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筒
释义

大筒是拉弦乐器,形似二胡,因琴筒较大较粗而得名,是湖南花鼓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花鼓大筒。它还用于长沙的沙丝弦、祁阳小调的伴奏。此乐器的琴杆、琴筒都是竹制的,琴筒蒙蛇皮,二根弦,用竹弓拉奏,弓上系马尾。经改革后的大筒,现已开始用于独奏。

乐器简介

大筒是流行在湖南大部分地区的拉弦乐器,因在花鼓戏中的主奏地位,通常又被称为花鼓大筒。湖南花鼓戏大约起源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大筒作为其伴奏乐器在民间早已出现,因此,它的形成应该更早。大筒的历史可能不及板胡、京胡那样久远,但作为戏曲的伴奏乐器,其间也经历了漫长的规属过程。

大筒历史悠久。宋代前称古角。据《三才图会》载:“古角以木为之,今以铜,即古角之变体也。其木细,其末巨,本常纳于腹中,用即出之,为军中之乐。”这段大筒形制的记载,与流行于凤庆民间的大筒形制完全一致。大筒是古代军队中的号角,也是古代贵族王侯和土官仪仗队中的乐器。长期以来,大筒这种乐器随着鼓吹乐在凤庆民间广为流传。

大筒是凤庆彝(土人、倮人、俐米人)、拉祜、汉等族的一种唇震吹管乐器,流行于广大山区。

历史渊源

“大筒”古代亦称“古角”,宋朝学者陈蜴在《乐书》中记载“古角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古角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古角在唐代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

宋代末学者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这样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古角”。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说明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徐衍为皇帝大臣们演奏”嵇琴”时,断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没有娴熟的技艺是做不到的。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记载“马尾古角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去中雁,归雁如今不寄出。”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古角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进一步阐述了古角的制作原理。到了明清时代古角已传遍大江南北,始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到了近代,古角才更名为大筒。半个多世纪以来,大筒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很快,为了大力发掘民间艺人的艺术珍宝,民间艺人的大筒乐曲经过整理被灌成唱片,使大筒演奏艺术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

形制特点

大筒的传统形制对琴筒而言分长筒、短筒两种。长筒长度约22cm—24cm,竹制。琴杆为木制,较短。琴头成弯月形,左右各置一轴,无千斤。由于多以蟒蛇皮做震动皮面,因此,发音相对低沉浑厚。而短筒长度约16cm,琴筒、琴杆均为竹制,由于多以菜花蛇皮做震动皮面,加之酷似京胡的外形,以及使用高梁秸做琴码,因此发音尖锐、明亮,富有特点。大筒声音低沉,音量巨大,可传数里,无固定音高。吹时发起伏不断的约相差一度的“嗡嗡”声。

与其他胡琴种类的发展进程相似,进入50年代以来,大筒在其原有的两种传统型制的基础上,逐渐改革研制出型制更接近二胡的新型大筒。琴筒可用精选竹筒旋制,也可用楠竹片拼制,形状成六方或八方形,蒙以蛇皮。琴杆竹制或采用红木制作,并由原来的丝弦改用钢弦。为保持琴身稳定,在琴筒下方增加竹制或木制底托。从定弦到演奏技法均与二胡相似。除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自己原有的声音特色以外,新型大筒的技术、技巧的发展,无可否认地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乐器结构

大筒:又称“花鼓大筒”。形似二胡,因琴筒比二胡筒较大较粗而得名。流行于湖南各地,是湖南花鼓戏的主要伴奏乐器。至今已有300年历史。

民间流行的传统大筒有两种:

一种是“短筒式”的,琴杆、琴筒均为竹制,琴杆多用湘妃竹制,琴筒采用楠竹制作,筒前口蒙以蛇皮,外形和京胡相似,木制弦轴,张两根丝弦,用细竹控马尾或棕丝制成的琴弓拉奏,发音尖锐、单薄。

另一种是“长筒式”的,琴简筒长达25厘米,琴杆较短,用榆木制作,琴头是弯脖状,左右各置一轴,无千斤,用同样马尾弓拉奏,发音较沉闷、含糊,但有厚度。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花鼓戏的发展,经改革已制成新型大筒,全长约82厘米,琴筒用竹黄较厚的楠竹制成六方形,筒前口蒙以当地所产菜花蛇、乌梢蛇等蛇皮,琴杆改为红木杆,琴马由竹马改用高粱稻秸制作,丝弦改用钢丝弦,并在琴筒下增置底托.

演奏特点

演奏大筒有平腿式、架腿式、站立式三种。一般采用平腿式,即坐在高度合适的凳子或无靠手的椅子上,两腿自然平放,脚跟自然着地,大腿与小腿基本相互垂直,大腿形成平面,琴筒置于左腿上。平腿式能使演奏者身体始终保持稳定,有利于乐器性能的充分发挥。在合奏、齐奏、伴奏等场合一般都采用这种姿势。架腿式是指演奏者坐在高度合适的凳子或椅子上后,再把左腿架到右腿上,琴筒仍置于左腿根部。由于架腿式使琴筒与身体的接触面增大,所以它有利于琴身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减轻了左手持琴的负担,便于演奏技巧的充分发挥。在独奏场合一般多采用这种姿势。

站立式是指把左脚搭在稍高一点的凳子、椅子或石块等东西上,右脚仍直立于地上。站立式可以不受环境、座位等条件限制,但站立式只能偶尔间用于练琴,在演出中一般不采用这种姿势。

不论平腿式、架腿式或是站立式,琴筒均应置放于左腿平面靠近腹部的地方,蒙皮一端略微向右前方偏斜,琴身应保持基本稳定。为便于运指,琴杆可略向左前方倾斜,但不可过分,或歪来倒去摇晃不定。

拉奏时上身要自然放松,左右肩应保持基本平衡,头要端正,面部要有表情,身子可根据乐曲感情和演奏需要作轻微的有韵律的摆动,但切不可夸张、过份,做出那种躬腰驼背,摇头晃脑的姿态。或神情过于紧张,造成耸肩咧嘴,头部偏斜的不自然现象。

乐器选购

木料

从木料上说,上上品当然是高密度的红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乌木、鸡翅木均可,其中紫檀木最上。次之为乌杨或新木,其他杂木制作的大筒只可作为初学练习之用。

皮膜

大筒筒上的皮膜均为蟒皮,以色泽鲜艳分明,鳞纹均匀,光滑带有油性、薄厚适中为上品。蟒皮的薄厚和蒙得松紧对大筒的音色影响很大,过厚则振动迟钝,过薄则声音单薄易出噪音;蒙得过紧则声音尖硬,蒙得偏松则声音迟钝易塌陷,一般来讲用新蟒皮蒙琴筒偏紧一点为好,开始用时在皮面上抹一点植物油,拉完琴后琴马压在皮上不要松弦,经过两三个月的每天拉奏,琴皮的张力就可达到松紧适中,这时,需备一截与琴筒横面一般长的铅笔在用完琴后架在弦下面以减轻琴马对皮膜的压力,保持皮膜的最佳张力状态。还有,如在南方购琴到北方使用,要选择皮面张力偏松的;在北方购琴到南方使用,要选择皮面张力偏紧的,我国北方气候干燥,南方气候潮湿,皮膜受气候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琴杆

琴杆是大筒的支撑体,要随琴弦重大拉力,木质一定要好,要用完整的木料镟成,中间不可有疖,更不能拼接,否则,容易变形断裂。琴杆过去都是圆形,随着钢丝弦的普遍使用,琴弦拉力增大,现在普遍改为能抗弯的扁圆形,横截面好像鹌鹑蛋的形状,琴杆标准长度一般为830毫米,过长琴杆易弯,过短则弦的张力不够,影响音色。

琴轴

琴轴有全木轴,涡轮式机械轴,和螺杆式机械轴三种,一般业余学琴多用机械轴,它的优点是调弦方便,不易跑弦,但在选购时要检查制作是否精密,使用中要适当点一点儿缝纫机油,避免受潮锈蚀溢扣跑弦等问题。

弓子

大筒弓子是由弓杆与弓毛组成的,弓杆是用竹子烤制而成,弓毛为一绺马尾,从弓尖弧形小弯中通向弓根系在鱼尾处,弓鱼一般由有机玻璃或兽骨制成,固定在弓尾螺丝上用于调节马尾松紧,整个弓杆呈浅马鞍型。弓子是大筒演奏发音的关键工具,它的质量对于演奏的影响极大,弓杆的粗细、轻重、长短虽各有所好,但都不可过分,过轻过细则绵软无力;过粗过重则笨拙、音噪;过长则不好控制;过短则影响长音演奏,因此,一般以850毫米左右为宜,用料有老红竹、江苇竹和凤眼竹,以节少、粗细均匀为上品,弓尖和弓根的弯度要适中,弯度过大则难以控制;弯度过小则影响握弓手指的灵活。弓毛以白马尾为上品。选择琴弓除了要注意前面讲的问题外,还要看马尾梳得是否整齐,与鱼尾连接外捆扎得是否牢固,不少新购的琴弓用不多久就因马尾 松脱无法使用,就是在选购琴弓时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另外,在使用时要随着气候的变化及时调整马尾的松紧,用完后要将鱼尾螺丝拧松以保持弓杆的良好状态。马尾一沾油脂就擦不上松香,切不可用手摸马尾,以保持弓毛的洁净。松香须用特制的胡琴松香或小提琴松香擦在弓毛上,不可将松香烫在琴筒上,这样做易出噪音,拉起琴来松香沫飞溅沾在弦上和琴杆上影响换把和高音区的演奏。新的弓子不易擦上松香,可用一些碎松香碾压在弓毛上,松香要勤擦,每次不要擦得太多,一般以拉琴二至三个小时后擦一次为宜。

琴托

琴托是垫在琴筒下面的木托,由较重的硬木制作,大筒有了琴托以后,使琴身在腿上更为稳定,大大方便了下把位技巧的发挥并增加了音量。

琴马

琴马是将琴弦的声音传导到琴筒的关键部件,它对发音的好坏、音量的大小起着重要作用。制作琴马的材料很多,几十年来,人们对琴马的制作进行了多种试验,均各有利弊,现在大都使用枫木和松节制作的琴马,底部有圆形的或椭圆形的,高度为1厘米,底部宽度为1.5厘米,上部横宽为1厘米。这两种琴马普遍认为发音柔和、音质纯正。当然,大筒发音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琴马,它与琴筒的木质好坏、皮膜的薄厚、松紧、天气的阴晴、空气的潮湿、干燥、冷暖均有直接关系。因此,琴马尽可多备几种(木质、竹质、骨质、塑料等到以便在不同气候情况下进行调整,至于在何种情况下用何种琴马,需要自己去体验。紧靠琴马的下面,还须在琴弦与皮膜之间塞一小块用绒布或毡子做的制音垫,它能解决大筒的“狼音”,消除大筒的空旷音,使之集中、丰满,制音垫的薄厚、大小要适中,过厚则影响音量,过薄则不起作用。

一种火炮类型

古代日本的一种火炮:大筒(大型火绳枪式样)

在江户时代流行的大筒,在战国时代则被直接成为“大铁炮”。但是两者本质一样,只是语言发生了变化。其实为现代人所熟知的大筒一词是在江户时代才出现的,其原意最初就是专指这类大型化的火绳枪。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的条条框框中生活惯了的人们习惯于把事情分门别类,对号如座。在当时的火器分类中,发射十匁左右蛋药的铁炮被称为中筒,而发射三十目以上蛋药的则称为大筒。不过到后来日本人将所有的古代大型火器都用大筒这个称号来一语概括,所以造成了很多人的误解。匁是“两”之简字。重量单位(日本汉字),相当于一钱,重3.759克。大型火器则常用“目”,也通匁。

因为采用的是火绳枪式的击发结构,所以虽然一些大筒的口径非常之大,相当于小型的火炮,但是其本质仍然是与铁炮相同的通过扣动扳机来击发。大筒的体积相对大炮来说要小的多,威力却也不弱,因此生产也很多。大筒在被历史所淘汰之后也往往作为收藏品受到欢迎,保存的很多,而且相关的资料也相当的丰富。

大筒作为武具之一,也受到了当时武士们的喜爱,产生了很多的著名作品。佐伯藩的初代大名毛利伊势守高政就有四挺贵重的大筒:“无圣”(全长281cm)、“四海波”(全长282cm)、“阎魔王”(全长278cm),“あき风”(全长201cm)。在进三百年的江户时代中,更是发展出了很多式样各异的大筒。甚至还出现了大筒装置在轮子上以增加移动力的做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19: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