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同清真大寺
释义

大同清真大寺为山西境内两座知名清真古寺之一。位于大同城内大西街九楼巷,寺内乾隆七年(1742年)重立《敕建清真寺碑》称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比北京穆斯林进行礼拜、聚礼和节日活动的中心,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东四清真寺(又名法明寺)要早六百七十年,或为伪托。

历史沿革

大同清真大寺

李大宏、李大钧

(作者为中国回族学会会员)

在中国古都大同城西南隅九楼巷内,有一座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与阿拉伯经

典建筑艺术相得益彰、巧妙糅合的殿堂式建筑群,整体建筑构思精妙、富丽堂皇,处处散发着古老和文明的芳香。它不仅是大同历史传承中文明与进步的象征,更是大同海纳百川、民族融合的真实写照,这就是遐尔闻名承载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大同清真大寺。大同清真大寺是我国唯一一座在正史《二十四史》中有载的清真寺。大寺内明嘉靖丙午(1546年)陨石碑刻,也是现知全国独一无二的一块刻在陨石上的阿汉文碑刻。

大同清真大寺在我国多部史志和寺内众多碑记上都记载着它悠久的历史。有关它的创建年代,有文字记载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种说法:

一、唐贞观二年(628),见于大同清真大寺清乾隆七年重刻唐贞观二年《敕建清真寺碑记》。

二、元泰定元年(1324),见于《元史·泰定帝本纪》。

三、明永乐中期(1403~1424),见于大同清真大寺明天启二年《重修礼拜寺碑记有铭》。

上述三种说法,各有其成立的根据及理由。目前多倾向于后一种。这主要是因为一些文物专家据现有资料对大同清真大寺建筑年代考察论证的结论,多认为是明清年间的建筑遗构,加之有碑记佐证,专家加史家,遂成主要论点。仅次于支持明永乐中期说的是前一种唐贞观二年说,大同清真大寺历代10余块碑记中有3块如是说。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多方考证,认为大同是中国伊斯兰教最早传入地之一,唐初建立清真寺是有可能的。元泰定元年说支持率最低,虽然皇帝"君无戏言",但现今老百姓没有见到实际的元代寺院。

大同清真大寺整个寺院从大门开始,先后设有四道不同形状的寺门,沿大寺中轴线,有次序、有节奏地顺延展开。在各个寺门中间设置了多进院落,形成一组完整的空间序列。每一个院落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要求和艺术特色,循序渐进,层层引深,共同表达了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风格。

高大宏伟的正门是1936年穆斯林集资改造的。大门现为砖石结构,水泥抹面。门上不同部位都镶嵌着精美的阿文及汉文艺术石雕,在大同地区的多处清真寺中,确有如石雕所称"千古独雄,万世独尊"之势。原来古老的寺门没有现在这样高大,但样式古老,造型别致,全部为砖石结构。穆斯林进入礼拜寺时,须从两侧进入后,再转入正门进入寺院。

第一进院落从大门至头道牌坊,其中大门石条台阶高于主院约1.5米,为全院最高处。走下多级台阶,院内砖石地杩由东向西呈下坡状延伸。第二进院落从头道牌坊至省心楼,再走下几级台阶,院内砖石地面略呈坡度。前两进院落都不很宽阔,为大门至主院的过渡地带。两进院落中间的木牌坊,既美化了周围环境,又突出了寺院氛围。从省心楼下的门洞或两侧的旁门进入,再下两级台阶,就是清真大寺主院。眼前豁然开朗,顿觉宽敞明快。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大殿左右前方,有两株参天古树,一株为古槐,一株为京杏,树龄估计都在数百年以上。大树左右两侧为星月造型的华表。主院西部约1间房见宽部分为高起的台地,平均高于主院最低处50厘米左右,为大殿前阶的过渡。整个院落古树参天,华表精美,一派江南园林风光。清真大寺主院低于九楼巷街面1米多,据专家考证说,越是年代久远的寺院就越具有这一地形特征。

由明代大同总镇马芳及麻贵等开凿于万历己丑(1589)年的泮池及同年建筑的泮桥,是清真大寺主院内的中心建筑,其主要作用为存贮和渗漏寺院雨水,作为消防和防洪设施。但寺院内有了小桥流水,却极大地美化了整个寺院。泮桥为三孔石桥,东西凌驾于泮池之上。泮桥中部,木制牌坊南北横空出世。桥下波光粼粼,桥上围栏曲折,仿佛置身于风景秀丽的园林之中。石桥栏杆原为大同地区火山岩料石(俗称青石)做成,近年来寺管会对其进行了修缮,更换为汉白玉桥栏。

礼拜大殿是清真大寺的主体建筑,平面呈凸字形,为大木起脊式结构,由殿前抱厦、大殿殿身、后窑殿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各有起脊的屋顶,既攀连在一起,又各自风格独特,形成一座完整统一又起伏灵活的大殿建筑。这种布局充分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注重总体艺术形象的特点。整个大殿为五开间三进深,大殿殿身最大长宽为27.86米X21米,使用面积475平方米。建筑面积近700平方米,大殿设置为东西朝向,是完全按照伊斯兰教朝拜克尔白天房的方向设计的。

殿前抱厦为明三开间,前排由红色廊柱支撑,一整间的进深,既是殿内外空间的过渡,又是穆斯林礼拜脱履穿鞋之处。大殿殿门宽敞高大,抱厦两山后面左右各建有一间敞厅设为碑廊,立有十余块明、清各个时期的汉字碑文。大殿屋面全部为桶瓦盖顶,原来大殿前檐的瓦当是专门为清真寺烧制的,上面用阿拉伯文刻写着"尔勒哈木杜林俩西"(我感谢真主)。

大殿殿身为五开间的宽敞大厅,古色古香的格扇门窗,图案瑰丽的天花顶板。内部装修成功地把阿拉伯装饰风格与中国古典装饰手法融会贯通,形成中西合璧的建筑装饰。大殿前梁为连续五孔砖石圆券廊柱,巧妙地运用了无梁结构,既是殿室之间的美化,又起到承重支撑作用。五孔圆券廊柱形成五孔拱门,中间的拱门最大,两侧四孔略小一些。拱券所用的石料,全部经过双面雕花,图案丰富,结构严谨,经过彩绘后尤其壮观,突出了伊斯兰教的装饰特点。据专家考证,这种石砌无梁结构多为宋元时期的建筑风格。大殿第二间进深的结构不同于前部,系采用前圆后方的异型木柱支撑,就连放置木柱的石础也做成前鼓后方。在两组木柱与两侧墙体之间,为三座双面木刻雕花拱门,也是中间的门稍大些,两侧偏小些。木雕图案精美,别具特色。屋顶由大木框架构成,在殿内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建筑结构美观大方、经久耐用。顶部大梁上通体彩绘,真可谓雕梁画栋,五彩缤纷。大殿右侧前方,立有木制敏拜尔(宣教台)一座。

最具特色的是大殿西端的后窑殿,顶端为八角形实壁园顶亭,巍然耸起,直插云端,其顶端距地面垂直高度近30米,为整个寺院的制高点。远远望去,园顶上双色琉璃瓦闪闪发亮,高耸入云的园瓷顶光彩夺目,加强了主要建筑的高大姿态和巍峨气势。后窑殿殿身从五开间缩为三开间,进深一间,大殿看上去骤然收拢,集中了视线,收到了礼拜堂应有的效果。殿身最前方为米合拉布(圣龛),位置突出于正殿前端,墙壁正面的圆形匾额上书写有大幅经字。

省心楼是清真大寺内较为显眼的建筑之一。从大门穿过石铺甬道,迎面突起一座中国传统阁楼式的建筑,就是清真大寺的省心楼。楼下为砖石拱券式四通门,正门特别做成外拱内方,便于镶嵌门户。上部木阁楼雕梁画栋,多层斗拱托起重檐歇山式大木屋顶,上部饰以黄色琉璃瓦,极具风采,蔚为壮观。高高的二层楼阁突起于寺院之中,平静之中形成了明显反差。省心楼又名邦克楼,主要为呼叫穆斯林礼拜之用,站于高耸的楼阁之上,可以声闻四隅,与古城的钟楼、鼓楼等建筑颇为类似。

主院南北两厢各为5间配殿,为了对称,北侧按正房设置,南侧按凉房设置。根据需要,两侧配殿内设有接待室、办公室、阿訇议事厅、讲堂、满拉学习室及临时食堂等等,为寺内人员工作和学习的地方。院内整个建筑构思巧妙,功能齐全,构成了完整形制、美观大方的四合院建筑群。

寺内前院两侧配房为男沐浴室及太平间等。沐浴室内根据伊斯兰教大净和小净的要求,分别设有大净沐浴间和小净沐浴间,均为单间沐浴室。在沐浴室中间还设有盥洗池,供穆斯林洗漱之用。寺内沐浴室原来还有自备水井,排水管道及渗水井等污水处理设施。

大寺后侧旁院的大同清真女寺,是一座中国古典民族风格和阿拉伯风格相结合的四合院式建筑,整个院落整齐美观,协调统一,特别是建筑风格与清真大寺保持了一致,使整个建筑群浑然一体,天衣无缝。清真女寺全院南北长37.5米(11丈2尺7寸),东西宽18.5米(5丈5尺7寸),总面积达694平方米,分为前后两个大院,是一座规模较大的清真女寺。前院主要建筑有大院门楼,为西向;东西住房各2间,使用面积和大同四合院的东西配房基本相同;南讲堂3间,为明四暗三的布置,使用面积不算很大;东北方向是3间女沐浴室,室内全部用木槛隔开为单人沐浴间。后院豁然开朗,正面是清真女寺的主要建筑礼拜大殿,位于后院的最北端,殿前是宽敞的院落,铺设四方青砖地面,中间留有花坛。大殿按正房设置,明为5开间,实际是整个空间的宽敞大厅,使用面积约90平方米,按礼拜朝向跪列可同时容纳近200人。踏上台阶,就是大殿正门,进入大殿,内部装修是阿拉伯装饰风格和中国古典装饰手法融合成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装饰。礼拜大殿的地面整体铺设木地板,顶蓬为木制天花板,正西方的"米赫拉布",以阿拉伯文"都阿"(经字画)作为装饰。大殿后面还留有1米多宽的滴水空地,有利于环境保护。

大同大西街改造后,大同清真女寺实际成为单进院落,大殿也改建为砖混结构。

严格的说,大同清真女寺是一座独立的寺院,但由于紧挨清真大寺,在两寺中间有一通道,这样就使得女寺形象上成为大寺的旁院或一部分。另外,为便于大同回族民族宗教事务的统一管理,大同清真大寺管委会在建制上统一管理大同清真大寺和大同清真女寺。

还须提及的是,历史上大同清真大寺占地面积较大,整个寺院包含现在的回民小学校园、九楼巷路东跨院和清真大寺3个院落,总面积1万余平方米。其中东跨院主要为清真大寺阿衡、满拉起居室。小学校院内的房舍原为历代"大同阿文大学堂"的旧址。

除此而外,大同清真大寺还有一些寺产寺业,主要为部分临街铺面和一些居民住宅,集中在钟楼、九楼巷、院巷、县角、大北街一带,除一部分历年房改产权变易外,其余多为回族家庭租赁居住。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始对大同清真大寺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和修缮。先后添置了望月楼、配殿、大寺西门等重要主体建筑。目前,焕发出古貌新姿的大同清真大寺建筑面积已超过一万多平方米,重现了古都大同又一道亮丽的历史文化景观。

另外,大同清真大寺内还有许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的附属文物,其中主要有:

1、主院两侧碑亭("文化大革命"已毁)及大殿两翼、女寺门后置放的明朝至民国年间的14通碑记(现缺1通)。

2、大殿门前置于放的元代陨石,上面分别刻有历代名人题词及著名阿衡提写的《古兰经》经文10余处。其中汉文题刻主要有篆书"耸翠"二字、明嘉靖丙午(1546)孟冬立等字样。总之,题记刻在陨石上,这在国内伊斯兰教碑刻中仅见一例,它和海南岛三亚地区的珊瑚礁碑刻一样,都是罕见的伊斯兰石刻门类。另它的天然不规则形制,又和河南焦作造店清真寺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刻石狮座题刻、甘肃康乐县马家集清真老寺1944年立馒头状体石刻一起,构成了中国伊斯兰教碑刻中的少见的特形体类型。

3、大殿门头、大寺门首、二门门头、大寺牌坊、厢房门头历代匾额。其中大殿门头为阿文经字匾,二门门头为清嘉庆年穆斯林捐资匾、大寺牌坊有清末慈禧题写的"圣教"匾。

4、康熙圣谕牌。立于寺内大殿门前,高约7尺,宽约5尺,四面四条盘龙,中间书写康熙圣谕。

5、大殿内灯饰:主要有可调挂蜡艺术铜吊灯,为清末文物、硬木宫灯,为明代文物等。

6、香牛皮门帘。为清朝道光年间文物。

7、历代瓷器:据说有明代遗留下来的清真寺共用食具青花瓷碗、瓷盘等,以及清代、民国年间青瓷。

8、历代《古兰经》手抄本、刻印本及清真寺藏书。

以上明代硬木宫灯、明清代青花瓷器、清康熙圣谕牌、清朝中期香牛皮门帘、慈禧题写的"圣教"匾、《古兰经》本等毁于"文化大革命"。

与大同清真大寺相关联的其它重要历史文化古迹——"大人坟"

大同"大人坟"是大同伊斯兰教中地位仅次于大同清真寺的历史文化古迹。

大人坟原址在大同城西门外,紧邻大同城西城墙。这里是一座布满了历代回族先人的公墓,24位贤人的陵墓就在这一公墓北中部的一个高台之上。高台高出周边地表约5米多,乃沙尘多年堆积而成。有人根据这种沙尘堆积年轮的分析,认为此高台的初成时间"最早在辽代初期,最晚在元代后期"。24位贤人的陵园有砖砌围墙相围。围墙南侧正中,建有一古色古香的宫门。宫门兼作碑亭,两侧墙面上镶嵌着石碑,上面有用阿汉文纪念志铭。围墙南侧约200米的地方有看坟场人居住的小院。陵园由甬道、砖地、墓台、拱北(石墓盖)、纪念物等建筑组成。墓台之上,24座墓葬分两行整齐排列。墓顶没有封土,只在墓台上每个墓葬的位置处放置一具以大同火山岩(俗称青石)雕凿的拱北(石墓盖)。石墓盖呈窄条状,底层大、顶层略小,24个形状不尽相同,然都不同大同本身棺材式样。石墓盖长120-140厘米,宽50-70厘米,高50-70厘米,刻有图案花纹,前端有阿汉文字。陵园之内,原来石碑林立。1946年解放军围攻大同时,大量石碑被阎锡山军盗去作防御工事。而镶嵌在宫门壁内记录24位贤人事迹的碑记则被移入大同清真寺内存放,不幸后来失于文革。

1952年,为配合城市建设,大同穆斯林积极支持政府的决策,对"大人坟"回民墓葬群进行了集体迁葬。迁葬前,对"大人坟"进行了保护性发掘。据当年参与发掘工作的人员回忆,"大人坟"属于土室墓葬,为复式墓穴(俗称穿堂),形制和大同回族现行土葬的墓室基本一样。拆开墓台,发掘人员按2-3米的常规深度挖掘,但不见墓室和遗骨。后经在场的冢工老匠现场查验,发现发掘处还有熟土,故决定再往下挖。挖至7米深时,终于找到墓室。墓室基本保持了原状,没有发现有被盗的痕迹。墓穴深于常规墓穴,并非埋葬深度超常,而是地表堆高所致。

据回忆,墓穴开挖后散发出阵阵浓香,久久不散。发掘出来的墓主骨架,经在场人员目测,确认其长度高于现代人,也大于墓地内其他回族先人。清理出的骨节均呈金黄色,骨骼的一些部位发亮,主要骨骼无意间相互碰击,发出了清脆的声音。经现场勘查,所有遗骨当中,只发现一具有外伤痕迹的颅骨,其他骨殖均未发现损伤,也没有发现骨质疏松的迹象。有一位尸骨的腹部孕含一具婴儿骨骼,为母体内不足月未曾分娩的婴儿。婴儿与母体两具骨骼轮廓清晰,证明此人为女性,且年纪在育龄期内。仔细清理,墓穴内未发现任何随葬品、文字说明及其他遗物,仅有个别织物残片,证为墓主遗体上残留的"卡凡"。遗骨出土后装入新的"卡凡",装车起运时仍香气逼人。鉴于当年建设急于用地,没有来得及验证墓主身份及墓葬年代,也没有及时查验他们的性别及骨骼的各类医学参数。只有细心的白世宏乡老和费忠阿洪将原墓地的详细情况绘制成《大同市回民旧式公墓图》存世。

其创始年代在元泰定元年(1324年)较为可靠,既有历史记载,又与我国北方伊斯兰教发展历史相吻合。该寺建筑古朴,结构严谨,中轴线上有正门、十字穿心楼阁、石桥、礼拜殿,主体建筑由四组殿堂相连而成,在中线两侧还有沐浴室,从寺门到礼拜寺形成一个下坡。整个建筑既有中国古代传统木构建筑的特色,又有阿拉伯风格。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物,畔池、后拱桥、陨石台、牌坊、碑楼等为明万历年间大同总镇马崇齐修建,颇具伊斯兰色彩的方形宣礼塔为明天启元年(1621年)当地穆斯林集资修建,其它建筑在清代多有重建修复。

建筑特点

现主体建筑礼拜大殿由四组殿堂组成,前为卷棚式抱厦,主体为歇山顶和硬山顶两组殿宇,最后为卷棚顶和圆攒尖顶混合式赛殿,建筑面积490平方米,外观飞橹翘角,雄壮华丽,为典型的明清时期清真寺大殿建筑风格,门楣悬挂以“麦斯吉德”和“台思迷”为内容的阿拉伯文匾额.另有配房、沐浴室等,全寺建筑总面积400O平方米,工程结构在和谐对称之上有独到之处,工艺精湛,历史上曾是大同市一大名胜。寺内现存有1尊大明紫铜香炉等文物,卧益夫寺产有市内街道铺面1座7间、民用院5座39间,租金收入供寺内开销。大同市现有穆斯林7300余人,均为回族.

宗教内涵

清真寺坐西向东,门额用汉文雕凿,原有一方“犀牛望月”的图案,两边镶有对称的六块阿拉伯文石匾,上书《古兰经》中穆罕默德的遗教。现已不存。“清真”是伊斯兰教义中“洁净无染”,“真事独一”的意思。而伊斯兰则是服从真主的一切命令的意思。伊斯兰教徒信仰唯一的主宰“安拉”,中国穆斯林(也叫穆民)称“真主”。“安拉”独一无二,可谓“清真”,故我国称伊斯兰教寺院为“清真寺”,又名“礼拜寺”。 大同清真寺占地二十余亩,面积呈长方形。从寺门到礼拜殿形成一个下坡。整个寺院布局合理,结构严谨,清净肃穆。寺内的建筑物广泛吸收了具有阿拉伯和中国古典文化特点的建筑风格,把二者巧妙地揉合在一起,是一座中国和阿拉伯文化相结合的典型建筑。

礼拜大殿是清真大寺的中心,也是寺中最宏伟高大的建筑。其它一切建筑皆围绕大殿设立。大殿正门原有木匾两块,一块是用阿拉伯文书写;“礼拜殿是安拉的天房”;另一块是清康熙皇帝御赐的“金匾”,上写“穆民永乐”。此匾现已不存。

建筑格局

礼拜大殿面积达二十余间,大殿正中央,面对麦加方向的一堵墙壁称为“米赫拉布”——壁龛,墙的中心位置设有标记,是教长站立的地方。最初,标记是在地上插一枝标枪,后来人们在墙上画一穹形壁,上刻有古兰经经文,形象生动,典雅清新。西北墙设有主持宗教仪式的演讲台,这是伊斯兰教礼拜殿特有的陈设。殿内中间有三个穹形门,是典型的阿拉伯建筑式样。大殿穹顶为砖瓦结构,不用一根木梁。大殿殿顶中央是一座八角形的“八卦橡顶”,是传统的木结构形式。外形象一座实壁圆亭,上铺琉璃瓦,在阳光之下,金光耀眼,古朴宏丽,给人以肃穆之感。大殿顶部还有类似中国寺院的“藻井装饰”,其中又揉合了佛教文化。整个礼拜殿内除了圆形装饰性阿拉伯文外,别无它物。这是伊斯兰寺院不同于佛寺、道观、基督教的又一独特之处。大殿内既没有塑像,也没有画像和其他装饰图案。这是因为伊斯兰教信仰:“万物非主、惟有安拉,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的缘故。安拉无形象、无如何、无比拟,无时不在,无所不在,没有具体形象。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他说;“我同大家一样,是人而不是神”。所以,所有的清真大寺都没有穆罕默德的形象。正殿隔墙书写着伊斯兰教经文和穆罕默德语录。整个大厅铺满了羊毛细毡,供穆斯林礼拜时使用。人们进殿时,必须把鞋脱在门外,方可进入。大殿坐西向东,是因为穆斯林做礼拜时,人们必须面向麦加方向。麦加在沙特阿拉伯,位于中国西方,大殿的门朝东,人们背着门,正好面向西方。大殿前,是一个空厅,南北两厢放置着十几块中国古式石碑,详细记载着清真大寺的历史及历代捐银维修状况。其中以清代、民国石碑居多,这些碑刻,是珍贵的古代和近代文字资料。

其他设施

除大殿外,还有石桥、渗水池、省心楼、南北讲堂、浴室等建筑,均被认为是明末清初时所建。清真寺设浴室,也是不同于任何其它寺院的又一独特之处。伊斯兰教讲五功(念、礼、斋、课、朝),礼拜是五功之一。礼拜前按教规,祈祷者应洗手、洗脸、洗脚、洗全身,称“大净”、“小净”。浴室结构和洗浴的方法也很别致,每人一格,以一把特大铜壶充放温水淋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