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同代王府
释义

大同代王府概况

大同代王府概况

代王府是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改封为代王后,就藩大同所建的王府。明正德《大同府志》载,代王府“在大同府城内东,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以辽金西京国子监改建”。 据《明史·朱桂传》载,朱桂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子,于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十八日由郭惠妃所生,5岁时被封为豫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十三日又改封为代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月二十五日就藩大同,成为九塞王之一。市地方志编审姚斌说,代王妃是中山王徐达之女,其姊即仁孝文皇后(朱棣之妻)。由于朱桂特殊的身份,他在朝内外均有一定实力,实际上他在大同也起着地方“小皇帝”的作用。所以,作为这样一位王子,代王府的建筑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伟,是可以想见的。

大同代王府位置

明代的大同虽然不是都城,但却是当时最大的王城。以现在皇城街为中心,方圆17万平方米范围内,曾经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第13子——代王朱桂的王府。尽管明朝覆灭时代王府被起义军付之一炬,可劫后余生的王府照壁——目前国内最早最大的九龙壁,却足可见证当年那“天下第一王府”的奢华壮丽。

大同代王府面积

代王府的占地包括今天的皇城街、聚宝巷、聚财巷、窨子巷、东华门、正殿街、钱局巷、广盛巷、后宰门等街巷,东西宽260米,南北长690米,占地面积达17.94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现在的东华门、西华门、皇城口(旧称人市)、后宰门正是王城四门的遗址,这四条街也缘此而得名。然而,崇祯末年(1644年)李自成入京路经大同时,杀代王朱传火齐全家,代王府做了李自成的行营。后农民军进京,留下张黑脸(天琳)在此驻扎,代王府遂毁于兵火中,独留下隔和阳街而立的九龙照壁,这座照壁也是我国现存最大、最高、最久、最富魅力的五彩琉璃照壁。

大同代王府规模

代王府是占据原辽金国子监、元县学、明大同府学的地址而兴建的,先后经历了五个年头(1392年~1396年)。从明正德《大同府志》卷首所列“代王府图”中可看出,代王府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四周有高大的围墙,四面各辟一门,其中,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北曰后宰门。整个建筑沿三条轴线铺开,中轴线上,前有九龙壁隔和阳街与裕门相对。进裕门(正前门)后依次为端礼门、承运门、承运殿、崇信门、存心殿、长春宫、广智门(后宰门);东边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广赡仓、长春(寿)宫、望亲楼、清暑殿、宗庙、燕居之殿、后殿等;西边轴线,先进入戟门,左有社稷坛,右有风云雷雨山川坛,接着是大成之殿(左右均有配殿),过穿廊为谨德殿及后殿等。此外,府内还设有审理所、典膳所、奉祠所、典宝所、纪善所、良医所、典仪所、工正所、仪卫司等为王府服务的机构,掌理府事的长史司设在王府之西。另外,府内大门东有“钦承上命世守代邦坊”,门西有“天潢宗帝室亲蕃坊”,牌坊高大挺拔,显示了王府的威严。姚斌说,代王府整个建筑金碧辉煌,豪华壮丽,廊庑连接,屋宇错落,前堂后寝,两厢配房,殿宇深邃,回廊曲折,是一组完整的王城府邸。

大同代王府背景

代王朱桂之所以如此“牛气”,他的王府之所以这样奢华甚至有些僭越之嫌,一是因为他经历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代皇帝,与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皇帝是亲兄弟;二是他和永乐皇帝朱棣分别迎娶了开国大将徐达的次女和长女,哥儿俩还是“亲连襟”。所以自父亲朱元璋以来,除了建文一朝,哪一个继位的皇帝也对他礼让三分。至于他就藩的大同各级官员,根本不在他的眼里,受尽了他的窝囊气。最为离奇的是,这位代王甚至可以和他的哥哥永乐皇帝朱棣争建九龙壁。朝廷能做的,只不过是要他把龙壁上的龙爪雕成四指而已。

大同王城气象

朱桂一门子嗣旺盛。在他68岁临终时,大同城已有朱氏嫡系千余人,而且多受高官厚禄。其中一些后人虽然封为广灵王、怀仁王、潞城王,但仍然久居大同城内。到明朝中叶,大同城里居住的朱氏贵族仅次于北京,大大小小的王府特多,尽显王城气象。相对于大同的代王府,北京的其他王府只不过就是一处“大花园”罢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