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缨冠 |
释义 | 【词目】缨冠 【拼音】yīng guān 【注音】ㄧㄥ ㄍㄨㄢ 【释义】 (1).《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谓不暇束发而结缨往救。后因以“缨冠”形容急迫或急切救助他人。 明 李东阳 《邃庵太宰先生初度迭前韵奉寿》:“缨冠义切烦趋赴,鼎釜生馀藕保全。”明 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迨召起少司马,公(袁可立)欲坚卧不出。夫人曰:‘今奴窥宁远,悠悠家食,缨冠之义谓何!’” (2).仕宦的代称。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布衣韦带,白首不仕者有矣;结发缨冠,老而不退者有矣。”《明史·赵永传》:“大学士 杨一清 重其才,欲引以自助,乃以他语挑之。 永 正色曰:‘可以缨冠污吾道乎?’遂请致仕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