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应急平台信息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释义

应急中心

中心概况

郑州轻工业学院应急管理信息技术研发中心,简称应急中心,位于郑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六楼,中心研究条件条件及办公设施良好,查阅资料方便,同时连接万方、知网等数据库,获取信息资源丰富;该中心办公面积有300平方米,拥有和高端的服务器、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和20余台高配置计算机,同时配备有两台空调,并通有暖气,办公环境优雅、舒适;本中心同时拥有40平方米多媒体会议室,便于中心人员学习与交流。

本中心是由郑州轻工业学院与河南省政府密切合作,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为基础,组建的“公共安全应急信息技术”科研机构,创建于2007年,是郑州轻工业学院的重要科研机构。2009年经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应急平台信息技术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本实验室拥有教授、副教授、博士10余名,研究生11名,技术力量丰厚,研究方向包括应急平台搭建,应急过程管理,应急预案,应急评估,应急资源配置与调度,各个灾种的应急研究,现代应急管理的发展、应急管理现状与发展,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应急管理应用与实践等,研究方向全面。设个6个研究室:

(1)、综合平台研究室:负责信息资源平台、网络通讯平台、应急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和相关标准的制定。

(2)、专项平台研究室:主要负责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含反恐)各专项应急系统的研究和相关标准的制定。

(3)、地理信息研究室:研究支撑各类资源的跨部门交换、共享与整合的基础服务。完成各城市各级应急指挥系统之间、应急指挥系统与相关保障委办局之间以及与国家各部委相关系统之间的信息整合工作,构建及时、通畅、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在应急指挥系统内实现信息导航、信息共享、信息资源调度和协同办公。

(4)、网络研究室:负责网络基础建设、研究各个中心和节点的公共的有/无线语音、数据、图像通道进行互联互通以及相关接口标准的制定。

(5)、仿真与演练研究室:负责对各软硬件子系统对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演练与仿真研究。

(6)、测试研究室:对开发出的软硬件产品进行严格的测试,保证产品能投入市场。

中心人员定期对应急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交流。自组建以来本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省级应急平台和城市应急联动技术研发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省科技攻关项目);“应急管理中面向决策支持的数据分析平台的研究与实现”(省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应急资源保障综合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基于SOA的应急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深度Web数据抽取与集成关键技术研究”(省科技攻关项目);“网络定制搜索与舆情分析系统”(郑州市科技攻关);“应急系统嵌入式手持信息终端的研究与应用”(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等,同时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方面与当地政府部门有多年的合作基础,有很厚重的科研积淀。

本中心注重科研机构网站建设工作,拥有自己独立的科研网站,该网站内容丰富,功能全面,功能模块包括科研队伍、科学研究介绍、政策法规浏览、学术交流通报、应急管理常识和科研材料下载等模块,同时也与国内知名的科研机构和院所建立链接,实时掌握国内外应急研究最新动态。

机构设置

科研队伍

  吕彦力,195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副校长。1982年7月至1997年1月,在郑州轻工业学院机械系任教,历任机械系制冷教研室副主任兼制冷实验室主任、机械系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机械系党总支委员;1997年1月至2006年5月,历任郑州轻工业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图书馆馆长、科技处处长(期间:2001.11-2002.09在英国南岸大学作访问学者);2005年6月,兼任机关第二党总支书记;2006 年5月起,任郑州轻工业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制冷与空调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CHP in Supermarket》、《汽车空调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与研究》等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加《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优化研究》、《高聚物微泡化GPM母料的研制》等10余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曾获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节能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制冷学会理事。

  甘勇,196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研究生,硕士生导师,现任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微机专委常委 、河南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南省软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荣获过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管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河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及通信。主持和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和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已有18项技术成果通过省级成果鉴定,荣获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航空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参与编写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黄道颖,1967年12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郑州轻工业学院科技处副处长。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分布式计算系统。近5年来,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主持或参加部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0项,鉴定省级科研项目7项,均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省级以上科技奖励3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软件学报》、《电子学报》各1篇,SCI收录2篇, EI收录6篇,ISTP收录6篇,出版著作2部,专利申请1项。目前,承担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

  金保华,男,1966年出生,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在读博士。荣获过师德师风标兵,“三育人”先进个人等称号。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承担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软件项目管理等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从事过计算机辅助决策、人工智能、突发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设计开发工作,河南省和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多项。已有八项技术成果通过省级鉴定,郑州市、信息产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参与编写、翻译教材、技术书籍5本,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崔伟,男,1970年1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先后参加了电信运营商的多个数据通信网、计算机网络的规划设计,企业网站和网络的软件开发以及部署设计,作为河南省应急平台建设的技术支撑专家,参与了省应急平台应急基础数据库的规划设计、应用系统的规划、外网门户的规划等。近年来发表论文和项目鉴定多项,其中两项获得河南省信息产业厅科技成果一等奖。

  夏永泉,男,197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机器视觉、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近几年来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系统仿真学报》、《计算机科学》等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EI收录10余篇。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横纵向项目。

  钱慎一,男,1975年9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副教授,计算机系主任。研究方向:数据库与信息集成。主要讲授操作系统、信息系统分析、软件需求分析等课程。获校级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次,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三次,指导学生获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次。近年来,发表教育教改论文4篇,完成教改项目2项。近年来发表文章十余篇,其中核心刊物6篇;参编教材2部,撰写约八万字;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科研项目10项;鉴定项目6项。目前,在研项目3项。获省信息产业厅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获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两项,获省教育厅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成果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项。

  朱付保,男,197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空间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ML数据的存储与查询、人工智能等。参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项目:《基于移动Agent和GML的分布式空间信息集成研究与实现》、《面向特定领域的XML数据组织与检索技术》,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市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数字城市建设项目与应用系统开发项目多项。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软件著作2项,参编教材2部。

  邹东尧,男,197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要研究方向:基于移动蜂窝网络和宽带无线网络的异构融合网络的研究,无线分布式网络、无线自组织网络和应急通信,参与国家863项目《一种具有异构融合网络特征的移动对等网络体系结构和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业与信息化部项目《TD-SCDMA&WiMAX技术融合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多次参与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的标准制定,参与数字城市网络规划,电子政务网络规划和边界安防设计等。

  郑远攀,男,198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国家安全评价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研发。发表论文十余篇,包括在由SCI收录的国际公共安全领域的知名期刊《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发表论文一篇;在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的《爆炸与冲击》、石油勘探开发界的著名专业技术期刊《石油勘探与开发》以及《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等由EI Compendex收录的期刊发表论文三篇;在2005 Asia Pacific Symposium on Safety 2005(APSS2005)、200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ISSST)等安全领域的国际会议发表ISTP检索论文四篇;在《安全与环境学报》、《矿业安全与环保》、《科技导报》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四篇。曾参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以及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课题。获得过2006年河南煤炭学会学术年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论文《面向煤尘爆炸的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入选河南煤炭协会2006年主编的《安全高效创新洁净—河南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一书。参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HSE建立指南的编制工作以及澳门城市天然气工程、粤海石化库、大唐国际天然气管路等工程项目的安全预评价项目。

  王鹏远,男,1980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学、数控仿真、地理信息系统。近几年来在《机械设计与制造》、《微计算机信息》等期刊发表论文6篇。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横纵向项目。

  支俊,女,1973年5月出生,工程师。主要研究兴趣包括GIS软件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开发、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相关软件开发。参与了“JR-DJX-02/04系列倒计时器”、“JR-XHJ_C型交通信号控制机”、“JR-XHJ_D型室外型集中协调式交通信号控制机”、“城市道路交通联网区域控制系统”等项目的研发工作。获716所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研项目有基于WebGIS的精准数字的校园的研究与实现、基于视觉的车辆检测算法的研究与实现。发表学术论文4篇。

  郭锋,男,198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模式识别、智能交通系统。曾参与 “基于视频的运动体检测与控制技术”项目(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资金)、“厦门高校电子福州电子警察”

科研成果

应急系统嵌入式手持信息终端研究与应用

网络定制搜索与舆情分析系统

深度Web数据抽取与集成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SOA的应急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河南省应急资源保障综合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应急管理中面向决策支持的数据分析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省级应急平台和城市应急 等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