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益照临 |
释义 | 来历张锦文是清末巨商,天津“八大家”之一,主要字号是“益照临盐店”,故而人称他家为“益照临张家”。又因他曾在海王爷家当总管,被海王爷收为义子,故也称“海张五”。 张锦文暴富后,在北门东龙亭街买下一大片房产,随即大兴土木,翻盖成砖术机构的大型四合院。院门坐北朝南,进门有一影壁,院内由南到北两趟箭道,三排建筑,中间一排为主体建筑,有4个院落,内有垂柱门、牌坊、大厅、住房、客房、内房:东侧一排有轿房、东厅(有小夹道儿花园)、花园、厨房、镖房(功夫房),旁边有花厅,内有鱼池、小桥;西侧一排也由4个院落组成,但多系一些小房,另有1所西式书房,旁有1小门与外相通。整个院落建筑面积为3897平方米。后因失火,中间和东侧西排房屋多被焚毁,大厅及花园内原有戏楼被焚后重建。 民国年间,张锦文家道破落,于1934年,张把大院折价抵债卖给李善人家。 海张五其人海张五,原名张锦文,字绣岩,绰号海张五,清乾隆六十年生,独流镇人。张先世寒微,幼年丧父,后随母在独流镇“人市”,(今南、北肖楼一带)以乞讨为生。为糊口,十余岁时曾于天津西关大街的一家饭馆做伙计。后经舅父推荐,徒步闯关东,认兵部主事麟庆为义父,并改名张升。嘉庆年间,到天津水西庄著名盐商查家谋事,几年里,渐通盐务。后独挑大梁,垄断河南安阳、汤阴、林、淇4县引岸,并租房山、良乡2县引岸,年销盐23642引(每引600斤),一跃成为巨富。 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北伐军进静海,逼天津。为镇压太平军,张撰《平贼裕国便民策凡十二条》,被清廷采纳。为弹压地面,将县狱罪犯组成“练勇”,并设“民勇局”28个募勇4千人,分布城厢。稍直口之役,他亲临战场指挥,太平军大败。嗣后,清廷赐与游击衔(从三品武职)。八年,令兵勇沿白河一带以盛土席篓垒起多座炮台御敌。九年,联军攻大沽,被张击败。 联军侵占天津后,张投入洋人怀抱,于锅店街建“支应局”,专为侵略军采办一切物品。并设“团练局”和“商团铺民总局”,大肆屠杀中国人民。《北京条约》签订前夕,恭亲王奕忻于京夜召见海张五,商谈与联军议和事项,张提出借洋兵助剿太平军的策略,被奕忻采纳。后被清廷赏于一品封典。光绪元年,卒于天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