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婴幼儿隐性饥饿
释义

隐性饥饿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营养失衡称之为“隐性饥饿”。也就是说隐性饥饿是由于机体营养摄入不平衡或者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又对其他营养成分过度摄入,从而产生隐蔽性营养需求的饥饿症状。

婴幼儿隐性饥饿

世界儿童基金组织(UNICEF)和世界微量元素倡议组织( Micronutrient Initiative)共同调查表明:全球儿童对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取不足,提出“隐形饥饿”这个公共健康问题,对儿童的智力和身体发育造成了严重影响。美国马里兰大学的莫里·布拉克教授指出,“父母的行为对婴幼儿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因喂养方式不当而导致营养吸收不全,可能会令婴幼儿出现体重不足或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症状,进而带来认知、心理和运动发育迟缓的危险,特别是那些早期学习机会不多的儿童会更加明显,这就是婴幼儿隐性饥饿”布拉克教授表示。

造成婴幼儿隐性饥饿的原因

能够引起婴幼儿“隐性饥饿”原因有很多,不过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家长对婴幼儿的喂养不当,造成婴幼儿各种营养素的摄入不均衡。婴幼儿身体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比一般成人要高出很多,并且由于婴幼儿胃容量小且容易吃饱,所以正常情况下的婴幼儿就容易发生“隐性饥饿”的情况,而现代父母由于时间、观念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容易导致婴幼儿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等高能量低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的食物摄入过多,而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摄入量不足,尤其是各种维生素和钙、铁的摄入量明显偏低,不仅造成了婴幼儿肥胖的发生,更会由于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不足而对婴幼儿生长发育造成伤害。即使是母乳喂养阶段的婴幼儿,也因为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而使婴幼儿骨骼的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7: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