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译海淘沙录:汉英英汉互译经典“陷阱” |
释义 | 图书简介《译海淘沙录:汉英英汉互译经典“陷阱”》中所有误译例句均为笔者在多年教学科研中从各类书刊、词典和课堂练习中精心收集而来,另有部分原译取自他人佳例(一一附上译者大名)。出于翻译指误的需要,笔者对众多误译例句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样做绝非有意跟谁为难,如果因此冒犯了某些译者,我们愿意在此深表歉意。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参考了一些相关的词典、书籍、杂志的资料,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作者简介张传彪,大学期间即以优异成绩跳级学习。2004年至今.共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58篇。先后在全国十余所大学讲学。现为宁德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福建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厦门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湛江师范学院客座教授.江苏工业学院客座教授、漳州师范学院讲座教授。 缪敏,1991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现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副主任,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全国核心刊物论文2篇。 出版信息书名:译海淘沙录:汉英英汉互译经典“陷阱” 作者:张传彪 缪敏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240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 ISBN:9787030268136 条形码:978703026813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英语 图书目录前言 第一章 错而不知错 第二章 译语不逮,率尔操觚 第三章 “异化”与“归化”陷阱 第四章 望文生义 第五章 “翻译腔”与“中式英语” 第六章 佳译拾萃 参考文献 后记 图书摘录序言法国著名作家蒙田说过:“话语的一半在于言者,一半在于听者。”此言不虚。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说话、写文章时会把注意力的一半放在听者、读者一边呢?同样的情形在翻译实践中则不但存在,而且表现得更明显、更突出。 学习英语的中国人无论说英语,还是写英语,首先考虑的似乎总是话语表达有否语病,是否符合事理逻辑,至于这种表达在英语中地道不地道,英美读者明白不明白,似乎是第二步的考虑。举个简单例子,当一个中国学生说I always sleep late的时候,他要表达的意思一清二楚——“我总是很晚睡”。而这句英语的真正意思却是:“我总是很迟起床”!再看一个例子,有人把“有困难请找当地政府”译成L,ook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 if you havemfficulties,从语法的角度看上看译文毫无瑕疵,从中国人事理逻辑思维的角度看也天衣无缝,唯一的缺憾是英美读者怎么读怎么糊涂。 不少学过英语的人都认为,英译汉难在对原文的理解,译文表达不在话下:汉译英则正好相反,对原文的理解一般没有大问题,英文表达可能力不从心。这种体会应该说既对,又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以He crashed down on a protesting chair.一句为例,该句译成中文容易吗?而它的英文意思却一点也不复杂。其实,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无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只要肯下苦功夫,且身边又有相当水平的人随时给你纠正错误,是一定可以学好的。但问题在于,这样一位能够随时给予你指导的老师殊实难找。有憾于此,笔者长期致力于收集汉英、英汉误译中具有普遍性和趋同性意义的典型例子加以剖析、研究,以期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一个能够帮助指出译文错在哪里,原因何在,如何改进的“书师”、“书友”。 本书中所有误译例句均为笔者在多年教学科研中从各类书刊、词典和课堂练习中精心收集而来,另有部分原译取自他人佳例(一一附上译者大名)。出于翻译指误的需要,笔者对众多误译例句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样做绝非有意跟谁为难,如果因此冒犯了某些译者,我们愿意在此深表歉意。 文摘和审美追求,善莫大焉。不过,从原文文化传统的角度说,张先生的改译似乎也有归化过度之嫌,孙致礼老师的译文值得参考。 【改译1】她们里面,有的美目流盼,有的鼻准端正,有的樱唇巧笑,有的身材苗条;但众美兼备的,固然不能说没有,却少得很。(张谷若译) 【改译2】她们有的长着漂亮的眼睛,有的长着俏丽的鼻子,有的有着妩媚的嘴巴,婀娜的身段;但是,这样样都美的,虽然不能说一个没有,却也是寥寥无几。(孙致礼译) 1018.我们正考虑把经营范围扩大到别的地区的可能性。 【原译】We are thinking about whether.there is any possibility of extending our operation scope to other places. 【点评】thinking about whether there is any possibility of比之thinking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冗赘自不待言,表达的意思却丝毫不见深刻。至于把“经营范围” 译成operation scope,更属自我杜撰。请看笔者试译: 【改译】We are thinking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extending our operations to other places. 1019.He put the height at the mountain at 5.000 feet above the sea and thenlowered it bV 1.000 feet. 【原译】他把这座山的高度定为海拔5000英尺,后来,把它降低了1000英尺。 【点评】该译肯定会让汉语读者困惑,海拔高度定为5000英尺,怎么一下子就能降低1000尺?原来,英语有一个传统,“喜欢通过隐喻的方法,用动作动词去代替言语动词或思维动词,由此形成一大类隐喻句”。英语初学者很容易对此产生误解。 【改译】他先是估计这座山的高度为海拔5000英尺,后来,他又把估计数降低1000英尺。 1020.I am never at a loss for a word。 Pitt is never at a loss for the word. 【原译】我从不茫然找词,皮特从不茫然找特定词。 【点评】读这句英语原文,相信哪一个读者都会被其中的at a loss for a word与at a loss for the word所深深吸引。如何把这匠心独运的表达手法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就成了衡量译者水平的试金石。原译依样画符,改译则翻新出奇,堪称神笔。请看: 【改译】我总是滔滔不绝,皮特则是字字珠玑。 1021.携手合作,共创未来。 【原译1 Cooperate hand in hand to create our common bright future! 【点评】这是“泛珠三角”一次经济合作会议的主题口号。如果亦步亦趋,字字照译,势必冗长。原译Cooperate hand in hand to create our common bright future!并无大错,但不够洗练。会刊的正式译文为:Prosperity Through Partnership,可谓精绝!(本例析参考了《上海翻译》2006年第2期吴伟雄老师的论文。) 【改译】Prosperity Through Partnership.1 022.总经理人选非杨先生莫属。 后记本书系《汉英误译经典例析1000))(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1月)的姐妹篇。这两部书稿的撰写可以追溯到1984年,随后因故辍笔,2006年重新续写。之所以提及动笔时间,意在说明此书当初辛苦积攒的许多精彩例子,由于时过境迁,不得不忍痛割爱。毕竟,类似的例子已经散见于其他业内同仁的著作中。 导致续写本书的直接动因来自一则英文误译。一所有着五十年办学历史、且拥有颇具规模英语专业系的高等学校,其学报封底上的“主编×××”、“副主编×××”居然被英译成“Edited Chiefly by…”和“Vice Edited Chiefly by…”。更令人感慨的是,如此荒唐误译出现在作为高校学术窗口的学报上长达十几个春秋,竟无一人提出过质疑!推而想之,连这么简单英文都译错的学报,其论文中摘要、标题、关键词的英译会怎样!这份学报是如此,其他学报又如何?续写本书的念头顿时萌发,挥之不去。 本书姐妹篇《汉英误译经典例析1000))市场反应良好,并已远销港台。笔者热诚希望,《译海淘沙录——汉英英汉互译经典“陷阱”》一书同样也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厚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