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议程交互
释义

传播学研究中对议程设置的发展

议程设置论被美国专家赛佛林称为传播学贡献最大的理论。议程设置论,从本质上看是对于政府议程、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关系的一种描述。由于对公众力量的忽视,议程设置论假设了“政府议程→媒介议程→公众议程”这样一个线性过程,一些修正的提法也只是提出了媒介议程和政府议程的相互作用。由于网络条件下传播环境的草根化和多元化,公众意见力量增强,传统的忽视公众意见的前提消解,公众从“被设置”地位上升到“能设置”。这时关于议程的理论有必要从议程设置发展为“议程交互”。

议程交互论认为政府议程、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议程交互既是传媒政治的方法,也是传媒政治的目的,是传媒政治方法和目的的统一。议程设置是达到议程交互的手段之一,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议程能够起作用,能够影响其他议程,最终达到议程交互。

从逻辑上讲,议程交互有三类基本情况:

一是政府议程与媒介议程的交互,包括,“政府议程→媒介议程”和“媒介议程→政府议程”。曾担任美国白宫传播顾问的大卫·哲根说:“要成功进行统治,政府必须确定议程,而不能让媒体来为它确定议程。”[6]这里的“政府确定议程”,就是“政府议程→媒介议程”,而“媒体来为它确定议程”就是“媒介议程→政府议程”。

二是政府议程与公众议程的交互,包括,“政府议程→公众议程”和“公众议程→政府议程”。毛泽东有一个著名的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从群众中来”可以理解为“公众议程→政府议程”,“到群众中去”可以理解为“政府议程→公众议程”。

三是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的交互,包括,“媒介议程→公众议程”和“公众议程→媒介议程”。我们常说的“引导群众”可以理解为“媒介议程→公众议程”,而“反映群众”可以理解为“公众议程→媒介议程”

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会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但议程交互的其他方式是基本方式的组合,例如:“政府议程→媒介议程→公众议程”,前一段是“政府议程→媒介议程”,后一段是“媒介议程→公众议程”;“公众议程→媒介议程→政府议程”,前一段是“公众议程→媒介议程”,后一段是“媒介议程→政府议程”;“媒介议程→公众议程→政府议程”,前一段是“媒介议程→公众议程”,后一段是“公众议程→政府议程”。

其他还有一些情况,例如,“影响媒介议程的一支很重要的力量来自其他媒介的内容。特别是精英媒介,如《纽约时报》,它能为其他媒介设置议程”,这种现象被称为“媒介间议程设置,确切一点应当称之为“媒介间议程交互”,因为这个过程不仅是强势媒介影响、作用于弱势媒介,强势媒介设置议程而弱势媒介“被设置”议程;弱势媒介也会设置议程影响、作用于强势媒介。其实,还存在“政府间议程交互”、“公众间的议程交互”,比如下级政府和上级政府间的议程交互,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议程交互,不同利益诉求的公众间的议程交互,掌握不同信息的公众之间的议程交互等等。

这一理论是重庆市委党校的邓新民在2008年1月提出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4: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