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完全电子卡口 |
释义 | 完全电子卡口是佳能公司单反相机与镜头卡口的一种设计理念,其发展可以追溯至系统发布的1987年。当时自动对焦系统的研发非常流行,但多数采用相机内置动力对AF系统进行驱动。但这种做法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法,它存在以下一些缺点: ①使用单一马达驱动存在对焦力矩差(约10倍)的镜头会有限制; ②使用增倍镜等时,动力传递会受到阻碍; ③机械磨损使动作可靠性易出现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采用镜头内置马达驱动,并对所有通讯实现完全电子化。完全电子卡口采用了在相机和镜头之间不存在机械通讯系统的“相机测距、镜头内置马达驱动”方式,充分预见到了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相机的电子控制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且在与各种附件的通讯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控制元件使用相机、镜头、附件内的专用多处理器,相互密切协作,保持系统运行。相机和镜头之间进行着各种数据通讯,仅与镜头相关的瞬时信息就多达50多种。在最初发布时,对没有使用机械传递这一做法,既有赞成者,也有反对者。但数字化发展到今天,其他公司也采用了同样的信息系统,数码相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先进性再一次得到了肯定。完全电子卡口的嵌合直径为54毫米(外径为65毫米),旋转角度规定为60度。法兰焦距(卡口基准面至焦平面的距离)为44毫米。机身一侧有8个电子触点,并搭载有高速多处理器,向镜头传递AF测距计算、控制等驱动指令。镜头一侧的电子触点数量为7点(有部分通用点)。镜头与相机通过这些触点瞬间完成双向数字通讯。将对焦镜片的位置信息、来自手抖动补偿机构的数据以及变焦信息等传递给处理器,与相机联动,向各驱动装置传递动作命令。并且通过完全电子卡口化,消除了超远摄镜头常见的反光镜阴影现象。完全电子卡口这一技术为数码相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现了镜头控制的电子化。可以说,完全电子卡口完全改变了镜头的发展历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