫耶布斯,还在迦南人统治下。大卫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夺取耶布斯。耶布斯的迦南人最终向以色列人投降了。大卫将耶布斯改名为耶路撒冷(大卫城),作为以色列的首都。

大卫把盛放犹太教圣经的约柜运到耶路撒冷,还为它设计了一座华丽的宫殿。大卫宣布犹太教为国教,耶和华神是以色列人惟一的上帝。从这时起,这座伟大的城市——耶路撒冷,成了犹太民族的精神中心。

大卫在位四十年,没有一年不出征。他打败了非力斯人、迦南人、亚玛力人。以色列王国的版图空前扩展,北起黎巴嫩,南至埃及边境。

据《圣经》记载,大卫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写了很多优美的诗篇,还擅长演奏竖琴。所以,大卫在历史上不仅是英雄,而且也是杰出的诗人,以色列人以大卫王而骄傲。

大卫王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继位。所罗门王是一位和平统治者,又是一位外交家、建设者。他在位四十年,没有打过一次大仗。在他的统治下,以色列逐渐由贫穷走向富强。

大卫及他的儿子使犹大及以色列成为凌驾外邦的军事强国,国内兴盛的商业为以色列人带来前所未有的财富和声誉。他们所有支派由一个国君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后世的模范:王朝持续了差不多四个世纪,这八十年委实是以色列的黄金时期。

做以色列的国王,很难享受到唯我独尊顶天立地的“人主”感觉,因为他们最多指挥民众的血肉之躯,而有另一种人凌驾于国王之上,引领百姓的精神走向,他们就是以色列的“先知”。“先知”是耶和华神在人间的忠实代理人,而国王不过是神管理人民的世俗工具。工具若是锋利有效,则可以长期使用;工具若是生锈无用,则必被弃如蔽屣。至于那高贵的血统能否世袭,也还要看他们是否合神的心意。因此,即使是从粪堆中被提拔出来的穷乏人,未尝不能有朝一日南面为王。一言蔽之,除神以外,众人平等。民主的光辉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圣经时代就开始闪烁了。大卫(David)之前是扫罗王(Saul)的时代。扫罗虽然也是神拣选出来治理民众的国王,但他必须听命于先知撒母耳(Samuel)的训诫。然而,易于激动气质的扫罗逐渐悖离了当走的道路,使得撒母耳十分愤怒,一次争执中虽然扫罗也有悔悟的表现,但他不慎撕裂了撒母耳的袍襟,这也成了神和他“割袍断交”的征兆。于是,撒母耳奉神之命,转向民间去寻找新的国王。

在其他国家的历史中,王位更替的实质是争权夺利,但在以色列的历史中,新旧国王所争夺的是神的恩宠。感到神的厌弃,成了扫罗心中久久郁结的苦痛,也是他对未来继承者大卫强烈妒忌的源头。然而,大卫的一切都无可指责。

大卫成名于击败敌族非利士巨人歌利亚的一次交战。那种身高马大看似不可一世的对手似乎素来是少年英雄扬名的第一块大型垫脚石,比如齐天大圣孙悟空击败的巨灵神;《特洛伊》中阿喀硫斯亮相时一剑干掉的大块头。不过,少年大卫虽以一名勇敢的武士脱颖而出,却以为王弹唱的琴童身份伴君左右,足见其文武兼备的优秀素质,难怪一下子使扫罗的儿女们大为倾倒。王子约拿单(Jonathan)深爱大卫,《圣经》上数次提到:“约拿单爱大卫如同爱自己的性命”;公主米甲(Michal)也对大卫十分暗恋。然而,民众们狂热的追星举动却令扫罗暗生疑忌,那时的流行歌里唱道:“扫罗杀敌千千,大卫杀敌万万。”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无辜的大卫遭主嫉恨屡受横祸,却未料这是神特地安排的锤炼伟人的功课。神要毁掉一个人,必先使他疯狂。大卫舒缓的琴声也不能抚慰狂暴的扫罗。扫罗企图抡枪杀死大卫,却为后者数次躲开;甚至婚姻也成了扫罗借刀杀人的陷阱:大卫若要娶公主米甲,必须去杀一百非利士人。然而大卫超额完成:他的胜果是二百个敌人。身为王婿的大卫功高震主危机四伏,幸而有王子约拿单居中调停,可是,约拿单的悲剧也正在于此。他为好友辩解,却差点被父亲用枪扎个透心凉,扫罗还痛斥他――《圣经》此节译文尚算雅驯――“你这顽梗背逆之妇人所生的,我岂不知道你喜悦耶西的儿子(指大卫)自取羞辱,以至你母亲露体蒙羞么!”(撒母耳上20:30)其实,若译成粗口,更能显出扫罗满嘴喷粪的丑态:“我操你妈的!当我不知道,你是看上那个小白脸了!”这也落为后人怀疑约拿单和大卫同性爱的口实。

可是,约拿单对大卫实在有宫廷中罕见的赤诚,他不是不知道大卫可能妨碍他继承扫罗王位,但他却心悦诚服地说:“你必作以色列的王,我也作你的宰相”。(撒母耳上23:17)爱得那样投入,超越了政治功利,无论这是友谊或爱情,谁能不为之感动?后来大卫作《弓歌》悼念阵亡的约拿单时也说:“我兄约拿单哪!我为你悲伤。我甚喜悦你,你向我发的爱情奇妙非常,过于妇女的爱情。”(撒母耳下1:26)

扫罗对大卫的厌憎已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大卫在妻子米甲的帮助下逃了出去,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涯。他并不想叛国,却要求别国给他一方栖息之地;他去收复被敌人占领的基伊拉城,却受到扫罗从后攻击;扫罗发誓要将他从千门万户中搜出来,大卫却两次放弃了可以轻易杀掉扫罗的机会……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险波折,大卫勇敢、机智、宽容、忍耐的人格魅力越来越凸现出来,而扫罗在追索大卫的过程中滥杀无辜的凶残行径日益使百姓离心离德,许多人都归附大卫去了。

有道是“多行不义必自毙”,扫罗后来兵败自杀并不可惜,可惜的是夹在父亲和朋友之间的约拿单,亲情和友情俱不违背,也随着父亲战死沙场,但他忠信守约的品格铭刻青史万古流芳。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此役扫除了大卫登上王位的所有障碍,于是“大卫王”的称号就开始出现在以色列的史书中了。

强盛的帝国

大卫

括号内参考资料均为《旧约圣经》章节

这里所讨论的八十年,几乎是以色列政治与经济生活完全改变的年代。大卫及他的儿子使犹大及以色列成为凌驾外邦的军事强国,国内兴盛的商业为以色列人带来前所未有的财富和声誉。他们所有支派由一个国君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后世的模范:王朝持续了差不多四个世纪,这八十年委实是以色列的黄金时期。

这几章接续撒上十六有关大卫兴起的故事。扫罗之死令以色列失去领袖而臣服于非利士人脚下。然而,大卫正在有计划地一步一步踏上犹大以至全以色列君主这宝座:他的步履是坚定的,他不单为填补一个空缺。扫罗因执迷于追杀大卫而暴露了自己的弱点,使非利士人有机可乘,然而,大卫却致力保卫和扩大以色列的国土,镇压非利士人,而且使以色列的近邻顺服下来。

在希伯仑作犹大王(一 l一四 12)。

(1)英雄何竟死亡(一1一27)!虽然扫罗追逼大卫,但当大卫从非利士人处归来,终止逃亡的生活时,却听闻基利波山的噩耗,他心里面便极之忧愁——不单只为了失去他曾经尊敬的扫罗,还有他所关怀的约拿单,而使他心情更为复杂的是以色列的安危,以色列现在正需要一个勇敢的保护者。亚玛力的一个投机份子向大卫报王的死讯,希望藉此得到赏赐,却招来杀身之祸,由此可见,大卫的情绪是何等困扰。

他的哀歌反映出他因以色列人痛失君主而深感沉痛(一19一27)。大卫复述扫罗这位英雄已逝的光荣,具体地对比出现在受辱的感受,再加上挽歌那几句使人痛心的诗句,激发起所有以色列人,甚至发生这悲剧的基利波山,都为王与他的儿子哀哭。

(2)争取王位(二 1一四12)。大卫从他的寄居之地洗革拉胜利地回到希伯仑,在那处被拥立为犹大王(二1—4)。希伯仑这个古代城市,充满亚伯拉罕事迹遗留下来的记忆,这城有七年半的时间用作为大卫的首都(五5)。这时,扫罗家族仍然希望夺回王位。扫罗一个聪巧的将军押尼珥,支持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更确切应是伊施巴力),成为其他支派的王(包括约但河东的支派),但没有什么证据指出伊施波设的政府受人民支持。因为他的首都在河东,于是对支派间的影响力大受限制。反之,大卫却日渐受欢迎。

两位王并存的第二年(二10,三1),伊施波设因为不满押尼珥与扫罗妃嫔相好而责备他(三 6一11)。如果这是事实,可能代表押尼珥自己也有夺王位的野心,因为与扫罗妻妾有性关系可以视为王权的其中一个指标。押尼珥与王决裂之后,唯有投奔大卫(三 12一16);大卫则要求押尼珥帮助他使扫罗的女儿米甲重新作他妻子,这是大卫接受押尼珥的条件。伊施波设应承大卫的要求,但大卫的动机是政治性的:大卫旗下仍有扫罗的支持者,若米甲生下儿子,有助团结这批效忠扫罗的人。

押尼珥转过来协助大卫周游各地,向各支派长老游说,希望在大卫名下统一全国(三 17一19)。大卫的将军约押,因为疑忌这位化敌为友的押尼珥,便把他杀了。押尼珥之死,除了令大卫忧伤(三33、34的哀歌)之外,亦令伊施波设惊惶起来;不久之后,他便被扫罗以前的两个军长刺杀而死(四2、3)。这两个刺客希望藉此为大卫立功,但大卫却不高兴,并把他们杀掉。

在耶路撒冷成为全以色列的君王(五l一八18)

大卫的对手死了之后,大卫在希伯仑被立为全以色列的君主(五 1-5)。这时,犹大(这时包括了西缅、耶拉篾、基尼、拉哈勒,迦勒;撒上二十七10,三十29)与北部(以色列)联合起来。年者从未全心全意接受犹大所拥立的王,大卫的孙儿罗波安在位时,南北分裂一触即发,足以证明北方支派对南方的疑心。

(1)攻取耶路撒冷(五 6—16)。以色列入进迦南二百五十年后,却因为迦南人死守耶路撒冷而不能控制此城。耶路撒冷是一座古城(参创十四 18),是大卫设立首都的理想地点,它位于国土的正中央,不属南北支派,它的中立性,足以成为统一全国的理想地点。大卫军兵攻陷此城的详情极之模糊,但他们很可能是从一个水道进攻的(五8)。大卫攻城的时候,因着对耶布斯人的憎恨而用了心理战术:城内的耶布斯人曾取笑他们的军队为瞎子瘸子,所以攻城时,大卫提到这嘲弄,以激起士兵上战场撕杀的士气。

攻取耶路撒冷之后,大卫立刻巩固和美化他的首都。虽不及所罗门的气派,但大卫建筑计划所表现的奢华气氛,是扫罗最强盛的年日也想像不到的。单从大卫家族的人数(参三 2—5,五 13—16),已经知道宫室将会何等宏大。以色列人的生活方式开始改变了,大卫就是改变的策动者。耶路撒冷成为大卫自己的城市,里面的军队不属于任何支派,而是他自己拥有的。他有坚固的首都,能扫罗所不能——他由耶路撒冷出发,攻打非利士人的国土。果敢的大卫,对非利士人的战略了如指掌,令他不单在战场上得到决定性的胜利,而且还限制敌人不能踏出非利士地半步(五 17—25),达一百五十年之久,这是前所未有的胜利。

(2)宗教改革(六 1一七 29)。扫罗其中一个基本的错误,是他对宗教制度(尤其是圣所及祭司)毫不敏感。但大卫掌握到人民灵性传统的重要性,所以努力加以推广和发展。除非以色列的政治领袖同时也是宗教领袖,否则以色列难以真正统一。被扫罗忽视了很久的约柜,由大卫带到耶路撒冷,为它设立一座帐幕,因而使大卫之城不单是政治首府,也是宗教中心:这次行动,令大卫更能取得人民的效忠。大卫热烈地参与(在端正严肃的妻子米甲面前,他可能是太活跃了)奉献典礼,标明了他对以色列的神是何等敬畏,也令以色列人的信心巩固起来。他这份声誉,是他应得的,他从没有失去它。

扫罗的兴起,令先知撒母耳忧心不已;但大卫的登基却得到拿单完全的支持(七1—13),先知照神所吩咐,宣布大卫及其后裔与神有特别的关系。拿单以亚伯拉罕之约的用字,应许大卫得「大名」(七9,「得名好像世上大大有名的人一样」),国内人民安享太平,他和他的继承者与神都有亲密的关系;虽然神不允大卫为他建立一永久的圣殿,但却保证他儿子可以这样做。在以色列的宗教传统,这盟约的重要性是不能忽略的。先知盼望将来会有一位大卫君王在荣耀中统治以色列(赛九6及下文,十一1及下文),此盼望便源自这盟约:先知排斥北国非大卫后裔的君主,原因亦出于此约;而新约更把耶稣治理万民的权柄,追溯到耶稣的祖先大卫那里去(太一1;路一32) 。

为了管理公众崇拜中众多的敬拜规则,大卫便委派撒督及亚希米勒作祭司(八17)。亚希米勒的父亲亚比亚他似乎亦很活跃(十五24),也许他成为了「名誉祭司」,所以仍保持一定程度的影响力。这两个祭司的家族,若追考其根源,可回到示罗圣所,或再追溯到祭司谱系的创始人亚伦那里。不过,不是所有祭司都属于亚伦的后裔,大卫自己的儿子们,有些也算在其中(八18)。撒母耳记下对官方宗教的描述非常简单,但历代志的记载则非常详尽(代上二十三 1至二十九30),这个记录见证了大卫的改革政策:以前在示罗简单的圣所,在大卫手下渐渐改变,耶路撒冷详尽的祭仪,因此便成为所罗门及其继承者的管治特色。

(3)无与伦比的军事成就(八1—18)。第八章是大卫军事活动一个精简的总结,部份细节则在下文的段落才有所交待(例如,他与亚扪人及叙利亚联盟的冲突,第十章)。当各场战争尘埃落定,非利士人、以东人、摩押人、亚扪人,还有强盛的叙利亚城邦国——大马色、琐巴,甚至是哈马,都受大卫控制或归顺他。 以往的二十年内,以色列一直想摆脱非利士人的箝制。到了大卫上场后,非利士人的五大都会联盟就破坏了,以色列的影响范围也大为扩大,成了亚洲西部最强大的国家,疆土由沙漠伸展到地中海,又由亚迦巴湾伸到奥仑地河的哈马边境。

(4)治权中央化。大卫的宗教改革、军事成就、政治及社会改组,处处都要求行政结构的重大改变。这结构的复杂程度是难以估计的。圣经有两个大卫官员的名单(八15—18,二十23—26),他们包括:以色列的步兵元帅(约押):统辖非利士雇佣兵(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的领袖;上文提及的两位祭司;两位书记记录官方、国家,及行政上的文件;以及一个掌管「服苦的人」的监督(此监督的职位可能不是长期性的),责任显然是管理外邦来的劳工。这些官员没有独立的权力,王是每一方面(军事、宗教,或政治)的绝对领袖,他会紧密监察官员的工作,拥有最后的决策权。

二十四章记录先知强烈反对大卫的人口调查,是因为调查背后的动机有问题。它不只是为了计算人民的数目,而是决定各支派纳税及填补军兵的能力。虽然以色列人在大卫领导下能够不受外强干扰,但在国内,人民的个人自由就比较少了。由支派联盟到君主制的中央集权,所要求的调节是艰难的,而以色列人以后的历史,都证明他们的调节不大成功。

参考资料

1.美职-小贝首发基恩助攻多诺万破门 银河1-0夺冠 

扩展阅读:

1

贝克汉姆个人官方网站: www.davidbeckham.com

2

百度贝克汉姆吧: http://tieba.baidu.com/beckham

3

贝克汉姆球迷社区:http://beckham.org

4

贝克汉姆中文网站:http://www.davidbeckham.cn

5

贝克汉姆在线视频:http://u.youku.com/TenBeckham

开放分类:
足球体育英国名人足球明星

6.捷克·路易斯·大卫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

6 捷克·路易斯·大卫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

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 1748-1825)出生在巴黎的富商之家。9岁时,父亲在一次战斗中死去。在布歇的介绍下成为了韦恩教授的弟子。1774年由于《斯特拉多尼卡》获得罗马大奖,第二年与老师一同去罗马。当时的意大利流行古典主义,他受到了严格的教育。 代表作《贺拉斯兄弟之誓》,《马拉之死》,《萨宾妇女》等。雅各宾派。

7 数学大帝大卫

大卫(David Hilbert)即大卫·希尔伯特。是德意志著名数学家,对现代数学实现了全方位渗透,被誉为数学界的亚历山大大帝!

履历

大卫(1862~1943)生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前苏联加里宁格勒)附近的韦劳。

中学时代,大卫就是一名勤奋好学的学生,对于科学特别是数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善于灵活和深刻地掌握以至应用老师讲课的内容。1880年,他不顾父亲让他学法律的意愿,进入哥尼斯堡大学攻读数学。1884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来又在这所大学里取得讲师资格和升任副教授。1893年被任命为正教授,1895年,转入哥廷根大学任教授,此后一直在哥廷根生活和工作,于是1930年退休。在此期间,他成为柏林科学院通讯院士,并曾获得施泰讷奖、罗巴切夫斯基奖和波约伊奖。1930年获得瑞典科学院的米塔格-莱福勒奖,1942年成为柏林科学院荣誉院士。大卫是一位正直的数学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拒绝在德国政府为进行欺骗宣传而发表的《告文明世界书》上签字。战争期间,他敢于公开发表文章悼念"敌人的数学家"达布。希特勒上台后,他抵制并上书反对纳粹政府排斥和迫害犹太科学家的政策。由于纳粹政府的反动政策日益加剧,许多科学家被迫移居外国,曾经盛极一时的哥廷根学派衰落了,大卫也于1943年在孤独中逝世。

少年

一、老师在课堂上现想现推

1880年秋天,18岁的大卫进人家乡的哥尼斯堡大学,他不顾当法官的父亲希望他学习法律的愿望,毫不犹豫地进了哲学系学习数学(当时的大学,数学还设在哲学系内)。大卫发现当时的大学生活要多自由有多自由。意想不到的自由,使许多年轻人把大学第一年的宝贵时光都花费在学生互助会的传统活动饮酒和斗剑上,然而对大卫来说,大学生活的更加迷人之处却在于他终于能自由地把全部精力给予数学了。

大学的第一学期,大卫选学了积分学,矩阵论和曲面的曲率论三门课。根据规定。第二学期可以转到另一所大学听课,大卫选择了海德尔堡大学,这是当时德国所有大学中最讨人喜欢和最富浪漫色彩的学校。大卫在海德尔堡大学选听拉撒路·富克斯的课。富克斯是微分方程方面的名家,他的名字和线性微分方程几乎成了同义语。他讲课确实与众不同,给人的印象很深。课前他不大做准备,对要讲的内容,在课堂上现想现推。于是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形,某个问题在黑板上推不下去了,这时他就再想另外一种方法,有时一连要换好几种方法,但他最后总能推导出结果来。他就是这样,习惯于在课堂上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这样的课学生们如何看呢?他的一位学生后来回忆时写道:这样的课,使学生们“得到一个机会,瞧一瞧最高超的数学思维的实际过程。”我们可以想象,善于思考和学习的大卫肯定会从中领悟到一个数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这种包括几经碰壁终于找到解法的探索过程在教科书上无论如何是看不到的。把思考问题的实际过程展现给学生看,这样做实际上是非常富于启发性的。

二、苹果树下的例行出步

大卫在海德尔堡上了一学期以后,接下来的一个学期,本来可以允许他再转到柏林去听课,但他深深地依恋自己的家乡,于是他又回到了哥尼斯堡大学。再下一个学期──1882年春天,大卫仍决定留在哥尼斯堡。

这时赫尔曼·阅可夫斯基从柏林学习了三个学期后也回到了哥尼斯堡大学。闽可夫斯基从小就数学才能出众,据说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因把问题理解错了而“挂了黑板”,同学们异口同声叫道:“闭可夫斯基去帮帮忙!”在柏林上学时,他因为出色的数学工作曾得到过一笔奖金。这时,年仅17岁的阅可夫斯基正沉浸在一项很深奥的研究之中──解巴黎科学院出榜征解的一个问题:把一个数表成五个平方数的和。一年后,1883年春天,18岁的阅可夫斯基和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史密斯共享巴黎科学院的这项大奖。这件事轰动了整个哥尼斯堡。大卫的父亲因此曾告诫自己的儿子不要冒冒失失地去和“这样知名的人”交朋友。但由于对数学的热爱和共同的信念,大卫和比他小两岁的闵可夫斯基很快成了好朋友。

1884年春天,年轻的数学家阿道夫·赫维茨从哥廷根来到哥尼斯堡担任副教授,年龄还不到25岁,在函数论方面已有出色的研究成果。大卫和闽可夫斯基很快就和他们的新老师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他们这三个年轻人每天下午准5点必定相会去苹果树下散步。大卫后来回忆道:“日复一日的散步中,我们全都埋头讨论当前数学的实际问题;相互交换我们对问题新近获得的理解,交流彼此的想法和研究计划。”在他们三人中,赫维茨有着广泛“坚实的基础知识,又经过很好的整理,”所以他是理所当然的带头人,并使其他两位心悦诚服。当时大卫发现,这种学习方法比钻在昏暗的教室或图书馆里啃书本不知要好多少倍,这种例行的散步一直持续了整整八年半之久。以这种最悠然而有趣的学习方式,他们探索了数学的“每一个角落”,考察着数学世界的每一个王国,大卫后来回忆道:“那时从没有想到我们竟会把自己带到那么远!”三个人就这样“结成了终身的友谊。”

生平

大卫是对二十世纪数学有深刻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领导了著名的哥廷根学派,使哥廷根大学成为当时世界数学研究的重要中心,并培养了一批对现代数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数学家。大卫的数学工作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他几乎都集中精力研究一类问题。按时间顺序,他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不变式理论、代数数域理论、几何基础、积分方程、物理学、一般数学基础,其间穿插的研究课题有:狄利克雷原理和变分法、华林问题、特征值问题、"希尔伯特空间"等。在这些领域中,他都做出了重大的或开创性的贡献。大卫认为,科学在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科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他指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和终止。"在1900年巴黎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大卫发表了题为《数学问题》的著名讲演。他根据过去特别是十九世纪数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提出了23个最重要的数学问题。这23个问题通称希尔伯特问题,后来成为许多数学家力图攻克的难关,对现代数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卫问题中有些现已得到圆满解决,有些至今仍未解决。他在讲演中所阐发的相信每个数学问题都可以解决的信念,对于数学工作者是一种巨大的鼓舞。他说:"在我们中间,常常听到这样的呼声:这里有一个数学问题,去找出它的答案!你能通过纯思维找到它,因为在数学中没有不可知。"三十年后,1930年,在接受哥尼斯堡荣誉市民称号的讲演中,针对一些人信奉的不可知论观点,他再次满怀信心地宣称:"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大卫的《几何基础》(1899)是公理化思想的代表作,书中把欧几里得几何学加以整理,成为建立在一组简单公理基础上的纯粹演绎系统,并开始探讨公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研究整个演绎系统的逻辑结构。1904年,又着手研究数学基础问题,经过多年酝酿,于二十年代初,提出了如何论证数论、集合论或数学分析一致性的方案。他建议从若干形式公理出发将数学形式化为符号语言系统,并从不假定实无穷的有穷观点出发,建立相应的逻辑系统。然后再研究这个形式语言系统的逻辑性质,从而创立了元数学和证明论。大卫的目的是试图对某一形式语言系统的无矛盾性给出绝对的证明,以便克服悖论所引起的危机,一劳永逸地消除对数学基础以及数学推理方法可靠性的怀疑。然而,1930年,年轻的奥地利数理逻辑学家哥德尔(Kurt Godel,1906~1978)获得了否定的结果,证明了希尔伯特方案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正如哥德尔所说,大卫有关数学基础的方案"仍不失其重要性,并继续引起人们的高度兴趣"。

代表作

个人

《几何基础》

《数论报告》

《线性积分方程一般理论基础》

合著

《数学物理方法》

《理论逻辑基础》

《直观几何学》

《数学基础》

大卫的23个问题

下面摘录的是1987年出版的《数学家小辞典》以及其它一些文献中收集的大卫23个问题及其解决情况:

1. 连续统假设 1874年,康托猜测在可列集基数和实数基数之间没有别的基数,这就是著名的连续统假设。1938年,哥德尔证明了连续统假设和世界公认的策梅洛--弗伦克尔集合论公理系统的无矛盾性。1963年,美国数学家科亨证明连续假设和策梅洛--伦克尔集合论公理是彼此独立的。因此,连续统假设不能在策梅洛--弗伦克尔公理体系内证明其正确性与否。大卫第1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已获解决。

2. 算术公理的相容性 欧几里得几何的相容性可归结为算术公理的相容性。大卫曾提出用形式主义计划的证明论方法加以证明。1931年,哥德尔发表的不完备性定理否定了这种看法。1936年德国数学家根茨在使用超限归纳法的条件下证明了算术公理的相容性。

1988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卷指出,数学相容性问题尚未解决。

3. 两个等底等高四面体的体积相等问题

问题的意思是,存在两个等边等高的四面体,它们不可分解为有限个小四面体,使这两组四面体彼此全等。M.W.德恩1900年即对此问题给出了肯定解答。

4. 两点间以直线为距离最短线问题 此问题提得过于一般。满足此性质的几何学很多,因而需增加某些限制条件。1973年,苏联数学家波格列洛夫宣布,在对称距离情况下,问题获得解决。

《中国大百科全书》说,在大卫之后,在构造与探讨各种特殊度量几何方面有许多进展,但问题并未解决。

5.一个连续变换群的李氏概念,定义这个群的函数不假定是可微的 这个问题简称连续群的解析性,即:是否每一个局部欧氏群都有一定是李群?中间经冯·诺伊曼(1933,对紧群情形)、邦德里雅金(1939,对交换群情形)、谢瓦荚(1941,对可解群情形)的努力,1952年由格利森、蒙哥马利、齐宾共同解决,得到了完全肯定的结果。

6.物理学的公理化 大卫建议用数学的公理化方法推演出全部物理,首先是概率和力学。1933年,苏联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实现了将概率论公理化。后来在量子力学、量子场论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物理学是否能全盘公理化,很多人表示怀疑。

7.某些数的无理性与超越性 1934年,A.O.盖尔范德和T.施奈德各自独立地解决了问题的后半部分,即对于任意代数数α≠0 ,1,和任意代数无理数β证明了αβ 的超越性。

8.素数问题 包括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及孪生素数问题等。一般情况下的黎曼猜想仍待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最佳结果属于陈景润(1966),但离最解决尚有距离。目前孪生素数问题的最佳结果也属于陈景润。

9.在任意数域中证明最一般的互反法则 该问题已由日本数学家高木贞治(1921)和德国数学家E.阿廷(1927)解决。

10. 丢番图方程的可解性 能求出一个整系数方程的整数根,称为丢番图方程可解。大卫问,能否用一种由有限步构成的一般算法判断一个丢番图方程的可解性?1970年,苏联的IO.B.马季亚谢维奇证明了大卫所期望的算法不存在。

11. 系数为任意代数数的二次型 H.哈塞(1929)和C.L.西格尔(1936,1951)在这个问题上获得重要结果。

12. 将阿贝尔域上的克罗克定理推广到任意的代数有理域上去 这一问题只有一些零星的结果,离彻底解决还相差很远。

13. 不可能用只有两个变数的函数解一般的七次方程 七次方程 的根依赖于3个参数a、b、c,即x=x (a,b,c)。这个函数能否用二元函数表示出来?苏联数学家阿诺尔德解决了连续函数的情形(1957),维士斯金又把它推广到了连续可微函数的情形(1964)。但如果要求是解析函数,则问题尚未解决。

14. 证明某类完备函数系的有限性 这和代数不变量问题有关。1958年,日本数学家永田雅宜给出了反例。

15. 舒伯特计数演算的严格基础 一个典型问题是:在三维空间中有四条直线,问有几条直线能和这四条直线都相交?舒伯特给出了一个直观解法。大卫要求将问题一般化,并给以严格基础。现在已有了一些可计算的方法,它和代数几何学不密切联系。但严格的基础迄今仍未确立。

16. 代数曲线和代数曲线面的拓扑问题 这个问题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涉及代数曲线含有闭的分枝曲线的最大数目。后半部分要求讨论 的极限环的最大个数和相对位置,其中X、Y是x、y的n次多项式.苏联的彼得罗夫斯基曾宣称证明了n=2时极限环的个数不超过3,但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已由中国数学家举出反例(1979)。

17. 半正定形式的平方和表示 一个实系数n元多项式对一切数组(x1,x2,...,xn) 都恒大于或等于0,是否都能写成平方和的形式?1927年阿廷证明这是对的。

18. 用全等多面体构造空间 由德国数学家比勃马赫(1910)、荚因哈特(1928)作出部分解决。

19. 正则变分问题的解是否一定解析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少。C.H.伯恩斯坦和彼得罗夫斯基等得出了一些结果。

20. 一般边值问题 这一问题进展十分迅速,已成为一个很大的数学分支。目前还在继续研究。

21. 具有给定单值群的线性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证明 已由大卫本人(1905)和H.罗尔(1957)的工作解决。

22. 由自守函数构成的解析函数的单值化 它涉及艰辛的黎曼曲面论,1907年P.克伯获重要突破,其他方面尚未解决。

23. 变分法的进一步发展出 这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数学问题,只是谈了对变分法的一般看法。20世纪以来变分法有了很大的发展。

这23问题涉及现代数学大部分重要领域,推动了20世纪数学的发展。

大卫的旅馆悖论

希尔伯特旅馆悖论是一个与无限集合有关的数学悖论,由德国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提出。

假设有一个拥有可数无限多个房间的旅馆,且所有的房间均已客满。或许有人会认为此时这一旅馆将无法再接纳新的客人(如同有限个房间的情况),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有限个新客人

设想此时有一个客人想要入住该旅馆。由于旅馆拥有无穷个房间,因而我们可以将原先在1号房间原有的客人安置到2号房间、2号房间原有的客人安置到3号房间,以此类推,这样就空出了1号房间留给新的客人。重复这一过程,我们就能够使任意有限个客人入住到旅馆内。

无限个新客人

另外,我们还能使可数无限个新客人住到旅馆中:将1号房间原有的客人安置到2号房间、2号房间原有的客人安置到4号房间、n号房间原有的客人安置到2n号房间,这样所有的奇数房间就都能够空出来以容纳新的客人。

无限个客车且每个客车有无限客人

我们甚至能够将可数无限个客车上的人(其中每个客车上有可数无限个客人)安排进旅馆。不过,这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所有客车上的每个座位都已经编好了次序(即旅馆管理员对客人的安排满足选择公理)。首先,如同前面一样将所有奇数房间都清空,再将第一辆客车上的客人安排在第3n号房间(n=1, 2, 3, ...)、第二辆客车上的客人安排在第5n号房间,以此类推,将第i辆客车上的客人安排在第pn号房间(其中,p是第i+1个质数)。

另外,还能够通过客车的车牌号与客人的座位号来解决这一问题。先将旅馆设为第0号客车,然后将车牌号与座位号交替书写,即能得到客人的房间号码。如果客人是在1729号房间则移动到01070209号房间,如果客人是在198号客车上的4935座则移到第4199385号房间。

分析

这一问题虽然被称作“悖论”,但事实上它并不矛盾,而仅仅是与我们直觉相悖而已。在有无限个房间时,“每个房间都客满”与“无法入住新的客人”两者其实并不等价。

无限集合的性质与有限集合的性质并不相同。对于拥有有限个房间的旅馆,其奇数号房间的数量显然总是小于其房间总数的。然而,在大卫所假想的这一旅馆中,奇数号房间数与总房间数是相同的。在数学上可以表述为包含所有房间的集合的势与包含所有奇数号房间的子集的势相同。事实上,无限集合都拥有这样的特点,所有无限集合都与它的某些子集的势相同。对于可数集,其势记为(阿列夫零)。

另外,我们还可以说,对于任意可数无限集,都存在由这一集合至自然数集的双射,即便这一集合(如有理数集)本身就包含了自然数集。

宇宙哲学争论

由于大卫的这一悖论违反了我们的直觉,因而经常被用于反对实无穷的存在,如美国哲学家威廉·莱恩·柯莱格(William Lane Craig)就曾这样来证明GOD的存在:

“尽管在数学上这种旅馆(或任何无限的事物)并非是不可能的,但从直觉上这样的事物永远不可能存在,不仅如此,任何实无穷都不可能存在。如果一个时间序列能够无限地回退到过去那就会建立起一个实无穷,既然实无穷不存在,那时间就必然有个“起点”。每个事物都有其发生的原因,而时间起始的原因不可能是其他事物,只能是GOD。”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2: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