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翼尖对接/拖带技术 |
释义 | 翼尖对接/拖带是20世纪40、50年代出现的一种旨在增加战斗机护航航程的技术。 翼尖拖带系统概念由德国科学家理查德·沃格特博士提出。给飞机两翼尖附加两块存放额外燃油的“自由飘浮”扩展段来增加飞机航程。其设计思想核心在于,使得扩展段能够相对于连接点做有限的运动,使扩展段自身的重量可以由其产生的气动升力支撑,这样整个系统可以免受结构重量方面的不利影响。翼尖自由飘浮扩展段提高了基本机翼布局的展弦比,降低诱导阻力,增加航程。 德国曾于二战后期(1944~1945年)作过一些初步试验,但德空军对此缺乏兴趣,最终放弃。 40年代后期,被美国征召的沃格特博士向美军提出发展翼尖对接/拖带技术的建议,被美军采纳,并交由共和飞机公司开发此技术,用于B-29轰炸机拖带2架F-84战斗机实施战略轰炸任务。 在使用C-47/Q-14试验飞行231次对接,解决翼尖对接装置和翼尖涡流问题后,1950年,开始B-29/F-84改装试验。1953年4月24日,因为对接自动控制系统故障,一架F-84和一架B-29飞机坠毁,给整个研制计划打来沉重打击,但计划未停止。在此基础上,通用动力公司康维尔进行RB-36F拖带RF-84F研究计划,比奇公司的L-23拖带飘浮油箱计划都获得了成功。 但与此同时发展的空中加油技术实用化技术最终使得翼尖拖带技术被放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